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聚向善的力量

2014-11-25冯小山

当代贵州 2014年28期
关键词:连片情操法治

冯小山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有条件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好处,但同时也让一部分人陷入物欲横流的沼泽地,道德危机的加剧有目共睹。为了对道德领域的问题释疑解惑,我几次捧起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中存在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他把人性中的同情作为诸善之源,延伸论及正义、仁慈、克己等道德情操,分析了个人性格中影响其自身幸福的一面和影响他人幸福的另一面。特别是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的稳定。有人认为宣传“利他”的《道德情操论》与诠释“自利”的《国富论》是矛盾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亚当·斯密问题”。个人以为,《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思想体系的端口,它与《国富论》和亚当·斯密的法学讲义有逻辑关联,它们共同形成一个解决个人修养与营生、社会冲突与和谐的有效配方。

读罢《道德情操论》,没有出现预期中立竿见影的“排毒”效果,一本书再伟大也不可能彻底解决人类的道德纠结。道德之困是人类由来已久的宿命,但人类一直具有自我救赎的愿望,《道德情操论》如同《论语》一样,都是先贤引领我们穿过幽暗的精神引领。

两百多年来,人们十分膜拜《国富论》,淡忘了《道德情操论》,这个事实使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昭然若揭。道德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也一直看重道德的力量,甚至每每总是想发挥道德教化的最大化功用来解决社会危机。当然,对今天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来说,道德重构的意义勿容置疑,但是,我们不应对道德产生过多的依赖和幻想,人类成长的经验已经证实法治是最有效的治理工具,况且良法本身包含道德的沉淀。健全法治,有法必依,我们才能汇聚向善的力量,战胜内心的龌龊,臻于更高的境界。

或许,《道德情操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特别在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时,不仅应学会运用经济学、法学等工具,也应注意考量人性的优点和卑劣。(作者系贵州省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应诉一处处长)

书荐

作 者:陈 政 著

出 版:中国言实出版社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论纲》

摘录:“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肩负着贵州后发赶超的历史重任;扶贫与反贫困问题,承载着全面小康的中国梦想。

推荐人:康灿华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书是一本研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著作。全书35万字,分为首篇导论、上篇教育扶贫问题研究、中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下篇生态移民问题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问题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启迪性。立足于集中连片特困山区的实际,对贫困及扶贫开发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二是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作者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际出发,全面的论述了扶贫开发的特点和经验,客观的分析了扶贫开发中的问题和不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三是典型性、榜样性。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反贫困工作,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块土地上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反贫困斗士,总结出了具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点的扶贫工作经验,特别是一些精准扶贫的典型,使我们对进一步做好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之江新语》选读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是秩序良好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实现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循。只有把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的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都具有法治的属性,“民主法治”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公平正义”是社会规则与个人能力的和谐,“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安定有序”是公民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的和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无论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和谐关系,都必然会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同时,法治也为社会和谐提供重要保证。法治通过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来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法治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保障,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

书架

《正面战场·九一八事变》

作 者:宋希濂 董其武 等 著

出 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玩出来的产业——王志纲谈旅游》

作 者:王志纲 著

出 版:鹭江出版社

《观念的水位》

作 者:刘瑜 著

出 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史说岛争》

作 者:张召忠 著

出 版:北京出版社

经典

现代语录

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

鉴赏

《仿大痴山水图轴》

(纸本水墨)

王原祁(1642-1715),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绘画走临古路子,尤其喜欢临摹黄公望,笔墨生拙,韵味醇厚,在技巧方面,喜欢用干笔积墨法,先用笔后用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反复皴擦,画面显得融和厚重。

该画是摹仿黄公望风格的作品,画重山叠岭,山峦浑厚,草木华滋,山势多蜿蜒之态,布景浑然天成,并无淤塞挤迫之感,具有深醇融和、苍浑厚重的笔墨意象。

猜你喜欢

连片情操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春的嫁衣谁裁剪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6—2017)》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50亿元改善连片特困地区高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