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雨儿:被世界爱着,也爱着这个世界

2014-12-02彭忠琴

新青年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助学老师孩子

彭忠琴

坎坷境遇勇突围

星光路上高歌前行

1997年8月,湖南永州火车站,一个娇小、瘦弱的女孩挤上了一辆南下的列车。为了挣到亲戚所说的每月600元的工资,19岁的乡村代课教师李雨儿以逃票的方式开始了她全新的人生征程。

李雨儿,湖南永州东安县人。父亲是农民,母亲是民办教师,全家就靠母亲每月9块钱的单薄收入来养活四个孩子。李雨儿是长女,首当其冲的担起家庭的担子。1992年,李雨儿考上师范学校,3年后分在县城工作。可是90年代教师收入并不高,每月300元的工资根本无法改变一家8口人艰难的生活条件,何况父亲还欠了六万块钱的债务。

穷则思变,1997年,她毅然决定离开讲台重新找一条出路。打工是当时农村人改变生活现状的唯一出路,也是她当时的最好选择。李雨儿听深圳打工的亲戚说那边每月可以挣到600元,于是才下决心前往深圳。为了省钱,李雨儿选择了逃票,慌乱中却坐错车到了福州。

即来则安,李雨儿在火车站旁找了间10元的小旅馆,8月的天气炎热异常,昏暗的房间里挂着一把电扇,在哗哗的旋转声中昏睡了近一天一夜之后,踏上了找工作的路程。

“600块”的梦想在她初到福建的第一个星期彻底破碎。只想有碗饭吃,有个歇脚的地方就好,但还是没有人给她这个机会。绝望中她交了60元委托一家求职中介,钱花光了却没有下文。

再没有钱住旅店,她只有在大街上过夜。那个19岁的、瘦小的乡下女孩,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她一把。所以,今天她会去帮助那些睡马路的人,因为有一种感同身受。

一次,走到一个夜总会门口,里面传来的歌声让她忘记了饥饿和屈辱。她循着音乐走了进去,看见歌手的那一刹,她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我也可以唱!我可以唱得更好!当衣衫褴褛的李雨儿站在服务生面前的时候,服务生却并不打算给她任何机会。

在她的再三请求下,服务生终于愿意让她上去唱一首。就这样,李雨儿借着一曲《我们是黄河泰山》打动了当时的酒吧经理,并以每天50元的报酬要她留下来做歌手。在此之前,她并不知道唱歌可以赚钱。音乐让她结束了孤苦无助的流浪生活,她那里,李雨儿一唱就是8年。

2005年,结束了福州夜总会驻唱的生涯回到长沙。在一次演出时偶然一曲《那片海》,打动了著名的相声演员老师。“姑娘,你的歌唱得太好了。这个舞台太小了,你应该到更大的舞台上去”。经老师的推荐,获得星光大道的参赛机会。《就念这把土》又是一曲惊四座,又是《打渔杀家》。连战周赛、月赛、年赛,一边赚钱一边参赛。

最终一路高歌一路荣耀,曾荣获2002年亚洲音乐节中国赛区冠军、2004年河北卫视造星计划年度总冠军、2006年央视三套的《星光大道》一月冠军。2011年荣获素有“中国格莱美”之称的“2011金号奖——全国十大金牌女歌手奖”,这也是中国歌坛唯一的国家级政府专业奖。

从《就恋这把土》的技惊四座,到《我想唱歌就唱歌》的豪放洒脱,经过这几年的演艺锤炼,李雨儿已经由一个青涩女孩,蜕变成了一位风格鲜明,极具实力的歌坛唱将。人们以“女阿宝”来称呼她,同时也被称为“海啸音”公主。“海啸音“:音色饱满而有爆发力,高音区域全部真声演绎。平地而起,直冲云霄,富有激情与爆发力。能飙到HIGH C是她与其他歌手的区别,也是作为一个实力歌手的最强证明。

艰辛处,有人用爱一路相扶

“一个人,如果他的生命,不跟其他的生命发生一点温暖的联系;那他是孤独的“。她的生命里纵然有万般困难,但是都是有温度的,心里是暖的。

奶奶做了六十年的接生员,从未收过任何人一分钱。时常三更出门五更回;还给人送米送糖。这份爱和奉献在她心里深深的,根植下一种叫做“真善美“的东西,至今犹存。

1992年考上师范学校的她,家庭依旧困难,交学费依然是件吃力的事情。她的小学老师文家信,用很长一段时间背竹子挣了20元钱,捧着这金子一般的心意来到她家里。“你收下,你考上的是师范学校,你以后出来时为人师表。”并给她写了一封信:“你别嫌弃老师这点钱,这是老师对你的期望。老师希望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你做一个听毛主席话的孩子。”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一个连自己都吃不饱饭的代课教师。他每天辛苦的背一棵竹子攒下的20元,来作为对她的祝福、期待、鼓励和爱。

