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

2014-11-28丰玮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知识库知识服务图书馆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库

摘要:文章以高职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为切入点,对知识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目标、系统架构、知识库的构建、系统组成模块及功能进行了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118-03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知识服务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服务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中心。张晓林博士在对知识服务的定义中深刻阐释了知识服务的本质和内容。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1]。知识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区别在于,知识服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力服务,目的是解决用户问题,帮助用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以上关于知识服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知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知识服务的目的,即分析用户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二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即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

1问题分析

知识服务以用户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贯穿于用户的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全过程,并根据用户问题的解决进展及其需求的变化动态地、持续地进行资源、服务与策略的调整[2]。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首先要从分析用户需求开始。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3]。因此,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取得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很多专业的要求。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借阅情况来看,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类的图书也一直高居非文艺类图书借阅排行榜前列。但学生在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学生对于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很多考试题目难于理解和记忆,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考试中的实践技能类以及案例类题目感觉困难;二是学生反映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除了拿到资格证书外并没有加深对此职业的了解。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了解,通过积极聘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外聘教师以及安排实习实训等方式,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这些外聘教师的工作经验以及学生实训中的收获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离开而丢失,学校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缺乏经验积累。

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是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也较差。而一门职业资格考试往往涉及到几个科目,这几个科目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而其中通常涉及很多概念和理论,自学能力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2系统设计

2.1系统目标

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职业技能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对相关职业及其技能缺乏了解;三是学校对职业技能和经验没有积累和保存。

知识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因此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考试复习;二是能够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及其技能;三是能够有效地搜集和保存职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本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知识挖掘、知识重组和知识存储,实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学生能够通过本系统了解到职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和技能框架,在复习职业资格考试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点和职业技能以及从业经验。

2.2系统整体分析

知识库是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在本系统中主要有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基础库主要存储相关科目基础的知识。题库主要存储历年考试的真题以及模拟题等。案例库主要存储职业相关的案例,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等。

知识服务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不同的信息设定各自的处理流程,从各种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并按照流程加工为知识并进行存储。然后根据具体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并进行应用,系统框架图见图1。

3.1知识库概述

知识库是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4]。这些知识片包括与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事实数据,由专家经验得到的启发式知识,如某领域内有关的定义、定理和运算法则以及常识性知识等。知识库是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本系统包括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基础库是本系统最底层的知识库,主要存储某个科目的名词、概念、公式等。基础库采用知识单元作为知识表示的方法。知识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关联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织的基本单元。题库主要存储职业资格考试的题目及答案。题目主要包括历年真题,模拟题等。题库以试题为基本单元进行存储,一道试题的主要信息包括题目、选项、标准答案等。案例库存储的是职业技能及相关案例。案例库存储的基本知识单元是案例,主要信息包括案例内容及相关的经验和技能等。

这三个知识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互相调用。基础库是底层知识库,包括了最基本的知识单元。题库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等。案例库包括职业相关的案例以及职业经验等。题库和模拟库需要调用基础库对其中涉及的相关原理和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基础库需要调用案例库和题库对基础的原理和概念进行拓展。

丰玮: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丰玮: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3.2知识库的结构

本系统中的知识库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构建,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有Oracle系列以及Sql Server系列等。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实现,每一种库由数据库中的多个表组成,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些辅助表来存储这些库之间的调用关系。endprint

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在结构上是统一的,而在逻辑上则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要分别建立知识库,同时这些知识库的结构是相同的。这样的实现方式便于知识库向其他的科目扩展。

3.3知识库的设计原则

知识库应该提供以下功能:①提供知识的表达方式。②知识的存储功能。③知识的检索功能。④知识的编辑功能。⑤知识的检验功能,包括知识的一致性和完备性。

知识库的使用在初期以数据的添加修改为主,到了后期则以查询及浏览为主,并且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调用关系,同时随着知识库的不断积累数据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表之间的逻辑清晰,主表要相互独立;二是做好查询的优化;三是方便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4系统模块设计

