APP下载

提高中学体育课质量研究

2014-12-06姜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中学生中学

姜明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中学 甘肃武威 733300)

近些年来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成为了一种对本国的综合实力的评价,体育运动也逐渐被世界各地国家所关注。中学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处于发育时期的中学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锻炼其体质;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提高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现状

近几年,通过作者走访与实际调查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本来应该学生主动集合,然而实际是学生慢吞吞赶到上课场地,等老师宣布课堂纪律之后,学生到体育器材室领取相关器材,然后自由活动。在某些中学可能体育器材与场地都缺乏,导致学生活动分散,根本就没有进行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可以总结出,大多数体育课都是“放羊式”的管理与教学。

从上述内容可以分析其原因:首先,我国目前中学体育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10多年前制定的项目,改革力度还较低,如:立定跳远、助跑跳远、抛实心球、篮球、跑步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们觉得这些项目趣味性较差,难以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可以看出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创新型不足,不善于去发现和利用有限的项目设计新颖性、趣味性、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其次,学校领导对学校各科目的教学管理方式存在问题,一般偏重于文化科目的教育,而忽略体育等一些方面的培养,而正是由于这种忽视,直接影响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体育课质量下降。同时教学环境如场地、天气、器材设施等不够完善,也会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最后,部分学校以学生的升学率为主要任务,给学生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即认为只要文化科目成绩好、达到重点高中的要求就可以,对于其它科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同时,部分父母也忽视体育运动这门课程,让孩子只关注于文化课的学习,对孩子起到误导的作用。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中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畏惧心理以及主观能动的积极性较差[1]。

2 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注重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面对中学生,因此教师应认真了解班上全体学生的个人情况,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个性差异以及个人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激发中学生们对体育学校的兴趣。避免为保证教学的正常氛围,过分的要求学生行动一致,使得体育教学成为机械式的锻炼。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当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自喜好的体育项目上得到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生应增加难度、扩展内容,对个别差生应单独辅导,在练习方式应适当简化,同时给与不断的鼓励和及时的给与表扬,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兴趣[2]。

体育课中应适当的安排游戏教学,使学生兴趣更大,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本应该是一项具有锻炼体质、增进健康以及欢乐活跃等特性的运动。然而,以往一些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是按照比较固定的程序教学,学生常常感到单调、乏味。为使教学保持新鲜和活泼生动,教师运用教学要求力求新颖,使学生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传统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常见的跑步运动,这是一项比较难教的课程,学生往往感到枯燥、艰苦。我们教学中可采取与球类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跑动中手运篮球,或带足球来回跑。进行游戏时,最好教师也参与其中,并与学生分享其中乐趣,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大幅提高,会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增加身体素质。

2.2 端正教学态度

在以往片面的追求升学的思想影响下,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不重视,导致体育课在教学中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而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尤其对于农村教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往往只偏重于文化课的教育,文化课成绩关系到以后的发展而体育课成绩好坏对于升学考试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导致教师上课不尽职,学生对于体育课也感到枯燥无味,认为上体育课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基本上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是敷衍了事的态度。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向他们讲体育课的重要性;其次要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教学的投入;最后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教学,上好体育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2.3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安排体育课教材内容是以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也应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首先,应考虑教材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竞争性较强的游戏或比赛,可以安排在课程的后半部分,否则学生在高度兴奋后,对其它教材内容的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应综合考虑、合理搭配。对于难度大或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应安排在课程前部分,以便于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经历去完成这么难度较大的动作或课程训练。最后,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角度考虑,对有速度、柔韧性及协调性的课程内容,应安排在课程前部分,对于耐久性、力量性的内容,应安排在课程后部分,例如假如先安排耐久跑步到课程前部分,会导致学生因身体疲劳而影响到其它教学。

中学生大部分都活泼好动、上进心强、好胜心强。因此体育课需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从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切忌呆板、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可以采取如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少年、儿童效果尤其的明显。在各种训练教学方法中,比赛时可采用不同距离达标评分标准和技术评分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游戏法和竞赛法时,必须注意的是要在掌握一定技术基础上施行,在新课中不能安排竞争性强的比赛,因为学生技术的掌握会受到影响[4]。

2.4 加强体育宣传力度

加强体育宣传的力度。首先,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鼓励学生加强锻炼,积极上好体育课;其次,教导学生真正懂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现在的学生只对自己的文化成绩表示关心的态度,认识不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体育课不用考试,可有可无不用学。我们要从学生的这个心理出发解决问题。比如说:学生进校初期,我们就应该向他们讲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辅助其它学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考要考体育要加在升学成绩里面,高中生3年里没有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就没有资格参加升学考试。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很在意体育课和体育成绩,相应地学生对体育学科就自然会有所重视[5]。

3 结语

对于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首先要调动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其次学校应注重体育教学工作,并且应该为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对教学进行分层次教学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将体育学习视为一种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使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做一个体质健康的人才。

[1]张宜军.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5.

[2]李景玉.怎样提高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09.

[3]曲宗湖,顾渊彦.中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周厚发.中学体育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读与写杂志,2007.

[5]梁万盛.试论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技信息,2010.

猜你喜欢

体育课中学生中学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体育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