光阴荏苒,三年后分在县城工作的李雨儿试图去找到恩师。有人说:他疯了,住在山顶,天天唱歌,谁也不认识了。但他还记得“芳华回来了。”第二次是她从福州回来,文老师已经被人打折了腿。因为不能走路,生活不能自理,他的黑屋子里堆满了大小便和石头。但他清醒的拒绝这个女孩给自己洗澡,还赢了她两盘象棋。李雨儿说:“他并没有疯,只是在他自己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里无法出来而已”。她想送他去医院,但是能力有限。而今,文老师走了,她再也找不到他了;每年教师节,她都会写一篇文章来怀念他。

“文老师是我的天使,在我最困难、最迷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他给了我帮助。他在我心里种下的爱的种子正慢慢在发芽,我要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大家。也会在更多的孩子心里种下这善良的种子;因为我相信,有一天,它们会开出我们无法想象的美丽花朵。”

种爱,待它开出万树繁花

父亲是每个女儿小时候心中的偶像,甚至英雄。“那是过完年快要开学的季节,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的,就为了去给我借70块钱的学费。亲友都跑遍了,空手而归的父亲躲在叔叔家的灶台前哭了。大颗的眼泪掉落在灶灰上又溅起来,做女儿的整个心都被击碎了。

就是在那时,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待我长大了,我一定不要再让爸爸掉眼泪。父亲的眼泪是钻石、是金子,怎能随便抖落。“就这样,源于一个父亲和一个父亲般的老师,她捐资成立了“李雨助学基金”。她说:“我希望,别再让父亲的眼泪因为孩子上不起学而掉。”

2013年9月,永州市首个以个人名义捐资的助学基金——“李雨助学基金”,在永州八中隆重成立。此次李雨儿捐助了27.1万元用于“李雨助学基金”的成立,第一期资助了15名贫困大学新生及80名贫困中小学生。同时,李雨儿与永州市青基会签定正式捐赠合同,每年都将向市青基会捐资10万元作为“李雨助学基金”的专项经费用于资助永州的贫困学子。endprint

自己曾经也是农村孩子,她感触农村孩子对于贫困艰难的深知深受。她不想再让后来的人去体会那种滋味,尽量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冠名”李雨“,并不是她想出名;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名字做担保,保证它的公信力。基金会去年帮助了105名孩子,今年帮助了近300名,将来还会越来越多。同时,基金会工作人员没有办公费用,这样保证了基金会每有一分钱都能送到孩子手里。绝大部分的节约内部开销。

李雨儿说:“每一份公益,它不是钱,它是一颗种子。当你把这颗种子种下去的时候,你想不到它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它将来会给下多少果实。就像当年文老师在我心里种下的种子一样,这是无法预料的。但是,你还是要去给每一颗施肥,浇水;阳光也是公平的,至于将来长成什么样子就是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当下在努力帮助孩子们解决切实的生活问题,她计划两年后开始教学生。教那些没有梦想的孩子,要有梦想;教那些有梦想的孩子,如何去实现梦想。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文老师传下来的爱和温暖,教他们去爱和温暖别人。这是一位教书人伟大的使命,无上的荣光。

被世界爱着,也爱着这个世界

2014年8月,李雨儿参加了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红烛基金乡村教师培训活动。因为出发前一天演出太累,没赶上飞机;但她还是赶到成都,再一路转车,在很晚的时候到了巴州区。这让人感受到一位职业歌手的执着与感动,也感受到一位乡村教师的大爱和无私。

此外,李雨儿还是虔诚的佛教徒,因一直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而被授予“公益中国爱心形象大使”。在四川雅安地震期间,她曾动情唱诵藏传《大悲咒》,乘着佛主慈悲的加持,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面对失去的亲人,失去的家园,这样的伤痛怎样去安慰才能够抚平。在艰难困厄之际,她相信,信仰是终极的力量。李雨儿希望透过慈悲温暖的佛教音乐,祈福人间太平,驱走他们内心的悲伤恐惧,重建美好家园。

李雨儿是一位草根歌手,她从山野中来,带着原野的气息,就像湖南红红的辣椒,质朴、热烈、大气、奔放;在她最初的歌声里,可以感受到山歌的粗犷,感受到流行音乐的时尚,还有一丝摇滚的快意;也能听到一个在音乐世界中的女生内心最强音:冲破阻碍、无拘无束,在音乐的道路上让自己的梦飞翔。而历经多年,李雨儿在音乐中如今融入更多的是大爱、励志与激情;她未来的歌路,也会趋向于温暖、力量;不再仅仅是高亢,更多的会是情怀和爱。这也就像她人一样,被世界爱着,也爱着这个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助学老师孩子
关爱·帮扶·助学
六·一放假么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