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万山探索

2014-11-25张吉刚

当代贵州 2014年28期
关键词:铜仁绿化山水

张吉刚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根本宗旨就是让人幸福。如何提高城市幸福感?通俗地讲,就是让来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健康平安、和谐和睦、吃穿不愁、安居乐业。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应该以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为基础,辅以工程和艺术手段,打造一座规模宏大的“超级园林”。

8月17日至18日,中共铜仁市委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铜仁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决定》。《决定》立足于铜仁城镇化的阶段特征和客观规律,科学明确了全市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定位、战略重点、主攻方向、推进机制和时间表、路线图,是指导万山区抓好城市建设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结合实际,万山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至少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个尊重自然的城市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应将因地制宜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紧密结合,从坚持“两条底线”、保护青山绿水着眼,把自然山水、森林植被物尽其用,突出山水城市的个性特色,以两山为屏障,以河流为纽带,以平地为核心,努力构造山、水、林、园、城融为一体的空间结构。

保护和保留原始地貌。尽量保护和保留现有的山体、沟壑、斜坡等风貌,形成高差有别、错落有致、自然协调的特色景观。

保护和保留自然水域。目前,万山区已完成木杉河沿岸景观一期工程,一条会呼吸的河流、彰显城市活力的河流、实现生态环境与土地价值双赢的河流初步呈现在人们面前;素有“铜仁南郊花园”、“长寿福地”之称的长寿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现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将按照“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湿地保护价值高、生态系统完整、宣教功能凸显、文化内涵深邃、具有典型喀斯特河谷湿地特点的城郊型国家湿地公园。让水文化特色成为黔东园林新城的一张响亮名片,让市民早日感受“依江而立,倒影水中,山水一色,妙不可言”的乐趣。

保护和提升植被资源。万山区城市周边的森林植被条件较好,应该经营保护好。需要将项目建设与生态恢复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毁坏一处、修复一处,不仅满山绿荫,而且使其成为市场潜力较大的“生财地”。

一幅生动美丽的中国画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我们应充分吸纳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将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晴雪及春夏秋冬等元素写意在土地上,让城市发展更好地呈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借鉴中国画盛用线条的技法。必须积极融入铜仁城市大格局,建设黔东园林新城,采取建设立体交叉、放射—环形模式、延伸现有干道、新建高速高铁等措施加以改善,使交通主次干道勾勒出更加美丽的城市轮廓。

借鉴中国画注重意境的技法。应注重营造城市意境,将风土人情、建筑风貌、空间布局融会贯通,绝不能把城市建成单调乏味、生硬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森林。

借鉴中国画注重“留白”的技法。运用“留白”艺术手段规划城市,让城市发展增添更多的艺术色彩,显示出灵气,赋予未来城市无限的可能。可以科学布局湿地公园、农业观光园、健身广场、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让所有市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城市的便捷性、舒适性。

借鉴中国画常配诗词的技法。“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达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就是凸显城市文化、地域文化。万山区有两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汞工业文明,有别具一格的傩文化和鼟锣文化,有“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铜仁城市精神 ,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影响力……都可以作为描绘山水园林城市画卷的“配诗”、“配词”、“名片”,让城市底蕴更加丰厚,让文化标志烙印更加深刻。

一座看似园林又超越园林的城市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应该以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为基础,辅以工程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与小品、布置园路、设置水景等途径,打造一座规模宏大的“超级园林”。创造“超级园林”格局,促进“景城融合、市域全景”,应该唱好“三台戏”:

把园林绿化作为“开锣戏”。撤地设市以来,万山区在推进木杉河景观带一期、新城区路网系统、老城区提级改造等项目时,兼顾实施了一批绿化亮化工程,绿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下一步将重点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新建一批公园广场,结合城市规划及地形地貌,实施好木杉河湿地公园、挞扒洞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城市中心广场等一批功能性广场;建设一批绿化结点,在街头巷尾、道路节点设置一批绿化结点;实施一批道路绿化,精心打造或优化汞都大道、莲花大道、楚溪大道、朝阳路等景观带绿化;提升一批庭院、居住区绿化,普及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达标活动;实施一批山体绿化,对尾矿库、非煤矿山、工程破坏的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通过“五个一批”工程见缝插绿,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把布置园林小品作为“主打戏”。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在城区广泛布置园林小品,使之与周边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把打造临城景区作为“压轴戏”。打造临城景区,万山区有潜在优势,重点打造的临城景区主要有中国汞都·国家矿山公园、挞扒洞国家湿地公园和夜郎谷风景区。这三个景区风光旖旎、独树一帜:一个是“千年汞都、地质博览”;一个是“养生福地、长寿之村”;一个是“夜郎峡谷、惊险漂流”,在铜仁临城范围都是独特且有吸引力的。应坚持规划先行、申遗引领、项目支撑、宣传助力,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服务、企业经营的运营机制,力争在未来2年内,使临城景区建设及旅游开发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个幸福和谐的乐园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根本宗旨就是让人幸福。如何提高城市幸福感?通俗地讲,就是让来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健康平安、和谐和睦、吃穿不愁、安居乐业,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二是居住条件和环境舒适,要打造好周边环境,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亲得近绿;三是商贸物流发达,在谢桥新区建设中,始终把商贸物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每一个较大的城市综合体中,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就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充分,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聚集人口;五是市民文明程度高,要按照“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铜仁精神,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融入市民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有礼守序的公共行为,形成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的社会文明风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万山特色、人民群众满意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之路。

一座生命力永驻的城市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其特质之一就是维护和壮大城市生命力。如何让城市永葆生命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坚持产城一体、产城互动。目前,谢桥新区汽车销售、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培育情况较好,经济开发区“一区六园”格局初具规模,分别为新老城区提供了必要的产业支撑。将来,要继续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仓储物流等产业,确保城市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起点规划。当前,万山“两个转型”的任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谢桥新区建设上,要实现贵州工业重镇、建设黔东园林新城、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的目标,必须高起点编制规划、严要求执行规划。

坚持高质量建设。质量是品味的表现,要努力出精品、出亮点,多打造像木杉河景观工程、梵净山大道二期这样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干一件事成一件事,体现细腻、精致的城市风格。

坚持高标准管理。积极融入铜仁城市大格局,实行精细化管理,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建立权责统一、机制顺畅、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作者系铜仁市万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铜仁绿化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朋友
诗书画苑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小猴栽树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