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武长枣果实病害诊断与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014-11-28于洁杨红娟贾文军

山西果树 2014年5期
关键词:诊断研究

于洁 杨红娟 贾文军

摘要:一种枣果病害在灵武枣区7-8月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枣树产量与品质。通过2010-2013年3年研究,摸清了该病在灵武的分布、发生及危害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枣果病害;诊断;研究

灵武长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的地方鲜食珍品 。目前,灵武市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灵武长枣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已达到0.93万hm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变化等因素,灵武长枣果实新病害普遍发生,已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灵武长枣果实病害的发生导致灵武马场湖枣区、灵武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枣落果病爆发成灾,似有在全市蔓延的趋势。2010年6月中旬连降大雨,7月中旬持续高温,全市大部分枣园一周内大量枣果脱落。枣果病害多在枣果腰部出现淡黄色斑,逐渐干缩凹陷,组织萎缩松软,果皮皱缩,果胴呈淡黄色晕圈,枣果提前大量脱落。生产中由于枣果病害的隐蔽性、突发性、流行性带来的防治难、效果差、用药多、成本高等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为此,于2010-2013我们对枣果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材料与方法

2010-2013年,在灵武长枣病害高发区,对灵武长枣枣果病害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1枣果病害的监测调查

根据灵武市枣果病害分布范围,对东塔镇、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进行监测调查。布设监测标准地4个。其中:灵武东塔镇马场湖2个固定监测点,灵武园艺场1个,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1个。重点调查枣果病害在不同地点发生状况、发生类型、为害情况,从而准确确定病情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和发生趋势。

1.2枣果病害的诊断

定点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采集病果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准确鉴定病害发生类型。到实际发生病害的田间观察,对病害做出初步的判断,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对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灵武长枣果实的病害类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比较,确定了枣果病害的发生类型与果园栽植密度、树龄、通风状况、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供分离的病原菌枣果样品3批150个,采自灵武东塔镇马场湖、灵武园艺场、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的枣园。采集的病果由自治区农科院植保所进行培养观察,记录发病枣果数和发病症状,进行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

1.3枣果病害发生原因试验

为了进一步证实枣果病害发生原因,分别从培养病菌、盛花期喷布赤霉素、7月份气候因子、缩果病等四方面在园艺场、马场湖枣区及设施园艺等枣区作田间对比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枣果病害的诊断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2.2枣果病害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2.1与营养元素的关系2011年7月, 在马场湖枣区、园艺场等8年生枣园做了植物动力2003(1 000倍液)、氨基酸复合微肥(300倍液)喷施试验,以清水作对照。8月20日调查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 8年生树发病率都在17%以上,进一步排除缺素引起的枣果病害(表1)。

2.2.2与喷赤霉素的关系2011年8月20日对枣果病害的发生是否与花期喷赤霉素有关做了调查, 发现喷赤霉素会明显加重发病,次数越多,病果率越高。另外,试验中还发现百年生大树虽然使用了赤霉素, 但不发病, 说明大树抗干扰力强。

2.2.3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关系2010-2012年7月份对枣果病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做了调查(表2),结果表明, 7月份温度、湿度、降雨量大,枣果病害发生时间会提前。

4小结与讨论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枣果病害发生与喷施赤霉素有一定的关系[1]。由于枣树自然坐果率低,为了提高枣树产量,在花期喷施赤霉素,枣树坐果多,超出树体负载量,树体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大量落果。通过试验分析推断,枣果病害是由于人为因素(花期喷施赤霉素)和气候因素(降雨、高温)引起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旅程紊乱导致生理病害或其他原因。

枣果病害发生与气象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经过3年监测,7月份的高温、阴雨的天气对枣果新病害发生影响极大。雨水多特别是连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往往引起病害的流行。7月份雨季早,枣果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提前(8月中旬);雨季晚,则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推迟(8月下旬)。

建议生产上对枣缩果病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2]:(1)加强枣园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每年采收后施基肥(农家肥),6月追肥1次,花期和幼果期结合防病虫,叶面喷施叶面肥3次。前期控制氮肥施用量,生长季后期注意控水、排水,防止徒长。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及时剪除受害枝、徒长枝、重叠枝、密生枝,使园内保持通风透光。(2)合理间作。在枣树行间和枣园周围种植有益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天敌有效性,控制次要病虫发生。(3)合理负载。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保持树势健壮。 另外,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喷施赤霉素的次数。

参考文献

[1]李夏鸣.枣树果实新病害诊断研究[J]. 山西果树,2009(3):35.

[2]刘元荣.枣树新病害缩果病防治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1988(10):1011.

