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海外华人慈善活动析论

2014-11-24曹红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慈善

曹红梅

[摘 要]当今社会,慈善事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外华人是推动世界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近代以来海外华人的慈善活动不曾间断过.财富的累积,素质的提高及中外慈善文化的熏陶促使海外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但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海外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关键词]海外华人;慈善;捐赠;基金会

慈善是世界上古老又普遍的思想和行为,慈善思想为全人类所共有。“同情弱者,济危解难是人们通常具有的一种心态,将其付诸行动被称之为‘行善。”[1]海外华人与我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海外华人的形象展现的是我国的国家形象。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是世界慈善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近代以来海外华人慈善活动的特征

从对象来说,海外华人的慈善活动发展过程曲折。早期的海外移民,其慈善活动主要以社团内部的互帮互助为主。社团多为各地的宗亲会、同乡会。这些社团承揽了对内部人员义务救助的责任,为成员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由于多数海外华人在居住国皈依了当地的宗教信仰。在宗教的洗礼熏陶下,他们将慈善的眼光放到了他们所接触的社会中去,加入当地宗教所举行的义施活动或者其他志愿服务。相对于早期的海外华人来说,20世纪以来的移民同祖国感情深厚,他们对祖国充满了强烈的热忱。二战期间,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捐钱捐物来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积极支持祖国的经济社会建设。而海外华人新生代的崛起,使得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同于老一辈的海外华人,他们关心居住国的社会问题,力求更好地服务居住国。2011年1月12日,澳洲新南威尔士海外华人团体将新春晚会所募善款捐予救世军,作为赈济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州水灾灾民之用[2]。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的共同利益凸显,海外华人的全球慈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慈善活动不分地域、民族、国家、性别等区别,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

从领域来看,海外华人的慈善活动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最初的扶贫济困、赈灾、敬老爱幼等传统慈善领域延伸到事关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关注的领域。如教育文化、妇女儿童、卫生健康、人权、环保等。海外华人传统的慈善以济贫扶困为主要目标,多采取相对直接的救济方式。随着财富的积累,社会地位的提高,个人素质的提升,其慈善意识和理念也得到丰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华人突破传统的慈善领域,将慈善拓展到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发展问题。

从管理来看,海外华人慈善活动的管理由简单粗放转向专业精细。从近代社会到二战前,海外华人主要进行救助性慈善,这种“输血型”慈善缺乏长期性的统筹运作,管理简单粗放。而老一辈的海外慈善活动家多进行个人慈善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不利于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他们往往超越功利,以利他为动机,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为了践行道德责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对他人终极关怀,从而很少顾及捐赠的后果。[3]”新生代海外华人将慈善事业制度化,确保慈善事业以专业的管理方式运作,其中基金会是慈善事业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基金会通过聘请高层次的专业人员管理,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二、问题与思考

海外华人慈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不断得到完善,为世界慈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外华人慈善并未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缺点与不足,制约了海外华人慈善的发展。

1.慈善意识淡薄。中国传统思想里有些内容是不利于慈善意识培养的。海外华人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慈善意识比较淡薄。首先,宗族血缘观念。由血缘亲情衍生的家族式慈善,受惠者囿于圈子内的亲人或数人。近代同乡会等团体承担内部成员的慈善救助责任,但很少涉及外部人员和地区。这使得当地百姓认为华人自私冷酷,缺乏慈善精神。其次,财富观念。积累财富留给后世子孙是中国传统财富观的一大特色。海外华人经过长期财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却缺乏比尔盖茨之类的慈善家。海外华人秉持的金钱财富观无法得到当地人的理解,他们不相信海外华人真心热衷慈善。缺乏外国人的支持和认同,是海外华人慈善事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慈善规模小。相对于西方国家慈善组织的规模,海外华人的慈善规模相当的小。这与海外华人分布的不均衡性,经济实力及慈善意识等有着很大关系。海外华人分散世界各地,难以有效联合起来开展慈善活动。此外,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海外华人慈善意识淡薄。最重要的是,海外华人的经济实力无法同西方慈善家相提并论,因此他们创建的慈善组织规模比较小。因此,海外华人有必要实现联合,扩大慈善组织的规模,提高知名度,进而获得社会认同。

3.专业化程度低。虽然海外华人顺应时代潮流,建立了基金会等专门慈善机构,但其在运营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慈善机构必须在社会和内部监督下运行,建立约束自己的组织和规则,甚至聘请高层次的专业人员管理。海外华人建立的慈善团体,成员多因血缘、地缘聚集而来,因此无法保证成员的专业性。要实现科学发展,海外华人应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资源,吸收先进的经验和专业人员。

从海外华人慈善事业发展来看,先进的制度及良好的慈善环境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催化剂,而慈善意识才是最终力量。海外华人同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文化上更是“同宗同源”。从其发展中可以看到,我们不能一味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与制度。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入分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营造慈善环境,提高人民的慈善意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制度,我国的慈善事业才有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洞.美国基金会初探,在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史研究室(编):《美国历史问题析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5~112页

[2]李慧.澳大利亚华人慈善机构研究—以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基金会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8

[3]陈世柏.社会行为:海外乡亲慈善捐赠的本质内涵[J].社会保障研究,2011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慈善
跨国网络与粤东侨乡社会变迁:以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为例
家文化的认同与海外华人的生存和适应
全球视野中的新流动:“华侨华人研究”重思
“文化混杂”下独立纪录片的跨文化魅力
2015中国慈善排名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