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的适度设计研究

2014-12-01张家祺姚宇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7期
关键词:手机模块化

张家祺++姚宇宁

摘 要:在现代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资源的极度短缺的社会背景下,适度设计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产品过度设计现象的反思和匡正,该文分别从消费者和生产商两方面对过度设计现象进行分析后,基于适度设计理论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设计,寻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设计。

关键词:手机 过度设计 适度设计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22-01

手机作为一种消费类数码产品,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打电话、发短信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生产商和通信运营商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推出的各类功能及应用程序的层出不穷,使得原来用来听的手机变成用来看的了。设计的目的是不仅仅是为商家赢得利润,创造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设计师应该更多的考虑设计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能否引导人们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在整体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设计问题[1]。这既是对适度设计理论应用的探索,也是对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的研究。

1 手机的过度设计

随着移动通信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外壳的不断翻新,促使各生产企业手机进一步缩短更新周期,继第一代Galaxy Note成功之后,三星相继推出了Galaxy Note II和Galaxy Note III,随后索尼、HTC、华为等厂商都跟风推出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手机。纵观近期推出的机型对比分析后不难得出,除了极少数公司兼顾产品设计性外,更多的厂家推出的新机型较于旧机型相比无外乎屏幕更大,分辨率增强,像素提高以及提供一些新鲜花样的软件。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市面上手机“同质化”现象严重,设计的源泉是创新,但是为新而新这种过度的设计不仅背离了设计为人服务的初衷,也给人们生活的成本,视觉形象的识别等,带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享受设计的同时也承载了许多的困扰。

同时手机过度设计所产生的另一不良影响是催生了一种错误的“炫耀消费观”[2],使得一些人把手机作为夸饰身份的象征,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奢华追求,淡化了人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此外,手机产品的过度开发设计直接导致大量物质资源的浪费。市场研究机构IDC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04亿部,占手机整体出货量份额达到55%。这样的产量远远超出了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加快了手机更换速度,同时滞留在用户手中的手机数量也不断攀升。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约为12.4亿户,由于部分手机用户属于“双机、三机”族,因此,我国目前的手机保有量远高于12.4亿。

2 手机的适度设计

2.1 手机用户分类及分析

按年龄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

(1)青少年。

青少年最富有创造性和独立性,追求新鲜、时尚,关注自身形象,渴望成长,针对这一人群,要根据他们凡事都充满好奇的特点,在介绍产品时突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满足他们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中年。

中年消费者在家庭消费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一般都相对稳定,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及外观的统一,注重商品使用的便利性。针对这一群体,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感到产品的实用性。

(3)老年。

中国老年人的比例比较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中国传统的赡养老人的习俗,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不断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比较稳定,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高,消费观念理念并且在质量、价格、实用和品牌等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中,质量的影响力居于首位。

按消费能力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见图1)。

(1)普通购买能力群体。

这类人群占整体消费人群的八成左右,一般为有固定收入,受过初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接受能力的人群。

(2)购买力低下群体。

此类人群占消费总群体的百分比略低于10%,这部分人群一般生活在温饱线上。

(3)购买力强群体。

这类人群对于产品品牌性要求较高,需要一些产品来代表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购买力强于一般消费者。

2.2 手机适度设计理念

适度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功能造型等而进行合理的取舍,实现产品功能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3]经过适度设计的手机能够准确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美学等方面的需求。既能避免因设计的粗糙化、简单化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避免因设计的冗杂化而造成产品的性能超过消费者的需求范围。同时适度设计可确保产品很好地满足目标群体部分的消费需求,即合理的、适度的消费需求,而某些不合理的、奢侈的消费需求不应得到满足。延续绿色设计理论,使产品设计保护环境最小化设计浪费。

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的适度设计。

依据功能为划分标准将手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即电池、话筒、听筒、相机等都为单独的一个模块,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拼接组装。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有新技术的使用升级也可单独升级组件而不用换整部手机,也便于产品的分类回收。

其一,针对大众消费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要以功能性占主导地位辅以一定比例的美观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6∶4左右。

其二,针对购买力较低的用户所设计手机产品主要为实用的功能性手机,带有必要的美观因素。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9∶1左右。

其三,针对部分高端用户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应首要考虑产品造型的特异性,能够体现用户社会地位,继而是产品的功能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3∶7左右。

3 结语

设计的天职不光是为了挣钱,不是奢靡,不是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生活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好的设计是恰切的设计,恰切就是“恰当、切实”。“适度设计”不是圆圆满满的十分甚至十一分设计,而是一种程度适当的设计。所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大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应该真正关注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设计要适度,只有把握好了“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N].美术报,2006.

[2] 曹新渝.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研究[M].商场现代化,2008.