4.1知识获取模块

4.1.1信息采集子模块。信息采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信息,在本系统中知识的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学校内部知识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及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等。学校外部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历年考试真题题库、模拟题库以及网络上的文档和视频等。信息采集的方式有三种:自动化采集、人工采集和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对于学校外部相对比较集中固定的网络资源如真题题库、模拟题库及网络复习资料等,采取计算机自动化采集的方式。对于网络上相对散乱的资源采取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的方式。而对于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

4.1.2知识加工子模块。知识加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根据对应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结构进行相应的格式化。本系统的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各自有不同的知识存储结构。基本库以知识单元为存储的基本结构,题库以试题为存储的基本结构,案例库以案例为存储的基本结构。知识加工子模块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然后进行格式化和存储。

4.2知识存储模块

知识存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主要由知识获取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功能,及不同知识库之间相互调用关系的编辑功能。并且在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的同时要维护相关数据,以维持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输出接口主要有应用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检索和查询功能。

4.3知识组织模块

知识组织是有关文献的描述、内容、特色、目的以及将前述活动予以组织,以便于使用者寻找。知识组织包括索引、摘要、分类、编目、记录管理、书目,以及相关文献信息的产生与检索用的书目资料库[5]。知识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知识组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本系统中主要借鉴两种知识组织方法:体系分类法和网络技术法。

4.3.1 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并根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所有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的等级系统,并采用尽可能详细列举的方式进行编制,从而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体系分类法主要是运用逻辑分类的原理,根据文献内容和专业、学科性质及其他特征,对文献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的一种方法[6]。在本系统中采用类似于体系分类法的结构化知识分类方法,把三个知识库按照基础教材中的章、节等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划分。这样组织的好处是可以分清楚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以便于用户浏览和检索。

4.3.2网络技术法。网络技术法是指依托于各种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组织的方法。知识组织的结构化方法虽然清晰明确,但却不能揭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网络技术法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两个知识点增加练习,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为相关知识自动加入引用,如在一个知识描述中包含其他的知识时则为其加入引用,使之能够链接到相关知识。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二是为每一个知识点设置关键词,用户即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也可以在浏览某一个知识点时根据关键词查询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关键词既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词语分析自动生成。

4.4知识应用模块

知识应用模块是建立在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和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三个模块之上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两大块功能:基础功能和互动功能。

4.4.1基础功能。知识应用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知识库的使用。知识库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浏览、检索、答题、引用等。浏览方式是用户根据某一科目的知识结构按照顺序对三个知识库进行浏览和学习。检索方式是用户有目的地根据某个问题或关键字对三个知识库的内容进行查询。答题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题库,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初始化一张试卷,用户完成试卷后系统再根据标准答案进行判分。引用方式是用户在浏览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对其中包含的其他知识点进行查看。

4.4.2互动功能。互动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户和知识库之间的互动。如用户和题库之间的互动,系统可以保存用户每次的答题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题目。用户还可以对基础库和案例库中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提问,对有错误的地方申请修正等。二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系统为用户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吴新年.图书馆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1-3.

[3] 高等职业学校[EB/OL].[2013-09-22]. http://www.baike.com/wiki/%E9%AB%98%E7%AD%89%E8%81%8C%E4%B8%9A%E5%AD%A6%E6%A0%A1.

[4]叶虹.基于概念网络的知识库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1.

[5]白海燕等.融入知识组织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J].情报学报,2000(1):106-110.

[6]王知津,马婧,王璇.论知识组织的哲学基础及八大方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37-44.

