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根纵折牙齿23例牙周状况分析

2014-12-04范雪平王国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菌斑牙周组织患牙

范雪平,牛 兵,王国芳

1)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 郑州450052 2)河南省中医院口腔科 郑州450002 3)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牙周科郑州450052

△女,1966年2月生,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病因及防治,E-mail:xfanxueping@163.com

牙根纵折是指发生在牙根而未波及牙冠的纵向折裂,其裂隙仅发生在牙根,从根管向外贯通到牙周膜,涉及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是一种较严重的牙科疾病。牙根纵折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病因比较复杂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常出现漏诊和误诊。该研究收集临床确诊的牙根纵折患者23例(共23 牙),以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观察其牙周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为牙根纵折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和牙周科诊断为牙根纵折的患者23例(共23 牙)。患者自觉冷热刺激痛、咬合痛或牙龈肿胀、疼痛,X 线上有根管腔增宽、折裂片移位等典型牙根纵折表现,且牙龈翻瓣或拔牙后发现牙根纵形折裂线。其中男17例17牙,女6例6 牙;年龄33~74岁;下颌第一磨牙9颗,下颌第二磨牙4 颗,上颌第一磨牙7 颗,上颌第二磨牙3 颗。均以对侧无症状同名牙作为对照。

1.2 牙周检查 对于疑似牙根纵折患者均详细记录患牙牙周状况,牙龈翻瓣或拔牙后未发现牙根纵形折裂线者排除。

1.3 临床指标的测量与记录 牙周检查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改良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槽嵴吸收、根分叉病变。PLI 按文献[1]的标准分为0、1、2、3级。BI、PD、AL 的测量参考文献[1]的方法。牙槽嵴吸收通过X 线片确定,无吸收、吸收小于根长1/3、根长1/3 到1/2 和超过根长1/2 分别记录为0、1、2、3。根分叉病变采用Clickman 分级标准[1],无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别记录为0、1、2、3、4。

1.4 质量控制 所有临床操作及X 线片判读均由同一牙周科医师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 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PD、AL、根分叉病变、BI、PLI 及牙槽嵴吸收的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PD 和AL 比较 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牙根纵折患牙根分叉病变较重,PD 和AL 均大于对照牙。

表1 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PD 和AL 比较 mm

2.2 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根分叉病变、BI、PLI和牙槽嵴吸收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根分叉病变、BI、PLI 和牙槽嵴吸收情况比较

由表2 可知,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PL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根分叉病变、牙槽嵴吸收较对照牙重,BI 较对照牙大。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牙根纵折的病因为医源性因素和咬合创伤,但也有学者认为牙根纵折的发生与牙周炎有关[2]。由于牙根的纵形折裂贯通根管与牙周膜,患牙通常有牙周组织的破坏。牙周炎是造成牙根纵折的原因还是牙根纵折导致了牙周组织的丧失,尚存在争议。由于牙根纵折只发生在牙齿根部,临床上常难以确诊,且治疗效果难以预测。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多集中在诊断方面,而少有临床方面的研究。该研究通过牙周检查,分析牙根纵折患牙牙周状况,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该研究通过牙周检查发现,与对侧同名牙对比,牙根纵折牙BI、PD 和AL 等指标明显升高,牙槽嵴吸收较多,根分叉病变较重,表明患牙的确伴有较重的牙周病损。有学者[3]认为牙根纵折由与牙周病相关的活动性炎症吸收所致,随着时间发展,牙根结构逐渐削弱,最终导致牙根纵裂。但是有学者[3]提出在牙根纵折的发生与牙周组织损害二者的关系上,牙周组织损害继发于牙根纵折的可能性较大。菌斑是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牙根纵折患牙虽与对侧同名牙处于同一口腔环境中,也可能因刷牙方式等偏侧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同而致菌斑量存在差异。该研究显示牙根纵折患牙与对照牙的PL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牙周组织破坏却较后者严重,推测导致牙周组织丧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牙根纵折而非菌斑。Eichelsbacher 等[4]采用粘接技术修复折裂的牙根后发现牙周组织破坏停止,表明牙根纵折很可能是牙周组织丧失的原因而非结果。

目前,牙根纵折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因学、X 线检查和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常见到一些活髓牙患者并无医源性因素、咬合创伤等典型病因。投照角度和重叠的解剖关系也常会影响X 线片的检出率[5],计算机辅助锥形束CT 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6],但仍难免误诊、漏诊。由于牙根纵折累及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在临床上常见冷热刺激痛、咬合痛或牙龈肿痛等症状,而这些也是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体牙髓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该研究发现,牙根纵折患牙BI、PD 和AL 等牙周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牙,且伴有较重的牙槽嵴吸收和根分叉病变,表明患牙牙周组织破坏较重,提示当患牙出现类似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且伴有较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时,应警惕可能发生牙根纵折。

牙根纵折患牙的保存治疗多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牙周手术去除折裂的牙体组织或利用粘结技术等手段修复牙体折裂[4,7]。然而,患牙能否保留关键取决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该研究显示牙根纵折患牙牙周组织破坏较重,因此预后欠佳。Takeuchi 等[8]对牙根纵折患牙进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并长期维护,仍然发现多数患牙因保留无望而被拔除。所以对于牙根纵折患牙的治疗,应首先评估其牙周状况,选择拔除或适当的治疗方法。

咬合创伤是牙周炎的重要促进因素,而过大的咬合力也是导致牙根纵折常见的原因之一[9]。该研究仅考虑了菌斑因素而忽视了咬合因素。因咬合创伤造成的牙根纵折患牙牙周组织的破坏必然有非正常的咬合力的参与,二者的先后主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1]孟焕新.牙周病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Seo DG,Yi YA,Shin SJ,et al.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racked teeth[J].J Endod,2012,38(3):288

[3]Bender IB,Freedland JB.Adult root fracture[J].J Am Dent Assoc,1983,107(3):413

[4]Eichelsbacher F,Denner W,Klaiber B,et al.Periodontal status of teeth with crown-root fractures:results two years after adhesive fragment reattachment[J].J Clin Periodontol,2009,36(10):905

[5]Edlund M,Nair MK,Nair UP.Detection of vertical root fractures by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a clinical study[J].J Endod,2011,37(6):768

[6]秦红霞,张晨,闫波,等.口腔锥形束CT 数字化摄影诊断牙根折裂的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6):933

[7]Floratos SG,Kratchman SI.Surgical management of vertical root fractures for posterior teeth:report of four cases[J].J Endod,2012,38(4):550

[8]Takeuchi N,Yamamoto T,Tomofuji T,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prognosis of teeth with root fracture in patients during the maintenance phase of periodontal therapy[J].Dent Traumatol,2009,25(3):332

[9]Petcu CM,Nitoi D,Mercut V,et al.Masticatory tensile developed in upper anterior teeth with 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study[J].Rom J Morphol Embryol,2013,54(3):587

猜你喜欢

菌斑牙周组织患牙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