摘要:一种枣果病害在灵武枣区7-8月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枣树产量与品质。通过2010-2013年3年研究,摸清了该病在灵武的分布、发生及危害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枣果病害;诊断;研究

灵武长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的地方鲜食珍品 。目前,灵武市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灵武长枣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已达到0.93万hm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变化等因素,灵武长枣果实新病害普遍发生,已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灵武长枣果实病害的发生导致灵武马场湖枣区、灵武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枣落果病爆发成灾,似有在全市蔓延的趋势。2010年6月中旬连降大雨,7月中旬持续高温,全市大部分枣园一周内大量枣果脱落。枣果病害多在枣果腰部出现淡黄色斑,逐渐干缩凹陷,组织萎缩松软,果皮皱缩,果胴呈淡黄色晕圈,枣果提前大量脱落。生产中由于枣果病害的隐蔽性、突发性、流行性带来的防治难、效果差、用药多、成本高等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为此,于2010-2013我们对枣果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材料与方法

2010-2013年,在灵武长枣病害高发区,对灵武长枣枣果病害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1枣果病害的监测调查

根据灵武市枣果病害分布范围,对东塔镇、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进行监测调查。布设监测标准地4个。其中:灵武东塔镇马场湖2个固定监测点,灵武园艺场1个,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1个。重点调查枣果病害在不同地点发生状况、发生类型、为害情况,从而准确确定病情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和发生趋势。

1.2枣果病害的诊断

定点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采集病果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准确鉴定病害发生类型。到实际发生病害的田间观察,对病害做出初步的判断,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对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灵武长枣果实的病害类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比较,确定了枣果病害的发生类型与果园栽植密度、树龄、通风状况、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供分离的病原菌枣果样品3批150个,采自灵武东塔镇马场湖、灵武园艺场、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的枣园。采集的病果由自治区农科院植保所进行培养观察,记录发病枣果数和发病症状,进行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

1.3枣果病害发生原因试验

为了进一步证实枣果病害发生原因,分别从培养病菌、盛花期喷布赤霉素、7月份气候因子、缩果病等四方面在园艺场、马场湖枣区及设施园艺等枣区作田间对比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枣果病害的诊断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2.2枣果病害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2.1与营养元素的关系2011年7月, 在马场湖枣区、园艺场等8年生枣园做了植物动力2003(1 000倍液)、氨基酸复合微肥(300倍液)喷施试验,以清水作对照。8月20日调查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 8年生树发病率都在17%以上,进一步排除缺素引起的枣果病害(表1)。

2.2.2与喷赤霉素的关系2011年8月20日对枣果病害的发生是否与花期喷赤霉素有关做了调查, 发现喷赤霉素会明显加重发病,次数越多,病果率越高。另外,试验中还发现百年生大树虽然使用了赤霉素, 但不发病, 说明大树抗干扰力强。

2.2.3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关系2010-2012年7月份对枣果病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做了调查(表2),结果表明, 7月份温度、湿度、降雨量大,枣果病害发生时间会提前。

4小结与讨论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枣果病害发生与喷施赤霉素有一定的关系[1]。由于枣树自然坐果率低,为了提高枣树产量,在花期喷施赤霉素,枣树坐果多,超出树体负载量,树体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大量落果。通过试验分析推断,枣果病害是由于人为因素(花期喷施赤霉素)和气候因素(降雨、高温)引起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旅程紊乱导致生理病害或其他原因。

枣果病害发生与气象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经过3年监测,7月份的高温、阴雨的天气对枣果新病害发生影响极大。雨水多特别是连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往往引起病害的流行。7月份雨季早,枣果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提前(8月中旬);雨季晚,则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推迟(8月下旬)。

建议生产上对枣缩果病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2]:(1)加强枣园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每年采收后施基肥(农家肥),6月追肥1次,花期和幼果期结合防病虫,叶面喷施叶面肥3次。前期控制氮肥施用量,生长季后期注意控水、排水,防止徒长。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及时剪除受害枝、徒长枝、重叠枝、密生枝,使园内保持通风透光。(2)合理间作。在枣树行间和枣园周围种植有益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天敌有效性,控制次要病虫发生。(3)合理负载。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保持树势健壮。 另外,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喷施赤霉素的次数。

参考文献

[1]李夏鸣.枣树果实新病害诊断研究[J]. 山西果树,2009(3):35.

[2]刘元荣.枣树新病害缩果病防治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1988(10):1011.