(编校:崔萌)endprint

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在结构上是统一的,而在逻辑上则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要分别建立知识库,同时这些知识库的结构是相同的。这样的实现方式便于知识库向其他的科目扩展。

3.3知识库的设计原则

知识库应该提供以下功能:①提供知识的表达方式。②知识的存储功能。③知识的检索功能。④知识的编辑功能。⑤知识的检验功能,包括知识的一致性和完备性。

知识库的使用在初期以数据的添加修改为主,到了后期则以查询及浏览为主,并且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调用关系,同时随着知识库的不断积累数据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表之间的逻辑清晰,主表要相互独立;二是做好查询的优化;三是方便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4系统模块设计

4.1知识获取模块

4.1.1信息采集子模块。信息采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信息,在本系统中知识的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学校内部知识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及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等。学校外部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历年考试真题题库、模拟题库以及网络上的文档和视频等。信息采集的方式有三种:自动化采集、人工采集和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对于学校外部相对比较集中固定的网络资源如真题题库、模拟题库及网络复习资料等,采取计算机自动化采集的方式。对于网络上相对散乱的资源采取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的方式。而对于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

4.1.2知识加工子模块。知识加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根据对应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结构进行相应的格式化。本系统的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各自有不同的知识存储结构。基本库以知识单元为存储的基本结构,题库以试题为存储的基本结构,案例库以案例为存储的基本结构。知识加工子模块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然后进行格式化和存储。

4.2知识存储模块

知识存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主要由知识获取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功能,及不同知识库之间相互调用关系的编辑功能。并且在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的同时要维护相关数据,以维持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输出接口主要有应用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检索和查询功能。

4.3知识组织模块

知识组织是有关文献的描述、内容、特色、目的以及将前述活动予以组织,以便于使用者寻找。知识组织包括索引、摘要、分类、编目、记录管理、书目,以及相关文献信息的产生与检索用的书目资料库[5]。知识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知识组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本系统中主要借鉴两种知识组织方法:体系分类法和网络技术法。

4.3.1 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并根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所有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的等级系统,并采用尽可能详细列举的方式进行编制,从而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体系分类法主要是运用逻辑分类的原理,根据文献内容和专业、学科性质及其他特征,对文献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的一种方法[6]。在本系统中采用类似于体系分类法的结构化知识分类方法,把三个知识库按照基础教材中的章、节等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划分。这样组织的好处是可以分清楚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以便于用户浏览和检索。

4.3.2网络技术法。网络技术法是指依托于各种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组织的方法。知识组织的结构化方法虽然清晰明确,但却不能揭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网络技术法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两个知识点增加练习,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为相关知识自动加入引用,如在一个知识描述中包含其他的知识时则为其加入引用,使之能够链接到相关知识。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二是为每一个知识点设置关键词,用户即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也可以在浏览某一个知识点时根据关键词查询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关键词既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词语分析自动生成。

4.4知识应用模块

知识应用模块是建立在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和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三个模块之上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两大块功能:基础功能和互动功能。

4.4.1基础功能。知识应用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知识库的使用。知识库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浏览、检索、答题、引用等。浏览方式是用户根据某一科目的知识结构按照顺序对三个知识库进行浏览和学习。检索方式是用户有目的地根据某个问题或关键字对三个知识库的内容进行查询。答题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题库,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初始化一张试卷,用户完成试卷后系统再根据标准答案进行判分。引用方式是用户在浏览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对其中包含的其他知识点进行查看。

4.4.2互动功能。互动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户和知识库之间的互动。如用户和题库之间的互动,系统可以保存用户每次的答题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题目。用户还可以对基础库和案例库中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提问,对有错误的地方申请修正等。二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系统为用户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吴新年.图书馆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1-3.

[3] 高等职业学校[EB/OL].[2013-09-22]. http://www.baike.com/wiki/%E9%AB%98%E7%AD%89%E8%81%8C%E4%B8%9A%E5%AD%A6%E6%A0%A1.

[4]叶虹.基于概念网络的知识库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1.

[5]白海燕等.融入知识组织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J].情报学报,2000(1):106-110.

[6]王知津,马婧,王璇.论知识组织的哲学基础及八大方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37-44.