[3] 周夏夏.产品设计的适度设计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endprint

摘 要:在现代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资源的极度短缺的社会背景下,适度设计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产品过度设计现象的反思和匡正,该文分别从消费者和生产商两方面对过度设计现象进行分析后,基于适度设计理论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设计,寻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设计。

关键词:手机 过度设计 适度设计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22-01

手机作为一种消费类数码产品,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打电话、发短信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生产商和通信运营商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推出的各类功能及应用程序的层出不穷,使得原来用来听的手机变成用来看的了。设计的目的是不仅仅是为商家赢得利润,创造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设计师应该更多的考虑设计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能否引导人们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在整体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设计问题[1]。这既是对适度设计理论应用的探索,也是对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的研究。

1 手机的过度设计

随着移动通信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外壳的不断翻新,促使各生产企业手机进一步缩短更新周期,继第一代Galaxy Note成功之后,三星相继推出了Galaxy Note II和Galaxy Note III,随后索尼、HTC、华为等厂商都跟风推出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手机。纵观近期推出的机型对比分析后不难得出,除了极少数公司兼顾产品设计性外,更多的厂家推出的新机型较于旧机型相比无外乎屏幕更大,分辨率增强,像素提高以及提供一些新鲜花样的软件。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市面上手机“同质化”现象严重,设计的源泉是创新,但是为新而新这种过度的设计不仅背离了设计为人服务的初衷,也给人们生活的成本,视觉形象的识别等,带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享受设计的同时也承载了许多的困扰。

同时手机过度设计所产生的另一不良影响是催生了一种错误的“炫耀消费观”[2],使得一些人把手机作为夸饰身份的象征,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奢华追求,淡化了人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此外,手机产品的过度开发设计直接导致大量物质资源的浪费。市场研究机构IDC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04亿部,占手机整体出货量份额达到55%。这样的产量远远超出了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加快了手机更换速度,同时滞留在用户手中的手机数量也不断攀升。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约为12.4亿户,由于部分手机用户属于“双机、三机”族,因此,我国目前的手机保有量远高于12.4亿。

2 手机的适度设计

2.1 手机用户分类及分析

按年龄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

(1)青少年。

青少年最富有创造性和独立性,追求新鲜、时尚,关注自身形象,渴望成长,针对这一人群,要根据他们凡事都充满好奇的特点,在介绍产品时突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满足他们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中年。

中年消费者在家庭消费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一般都相对稳定,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及外观的统一,注重商品使用的便利性。针对这一群体,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感到产品的实用性。

(3)老年。

中国老年人的比例比较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中国传统的赡养老人的习俗,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不断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比较稳定,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高,消费观念理念并且在质量、价格、实用和品牌等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中,质量的影响力居于首位。

按消费能力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见图1)。

(1)普通购买能力群体。

这类人群占整体消费人群的八成左右,一般为有固定收入,受过初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接受能力的人群。

(2)购买力低下群体。

此类人群占消费总群体的百分比略低于10%,这部分人群一般生活在温饱线上。

(3)购买力强群体。

这类人群对于产品品牌性要求较高,需要一些产品来代表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购买力强于一般消费者。

2.2 手机适度设计理念

适度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功能造型等而进行合理的取舍,实现产品功能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3]经过适度设计的手机能够准确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美学等方面的需求。既能避免因设计的粗糙化、简单化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避免因设计的冗杂化而造成产品的性能超过消费者的需求范围。同时适度设计可确保产品很好地满足目标群体部分的消费需求,即合理的、适度的消费需求,而某些不合理的、奢侈的消费需求不应得到满足。延续绿色设计理论,使产品设计保护环境最小化设计浪费。

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的适度设计。

依据功能为划分标准将手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即电池、话筒、听筒、相机等都为单独的一个模块,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拼接组装。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有新技术的使用升级也可单独升级组件而不用换整部手机,也便于产品的分类回收。

其一,针对大众消费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要以功能性占主导地位辅以一定比例的美观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6∶4左右。

其二,针对购买力较低的用户所设计手机产品主要为实用的功能性手机,带有必要的美观因素。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9∶1左右。

其三,针对部分高端用户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应首要考虑产品造型的特异性,能够体现用户社会地位,继而是产品的功能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3∶7左右。

3 结语

设计的天职不光是为了挣钱,不是奢靡,不是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生活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好的设计是恰切的设计,恰切就是“恰当、切实”。“适度设计”不是圆圆满满的十分甚至十一分设计,而是一种程度适当的设计。所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大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应该真正关注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设计要适度,只有把握好了“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N].美术报,2006.

[2] 曹新渝.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研究[M].商场现代化,2008.