摘要:一种枣果病害在灵武枣区7-8月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枣树产量与品质。通过2010-2013年3年研究,摸清了该病在灵武的分布、发生及危害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枣果病害;诊断;研究

灵武长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的地方鲜食珍品 。目前,灵武市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灵武长枣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已达到0.93万hm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变化等因素,灵武长枣果实新病害普遍发生,已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灵武长枣果实病害的发生导致灵武马场湖枣区、灵武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枣落果病爆发成灾,似有在全市蔓延的趋势。2010年6月中旬连降大雨,7月中旬持续高温,全市大部分枣园一周内大量枣果脱落。枣果病害多在枣果腰部出现淡黄色斑,逐渐干缩凹陷,组织萎缩松软,果皮皱缩,果胴呈淡黄色晕圈,枣果提前大量脱落。生产中由于枣果病害的隐蔽性、突发性、流行性带来的防治难、效果差、用药多、成本高等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为此,于2010-2013我们对枣果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材料与方法

2010-2013年,在灵武长枣病害高发区,对灵武长枣枣果病害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1枣果病害的监测调查

根据灵武市枣果病害分布范围,对东塔镇、园艺场及设施园艺等枣园进行监测调查。布设监测标准地4个。其中:灵武东塔镇马场湖2个固定监测点,灵武园艺场1个,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1个。重点调查枣果病害在不同地点发生状况、发生类型、为害情况,从而准确确定病情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和发生趋势。

1.2枣果病害的诊断

定点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采集病果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准确鉴定病害发生类型。到实际发生病害的田间观察,对病害做出初步的判断,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对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灵武长枣果实的病害类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比较,确定了枣果病害的发生类型与果园栽植密度、树龄、通风状况、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供分离的病原菌枣果样品3批150个,采自灵武东塔镇马场湖、灵武园艺场、北沙窝林场设施园艺的枣园。采集的病果由自治区农科院植保所进行培养观察,记录发病枣果数和发病症状,进行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

1.3枣果病害发生原因试验

为了进一步证实枣果病害发生原因,分别从培养病菌、盛花期喷布赤霉素、7月份气候因子、缩果病等四方面在园艺场、马场湖枣区及设施园艺等枣区作田间对比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枣果病害的诊断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2.2枣果病害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2.1与营养元素的关系2011年7月, 在马场湖枣区、园艺场等8年生枣园做了植物动力2003(1 000倍液)、氨基酸复合微肥(300倍液)喷施试验,以清水作对照。8月20日调查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 8年生树发病率都在17%以上,进一步排除缺素引起的枣果病害(表1)。

2.2.2与喷赤霉素的关系2011年8月20日对枣果病害的发生是否与花期喷赤霉素有关做了调查, 发现喷赤霉素会明显加重发病,次数越多,病果率越高。另外,试验中还发现百年生大树虽然使用了赤霉素, 但不发病, 说明大树抗干扰力强。

2.2.3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关系2010-2012年7月份对枣果病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做了调查(表2),结果表明, 7月份温度、湿度、降雨量大,枣果病害发生时间会提前。

4小结与讨论

从灵武长枣枣果病害的致病菌鉴定结果得出:灵武长枣的病果上分离出的病原真菌,其中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占35% ;聚生小穴壳菌、茎点霉菌占5%;还有分离不出菌的病果, 约占60%, 说明有些类型病果不是真菌病害,是生理性病害, 尤其那些果实胴部皱缩、无明显病症的果实。

枣果病害发生与喷施赤霉素有一定的关系[1]。由于枣树自然坐果率低,为了提高枣树产量,在花期喷施赤霉素,枣树坐果多,超出树体负载量,树体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大量落果。通过试验分析推断,枣果病害是由于人为因素(花期喷施赤霉素)和气候因素(降雨、高温)引起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旅程紊乱导致生理病害或其他原因。

枣果病害发生与气象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经过3年监测,7月份的高温、阴雨的天气对枣果新病害发生影响极大。雨水多特别是连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往往引起病害的流行。7月份雨季早,枣果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提前(8月中旬);雨季晚,则病害发生盛期相应推迟(8月下旬)。

建议生产上对枣缩果病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2]:(1)加强枣园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每年采收后施基肥(农家肥),6月追肥1次,花期和幼果期结合防病虫,叶面喷施叶面肥3次。前期控制氮肥施用量,生长季后期注意控水、排水,防止徒长。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及时剪除受害枝、徒长枝、重叠枝、密生枝,使园内保持通风透光。(2)合理间作。在枣树行间和枣园周围种植有益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天敌有效性,控制次要病虫发生。(3)合理负载。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保持树势健壮。 另外,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喷施赤霉素的次数。

参考文献

[1]李夏鸣.枣树果实新病害诊断研究[J]. 山西果树,2009(3):35.

[2]刘元荣.枣树新病害缩果病防治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1988(10):1011.

猜你喜欢

诊断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