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装的快乐苦了谁?

2014-11-22余舟

大众健康 2014年11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杨绛

余舟

现代社会,微笑是很多人的保护色。摘下微笑的面具,你会发现自己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可以伪装吗?伪装的快乐可以带来良好情绪吗?

“英美人把社会比作蛇阱(snakepit)。阱里压压挤挤的蛇,一条条都拼命钻出脑袋,探出身子,把别的蛇排挤开,压下去;一个个冒出又没入的蛇头,一条条拱起又压下的蛇身,扭结成团、难分难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断地挣扎斗争。” ——杨绛

杨绛先生这几句话非常精辟地描绘了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现象,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梯子,每向上爬一个台阶都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钻出头,便觉得扬眉吐气,钻不出头,便郁郁寡欢。可又不愿人看到这幅“失败者”的模样,便时时刻刻在人前挂上微笑。“打落牙齿和血吞”、“别把伤口给人看”。这总是让我联想到大漠孤烟,孤独英雄,躇躇独行。衣香鬓影高谈阔论背后的强颜欢笑谁又能瞒过谁呢?在文明还没有这么复杂之前,在我们还都是孩子的时候,情绪是很单纯的,被满足便很开心,受阻碍就会沮丧,但一切和人类复杂的自尊心扯上联系后,为了维持尊严保持形象,“时刻保持微笑”成了一种社交礼仪,那么,“时刻保持微笑”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想象中的良好效果吗?

情绪外周理论与“幽默疗法”

心理学中有一对对立的情绪理论,第一种认为,是先有情绪后有行动。我们哭泣是因为难过,笑是因为开心;美国心理学詹姆斯则提出是生理反应导致了情绪,即先有生理变化后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恐惧由战栗而来,高兴由发笑而生。并且有人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这种说法。丹麦心理学家卡尔·兰格同时发表了相似的理论,因此这个理论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因为这一说法肯定了外周神经系统在情绪调控中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幽默疗法”可以被视为情绪外周理论的应用。通过幽默的方法诱发人们的笑容来起到应对抑郁,消除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的作用。本质上还是利用积极情绪来对抗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从其本身来说,是与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相联系,并伴随着愉悦的主观体验。处在积极情绪的我们,思维活跃,免疫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血压会降低,对疼痛耐受性提高,社会紧张关系得到缓解。

微笑可以让人保持开心吗?

积极情绪具有如此多的益处,而且詹姆斯说人先微笑才感到开心的。那么 “时刻保持微笑”看似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和所有的积极词汇一样,微笑也令人联想到成功,幸福,美好,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位等等。人的行为一旦赋予社会意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和其本身的原始意义分离。取得成绩感到幸福一定会让人发自内心地微笑,如果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也会自动化地认为,那个笑得很开心的人是因为生活顺利幸福。微笑貌似可以骗过别人,但是真的会骗过自己吗?时刻保持微笑真的就能感觉到开心了吗?这种故作坚强对我们的心灵有益吗?为什么有人得了“微笑抑郁症”?

前不久,美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刊登了由美国和香港的心理学家共同做的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时刻保持微笑”会降低幸福感,笑并不是万能药。研究人员做了三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会询问被试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活开不开心,今天微笑了几次,人们微笑是因为感到快乐还是试图感到快乐才笑,以及在回忆哪些场景时他们会微笑。

强颜欢笑,到底苦了谁?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微笑只有对于那些真的感觉到开心后才微笑的人来说才能带来开心的感觉,而对那些强颜欢笑的人而言,微笑的感觉并没那么开心。由于微笑本身与社会含义的分离,微笑的动作并不能真正增加个人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只有真正开心时候的微笑才能起到积极情绪的那些有益作用。对那些经常强颜欢笑故作坚强的人来说,时间久了,微笑不再是开心幸福的象征,正如一直在很努力地表现开心太久,最后连真的开心是什么感觉都忘记了。

还是老生常谈的话,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期间起起落落,不如意十有八九。与其强颜欢笑苦了自己,还不如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感受,管理情绪,从尊重和了解自己的情绪开始,寻找生活中那些会打开自己快乐的开关的场景,然后努力留住并珍惜令我们身心舒畅的人或物。尽力避免那些会令我们悲伤流泪沮丧愤怒的场景,避不开的,会难过也是人之常情。消极情绪虽然会损伤我们的健康,但是漠视自己的情绪甚至伪装的开心却是自己持刀对着自己。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杨绛
静心
选择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