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比萘芬短期口服与长期外用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比较

2014-11-21张晋巧郭书萍任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比手足癣外用

郑 瑞,张晋巧,冯 艳,白 莉,甄 莉,郭书萍,王 弘,任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太原 030001)

手和足是浅部真菌病的易感部位,手足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掌跖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治疗相对困难,患者外用药时疗程长,依从性差。本文以1%盐酸特比奈芬乳膏(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用4周为对照,观察了特比奈芬(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2周治疗中重度手足癣,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18-65岁男女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手足癣,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8;真菌镜检阳性。

排除标准: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者,有严重系统疾病者,妊娠、哺乳期或试验期间计划怀孕的妇女;已知对研究药物或其组分过敏者;在2周内外用过其他抗真菌药物或在6个月内口服过抗真菌药物者。

1.2 分组与用药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病人分成两组。口服组:口服特比奈芬250 mg,每日1次,早饭后服用,连用2周。外用组:外用1%盐酸特比奈芬乳膏每天2次,外涂患处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红斑、水疱、脱屑/鳞屑、皲裂/浸渍、瘙痒、角化等。疾病程度按0-3级进行评分,即0=无,1=轻,2=中,3=重。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由两名专业医师(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和患者自己进行详细的评分,治疗过程中仔细检查和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和停药2周时由相同的医师再次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

1.3.2 病原学检查 在治疗前,治疗结束,结束后2周分别反复3次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清除为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未清除为镜检和/或培养为阳性。

1.4 疗效评价

评定标准根据在不同时点,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变化,以及真菌镜检进行综合评定。临床疗效评价:以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4级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指数(C)=(治疗前临床积分-治疗后临床积分)/治疗前临床积分×100%。痊愈:C≥95%;显效:60%≤C<95%;好转:20%≤C<60%;无效:C﹤20%或继续加重。疗效评价时,治愈与显效病例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以停药后2周为最终疗效。总疗效根据临床疗效指数和真菌学疗效判断。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所得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安全性评价

尽可能仔细检查和记录患者在用药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手足癣共入选193例,口服组97例,外用组96例。口服组:男性60例,女性37例,年龄(28.2±13.1)岁,治疗前病情积分(9.2±2.7)分;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率98.97%。外用组: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28.8±13.4)岁,治疗前病情积分(9.1±2.5)分;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率100%。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2.2 疗效评价

停药时口服组治疗手足癣的治愈率为27.84%,低于外用组的3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604 773,见表1)。停药时口服组治疗手足癣的有效率为97.94%,高于外用组的96.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3 947)。

表1 两组患者停药时手足癣治愈率的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oral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for 2 weeks versus 1%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 for 4 weeks in treatment of tinea manus and pedis at stopping the drugs (cases)

停药2周后口服组治疗手足癣的治愈率为72.16%,高于外用组的5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停药2周后口服组治疗手足癣的有效率为97.94%,高于外用组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停药2周后手足癣治愈率的比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oral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for 2 weeks versus 1%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 for 4 weeks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manus and pedis at 2 week after stopping the drugs (cases)

2.3 安全性评价

口服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5%,1例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4例局部皮肤烧灼感,潮红。外用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5.21%,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烧灼、刺激性皮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影响治疗,患者耐受性普遍较好。

3 讨论

目前在浅部真菌病的临床治疗,大多集中于外用药物的治疗,但在中重度浅部真菌感染表现上差强人意,显效慢,疗程长,疗效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口服药物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对于外用药物作用不明显的角化型手足癣,患者依从性增加,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在停药后,对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临床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口服组与外用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口服特比奈芬2周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单纯外用1%盐酸特比奈芬乳膏4周相似。而停药后2周疗效有显著差异,说明口服特比奈芬治疗2周在手足癣的治疗上比单纯外用1%盐酸特比奈芬乳膏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还具有疗程短的优势。特比萘芬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1,2],特比萘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3],使真菌细胞膜形成受阻,起抑菌作用。由于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后,其前体角鲨烯在细胞内大量积聚,脂滴沉积于细胞壁及细胞质内,引起细胞壁破裂,起杀菌作用[4]。特比萘芬胃肠道吸收良好,具有高度亲脂性,可渗入角化组织,并以明显高于血浆浓度的水平分布在甲板和角质层内[5]。Kikuchi等[6]利用 LC-MS/MS方法检测,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开始1周后就在角质层可以检测到,其中部分病例甚至可以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50倍。对于手足部位角质层厚的部位特点,相比外用药物不易渗透,则更具有治疗优势。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短期口服特比奈芬的副作用并不明显,患者可以接受。

由于本试验入选病例为积分>8分的严重手足癣患者,包括严重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患者。在临床治疗上,口服特比奈芬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定、显效快、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在治疗浅部真菌疾病,尤其是角化过度型手足癣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1]聂振华,孔祥君,李振化.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10(3):171-173.

[2]周世荣.特比萘芬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2011,28(4):206-208.

[3]Kelly BP.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J].Pediatr Rev,2012,33(4):e22-37.

[4]Grover C,Arora P,Manchanda V.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griseofulvin,terbinafine and flucon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capitis[J].Int JDermatol,2012,51(4):455-458.

[5]Van Duyn-Graham L,Elewski BE.Recent updates in oral terbinafine:its use in onychomycosis and tinea capitis in the US[J].Mycoses,2011,54(6):e679-685.

[6]Kikuchi I,Tanuma H,Morimoto K,etal.Usefulness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oral terbinafine for hyperkeratotic-type tinea pedis[J].Mycoses,2008,51(6):523-531.

猜你喜欢

特比手足癣外用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中药癣酊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手足癣的临床观察
自拟除癣外洗方治疗角化过度型手足癣的临床及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盐酸特比萘芬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
盐酸特比萘芬致皮疹伴肝损害一例
苦参汤加味治疗手足癣疗效探究
口服盐酸特比萘芬对幼犬肾脏损伤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