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防护林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4-11-28王仁靖杨晶郭宇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应问题对策

王仁靖+杨晶+郭宇

摘要:农田防护林对于农地的保育具有重要作用,防护林的科学管理与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农地保护工作的效果,但近年来农田防护林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阐述国内外防护林保育效应研究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防护林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土地制度的角度探讨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农地保护;效应;历史与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12-02

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使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结构,导致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脆弱,水蚀、风蚀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土地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建造防护林—农田系统是解决农地质量下降问题、保育农地的一项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以条带状形式栽植于农田四周边界,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提供多种效益的人工复合农林系统,是一种传统而又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农田防护林作为一种农林措施,其主要作用是生产与保护,包括降低风速、调节农田小气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加木材效益、提供薪材与饲料、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及提升乡村景观价值等。

1 农田防护林的保育效应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农田防护林的保育效应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根据防护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生态效应、社会经济效应与景观文化效应。

1.1 生态效应

1.1.1 改善水土条件 防护林在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方面作用显著。林带的树体对雨和雪有截留的作用,可延缓地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增加降水渗透性,使地表的径流减少,进而减少土壤流失。通过降低农田系统中的风速,可以保护农作物,达到稳产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壤中的细颗粒物质(其中的养分含量较高),从而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小气候条件的改善,使得田间作物生长旺盛,农田边界植物产生的枯枝落叶、根茬等凋落物残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结构。据测定,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32.9%,含氮量增加了50.0%,速效磷增加了31.4%,速效钾增加了6.0%,土壤的pH值由8.3下降到8.1。

1.1.2 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农村环境 研究发现,防护林在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农田边界的林带既可为节肢动物如步甲、蜘蛛、隐翅虫等提供稳定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又能为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益虫与益鸟数量的增加,可抑制农田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有净化空气、减少辐射、降低噪音等功能,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1.2 社会经济效应

社会经济效应是防护林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业发展惠及农民的体现,其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民管理防护林的积极性。农田防护林能够改善小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必然首先反映在农作物的产量上。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般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农田防护林可使作物增产10%~30%,在湿润地区可增产5%~10%。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林带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上,并可提供给农户大量的薪柴和林副产品(饲料、果树、中药材、工业原料、养蚕、绿肥等),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如果使用经济林木,或者经济林木与用材林木交替配合使用,则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

除了可提供直接的经济收入外,农田防护林因其对土地在时间和空间利用的相对充分以及生产多元化的特征,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参加工作,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值的可能,对于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解决农业用工的季节性分布不均匀,以及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

3 农田防护林的发展策略

3.1 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防护林保护

农田防护林保护了众多农户的大片农田,但同时也由于胁地效应的存在对所在农地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管护自己土地上的防护林的重要原因。推行农地经营权的流转及规模化经营,可能会对防护林的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同时将位于农田边界的防护林产权随土地流转,使防护林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与农户承包土地的规模相适应,避免防护范围大与分散经营规模小之间的矛盾。以规模效应和防护林对大面积农田产生的增产增收正效应,来抵消其胁地负效应,使保育农地的效益真正惠及每一个农户,提高农户管理防护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林权制度改革与补偿政策相结合

保护农地的主体是农民,防护林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也在农民。因此,农民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决定了防护林可持续管理工作的成败。在我国,多数农村林权为集体所有,农民看不到直观的木材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生态效益,而胁地效应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可将防护林产权下放至农民,发放林权证,并允许农民在限额允许条件下适时进行采伐更新,鼓励个体营造和管理防护林。虽有胁地的负效应,但通过木材采伐带来的经济收益会弥补其损失,抵消负效应,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做到“谁营造谁占有、谁占有谁受益”。

3.3 将防护林的可持续管理纳入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除了依靠实际管护者——农民以外,还应发挥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优势与力量。建议将防护林管理纳入土地整理工作。具体而言,地方政府或集体组织可以在土地整理工作中,通过一系列鼓励措施,给予农民营造与管理防护林的政策倾斜;实施单位可以在整理项目中,增加农田防护林工程,并负责组织农民进行初期的营造或更新工作,同时从项目资金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对农民后续管理防护林成本的补贴;科研单位主要在防护树种的选择、营造技术、更新管理、病虫害防治、减轻胁地效应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农民作为整个工作的主体,有保护防护林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合理利用与管理防护林的权利。为了确保防护林管理工作的后续效果,政府部门可以对辖区农林管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制定奖惩措施,陟罚臧否,从而提高防护林管理的实际效果。通过上述管理工作的设置,既可解决防护林管护补贴的经费来源,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省去专项成立防护林保护基金的繁琐程序,同时又能将防护林的无序自发管理状态调整为政府干预下的公众参与状态,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防护林在农地保育中发挥持续稳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效应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画与理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