(编校:崔萌)endprint

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在结构上是统一的,而在逻辑上则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要分别建立知识库,同时这些知识库的结构是相同的。这样的实现方式便于知识库向其他的科目扩展。

3.3知识库的设计原则

知识库应该提供以下功能:①提供知识的表达方式。②知识的存储功能。③知识的检索功能。④知识的编辑功能。⑤知识的检验功能,包括知识的一致性和完备性。

知识库的使用在初期以数据的添加修改为主,到了后期则以查询及浏览为主,并且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调用关系,同时随着知识库的不断积累数据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表之间的逻辑清晰,主表要相互独立;二是做好查询的优化;三是方便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4系统模块设计

4.1知识获取模块

4.1.1信息采集子模块。信息采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信息,在本系统中知识的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学校内部知识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及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等。学校外部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历年考试真题题库、模拟题库以及网络上的文档和视频等。信息采集的方式有三种:自动化采集、人工采集和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对于学校外部相对比较集中固定的网络资源如真题题库、模拟题库及网络复习资料等,采取计算机自动化采集的方式。对于网络上相对散乱的资源采取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的方式。而对于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

4.1.2知识加工子模块。知识加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根据对应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结构进行相应的格式化。本系统的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各自有不同的知识存储结构。基本库以知识单元为存储的基本结构,题库以试题为存储的基本结构,案例库以案例为存储的基本结构。知识加工子模块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然后进行格式化和存储。

4.2知识存储模块

知识存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主要由知识获取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功能,及不同知识库之间相互调用关系的编辑功能。并且在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的同时要维护相关数据,以维持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输出接口主要有应用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检索和查询功能。

4.3知识组织模块

知识组织是有关文献的描述、内容、特色、目的以及将前述活动予以组织,以便于使用者寻找。知识组织包括索引、摘要、分类、编目、记录管理、书目,以及相关文献信息的产生与检索用的书目资料库[5]。知识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知识组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本系统中主要借鉴两种知识组织方法:体系分类法和网络技术法。

4.3.1 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并根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所有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的等级系统,并采用尽可能详细列举的方式进行编制,从而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体系分类法主要是运用逻辑分类的原理,根据文献内容和专业、学科性质及其他特征,对文献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的一种方法[6]。在本系统中采用类似于体系分类法的结构化知识分类方法,把三个知识库按照基础教材中的章、节等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划分。这样组织的好处是可以分清楚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以便于用户浏览和检索。

4.3.2网络技术法。网络技术法是指依托于各种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组织的方法。知识组织的结构化方法虽然清晰明确,但却不能揭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网络技术法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两个知识点增加练习,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为相关知识自动加入引用,如在一个知识描述中包含其他的知识时则为其加入引用,使之能够链接到相关知识。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二是为每一个知识点设置关键词,用户即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也可以在浏览某一个知识点时根据关键词查询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关键词既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词语分析自动生成。

4.4知识应用模块

知识应用模块是建立在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和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三个模块之上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两大块功能:基础功能和互动功能。

4.4.1基础功能。知识应用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知识库的使用。知识库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浏览、检索、答题、引用等。浏览方式是用户根据某一科目的知识结构按照顺序对三个知识库进行浏览和学习。检索方式是用户有目的地根据某个问题或关键字对三个知识库的内容进行查询。答题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题库,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初始化一张试卷,用户完成试卷后系统再根据标准答案进行判分。引用方式是用户在浏览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对其中包含的其他知识点进行查看。

4.4.2互动功能。互动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户和知识库之间的互动。如用户和题库之间的互动,系统可以保存用户每次的答题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题目。用户还可以对基础库和案例库中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提问,对有错误的地方申请修正等。二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系统为用户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吴新年.图书馆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1-3.

[3] 高等职业学校[EB/OL].[2013-09-22]. http://www.baike.com/wiki/%E9%AB%98%E7%AD%89%E8%81%8C%E4%B8%9A%E5%AD%A6%E6%A0%A1.

[4]叶虹.基于概念网络的知识库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1.

[5]白海燕等.融入知识组织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J].情报学报,2000(1):106-110.

[6]王知津,马婧,王璇.论知识组织的哲学基础及八大方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37-44.

(编校:崔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库知识服务图书馆
我国机构知识库内容质量服务探讨
图书馆
相关度排序的知识库检索排序方法研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去图书馆
基于Lucene搜索引擎的研究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