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11-28那荣赞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层现状问题

那荣赞

摘要: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事关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及社会稳定。阐述我国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关键词:农村动物防疫;基层;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75-02

农村是我国畜禽养殖的大本营,抓好农村动物防疫是一项关乎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工程,同时也是提高畜禽产品安全的民生工程。因此,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根据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动物疫病防治要坚持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主题,抓好饲养管理、提高农牧民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畜禽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执法及宣传工作,不断强化科学饲养、科学防治,严格监察畜禽产品安全。

1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动物防疫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镇(乡)级兽医站技术人员每月2~3次直接到各村养殖户进行监督指导动物防疫及消毒工作;二是每年分春、秋两季对农村散养户进行动物疫病防疫;三是各养殖户自行防疫。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虽有县级、镇(乡)级兽医站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但一般无专任的村级兽医人员及动物疫病防治人员。同时,普通散养户和一般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疫知识缺乏,防疫意识薄弱,防疫效果较差。

2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及防疫体系尚不健全

基层防疫队伍中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基层动物防疫的主体,然而多数村级兽医防疫人员出现盲区或断层。基层人员工资待遇较低,培训学习及业务提升培训机会较少,导致其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及理念相对较差,虚报免疫密度、免疫进度,不按规定保存、发放、使用疫苗,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等情况屡见不鲜。

2.2 农村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对动物卫生防疫的认识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动物疫情处于封闭和保密状态,社会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处于一个较为低下的层面,没有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作为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过程中不配合甚至阻挠,这主要是因为养殖观念落后和法制观念淡漠。

2.3 基层动物防疫组织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对于基层动物防疫而言,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基层政府对基础免疫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在免疫实施过程中的宣传、组织、管理上存在不力、不作为的现象。基层兽医管理体制建设滞后,动物防疫体系网络不完善,村级动物防疫组织形同虚设甚至是空白,致使防控政策、计划、方案等行政技术措施得不到完整的落实。部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法制建设滞后,动物防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国家制定的防疫政策、技术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由于农村养殖户居住分散,交通极不便利,免疫工作实施时间长,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无效苗的现象屡有发生,因而免疫效价低,免疫抗体保护率不高,免疫后发生疫病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部分农村基层防疫中的免疫程序得不到认真组织实施,只是集中进行春秋两季大面积免疫;新补栏动物免疫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监管和及时进行补免,留下免疫空档,存在着疫病发生隐患。

2.4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技术问题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水平不高。对于散养户而言,主要表现为要么药不对症,要么剂量不准,要么疗程不足,甚至乱用药;对于微型、小型养殖场而言,主要表现为要么免疫程序不合理,要么疫苗质量不合格,要么操作不当,要么无害化处理不严格。散养户及微型、小型养殖场均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消毒不严格,许多养殖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预防工作重视不足,环境消毒意识淡薄。

3 加强农村基层动物防疫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基层动物免疫制度的建立健全

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当地、本场的实际和疫病流行情况,合理制订免疫程序,特别是对危害较大的、多发的疫病,要及时进行免疫。在使用疫苗时要了解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出厂日期等,免疫后要细心观察,注意外界疾病流行,必要时追加接种。二是要加强消毒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消毒卫生工作并形成制度,时刻保持警惕,切断传染媒介,消灭传染源;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宣传和培训,让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接受并掌握新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使养殖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三是要健全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体系。制定法律法规应注重可操作性和强制性,对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应更加细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加强动物免疫监督机制的建立,将重大动物防疫目标层层落实到人,防止轻检查落实的情况出现,确保基础免疫扎实有效。

3.2 加强动物防疫设施、防疫队伍和防疫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兽医室),主要承担每年春秋两次普免和新补栏畜禽的补免、防疫档案的建立、动物标识的配戴、大面积畜禽圈舍消毒、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督、疫情观察等公益性工作。二是要加强乡村动物防疫队伍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或讲座,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步伐,提高动物防疫科技含量,增强其责任心,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三是要增加防疫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延伸防疫设备到村防疫室,彻底杜绝使用无效苗的现象,提高免疫质量。四是要加强对农村养殖者的科技普及力度,改变传统养殖陋习,逐步形成养殖户支持防疫、配合防疫、主动防疫的局面。五是要落实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避免因养殖户与防疫员发生冲突而导致阻挠免疫的事件发生。

3.3 加强科学合理免疫程序的研究制定与严格实施

动物防疫工作是运用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检验、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等综合性技术措施,执行防疫条件审核、动物标识、免疫档案等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实施检疫和监督,实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从春秋普免逐步过渡到按程序常年实施免疫,进一步提高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效价。

4 结语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是一项行政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不断创新动物防疫管理新机制,特别是对于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础性措施的免疫,更应注重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强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强化防疫监督执法,确保免疫落到实处,以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基层现状问题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