[3] 周夏夏.产品设计的适度设计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endprint

摘 要:在现代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资源的极度短缺的社会背景下,适度设计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产品过度设计现象的反思和匡正,该文分别从消费者和生产商两方面对过度设计现象进行分析后,基于适度设计理论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设计,寻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设计。

关键词:手机 过度设计 适度设计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22-01

手机作为一种消费类数码产品,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打电话、发短信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生产商和通信运营商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推出的各类功能及应用程序的层出不穷,使得原来用来听的手机变成用来看的了。设计的目的是不仅仅是为商家赢得利润,创造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设计师应该更多的考虑设计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能否引导人们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在整体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设计问题[1]。这既是对适度设计理论应用的探索,也是对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的研究。

1 手机的过度设计

随着移动通信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外壳的不断翻新,促使各生产企业手机进一步缩短更新周期,继第一代Galaxy Note成功之后,三星相继推出了Galaxy Note II和Galaxy Note III,随后索尼、HTC、华为等厂商都跟风推出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手机。纵观近期推出的机型对比分析后不难得出,除了极少数公司兼顾产品设计性外,更多的厂家推出的新机型较于旧机型相比无外乎屏幕更大,分辨率增强,像素提高以及提供一些新鲜花样的软件。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市面上手机“同质化”现象严重,设计的源泉是创新,但是为新而新这种过度的设计不仅背离了设计为人服务的初衷,也给人们生活的成本,视觉形象的识别等,带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享受设计的同时也承载了许多的困扰。

同时手机过度设计所产生的另一不良影响是催生了一种错误的“炫耀消费观”[2],使得一些人把手机作为夸饰身份的象征,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奢华追求,淡化了人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此外,手机产品的过度开发设计直接导致大量物质资源的浪费。市场研究机构IDC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04亿部,占手机整体出货量份额达到55%。这样的产量远远超出了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加快了手机更换速度,同时滞留在用户手中的手机数量也不断攀升。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约为12.4亿户,由于部分手机用户属于“双机、三机”族,因此,我国目前的手机保有量远高于12.4亿。

2 手机的适度设计

2.1 手机用户分类及分析

按年龄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

(1)青少年。

青少年最富有创造性和独立性,追求新鲜、时尚,关注自身形象,渴望成长,针对这一人群,要根据他们凡事都充满好奇的特点,在介绍产品时突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满足他们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中年。

中年消费者在家庭消费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一般都相对稳定,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及外观的统一,注重商品使用的便利性。针对这一群体,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感到产品的实用性。

(3)老年。

中国老年人的比例比较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中国传统的赡养老人的习俗,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不断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比较稳定,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高,消费观念理念并且在质量、价格、实用和品牌等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中,质量的影响力居于首位。

按消费能力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及分析(见图1)。

(1)普通购买能力群体。

这类人群占整体消费人群的八成左右,一般为有固定收入,受过初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接受能力的人群。

(2)购买力低下群体。

此类人群占消费总群体的百分比略低于10%,这部分人群一般生活在温饱线上。

(3)购买力强群体。

这类人群对于产品品牌性要求较高,需要一些产品来代表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购买力强于一般消费者。

2.2 手机适度设计理念

适度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功能造型等而进行合理的取舍,实现产品功能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3]经过适度设计的手机能够准确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美学等方面的需求。既能避免因设计的粗糙化、简单化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避免因设计的冗杂化而造成产品的性能超过消费者的需求范围。同时适度设计可确保产品很好地满足目标群体部分的消费需求,即合理的、适度的消费需求,而某些不合理的、奢侈的消费需求不应得到满足。延续绿色设计理论,使产品设计保护环境最小化设计浪费。

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手机产品的适度设计。

依据功能为划分标准将手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即电池、话筒、听筒、相机等都为单独的一个模块,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拼接组装。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有新技术的使用升级也可单独升级组件而不用换整部手机,也便于产品的分类回收。

其一,针对大众消费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要以功能性占主导地位辅以一定比例的美观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6∶4左右。

其二,针对购买力较低的用户所设计手机产品主要为实用的功能性手机,带有必要的美观因素。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9∶1左右。

其三,针对部分高端用户群体的手机产品设计应首要考虑产品造型的特异性,能够体现用户社会地位,继而是产品的功能性。功能与美观比例约为3∶7左右。

3 结语

设计的天职不光是为了挣钱,不是奢靡,不是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生活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好的设计是恰切的设计,恰切就是“恰当、切实”。“适度设计”不是圆圆满满的十分甚至十一分设计,而是一种程度适当的设计。所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大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应该真正关注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设计要适度,只有把握好了“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N].美术报,2006.

[2] 曹新渝.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研究[M].商场现代化,2008.

[3] 周夏夏.产品设计的适度设计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机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