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构图法则陈说

2014-11-21霍蕾

剧影月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群舞队形舞台

■霍蕾

舞蹈构图法则陈说

■霍蕾

舞蹈中的构图指的就是舞者在舞台上移动的路线,它对于整个作品主题的表现、气氛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重要的作用,更能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或是利用画面调度来烘托主要形象。舞蹈的构图服务于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表达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舞蹈构图形式需要不断地丰富,也必须要从美术构图中去发现借鉴。

一.构图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构图分为两类,一类是舞蹈调度,另一类则是一个舞蹈画面的构成。

舞蹈画面——静止中的点线面

1.点:舞蹈构图的表现一是静止的画面。在舞蹈作品中,一个静止的动作或是短暂停顿的典型造型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有些作品更是编创出色,整个舞蹈完全是在一个点上完成,这样的作品往往对于演员的技术和表现力是有很大难度的,这种构图就是在一个点上完成的。点是构图中占有面积最小的可视形象,它小巧、凝集、闪动,对画面有均衡作用,明显静止的感觉如动作中的停顿、造型感。杨丽萍创作表演的作品《雀之灵》中它的编创高超之处不仅仅是杨丽萍通过手形、指、臂、头部对于孔雀外在形象的模拟,更是在于整个作品中没有运用任何的舞台调度,所有的造型、动态完全是在一个点上来完成,利用舞台上的高、中、低完成对于孔雀习性、神态的模仿。在第七届cctv舞蹈比赛中男子傣族舞蹈《蚕》中,演员原地不动用整个上半身完成了这个作品,最快的达到四拍32个动作,方寸之地表达了一种破茧成蝶的生命状态是相当不易的。

在原地表现限制中的极限美的还有舞蹈 《士兵兄弟》,作品的编创中编导将演员的一条腿进行固定和限制,仅仅使用上半身和另一条腿的变化来完成战斗、受伤、跌倒、冲锋等动作,一个固定点上的流动、变化是这个作品最大的创新点,演员的铜质的化妆效果和断点式的运动路线给人一种坚硬感和雕塑感。

2.线: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等。舞台上点的运动就构成了线,线的运动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垂直的,或是弧形运动。

水平线(横线)给人平静、安宁、沉稳、舒展和向两边延伸的感觉,舞台上平行横移的线在古典芭蕾脚尖的运动常可以见到;如果是垂直线从舞台的后方直线冲向前方,给人一种紧迫感和压迫的感觉。

垂直线(竖线)使人联想到笔直伟岸的物体如纪念碑、给人挺拔、刚毅尊严和具有下垂的立感《士兵与枪》舞蹈中就是运用一条竖线上的枪花,运用枪花的动作通过竖线队形通过十字队向两边分散形成了横线队形,制造了视觉上的动人的画面效果,演员动作整齐划一。

斜线作用是表现物象的不稳定、运动方向与动势和人体动作重心的不稳定。

几何曲线是由斜线相接而成,具有棱角,如同锯齿使人产生惊险、紧张或神秘的视觉心理,这种形状类似于汉字“之”字形。 例如《舞姬》中的“三十二幽灵舞”。《舞姬》这部作品是由俄罗斯著名的编导家彼季帕1877年创作的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主演。舞剧中四幕讲述的是侍奉神庙的舞姬尼基娅与殷俊的武士索洛尔一见钟情并深深相爱,同样爱恋尼基娅的婆罗门祭司撞见了他们的约会,并决心报复。拉者强迫索洛尔和他的女儿结婚而遭到索洛尔的拒绝,当拉者知道索洛尔与尼基娅相爱时,决心害死尼基娅;在祭司典礼上尼基娅表演了花篮舞,却被事先藏在花篮中的毒蛇咬死;索洛尔知道后痛苦不堪,只能在梦中与恋人相遇,在婚礼上当祭司宣布新婚夫妇礼成时,宫殿瞬间坍塌,所有的人都被埋葬。舞剧第四幕的的“三十二幽灵”舞堪称古典芭蕾的典范。空灵的天空中,三十二名身穿白纱舞裙,身披白色纱巾的的舞姬从舞台后方的斜坡上,以缓慢的arabesque动作走下来,它们做完一个arabesque然后向后下腰同时双臂三位上举,后面的演员出场后重复前面演员的动作。随着“之”字队形的拉长并逐渐覆盖了整个舞台,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息,淡淡的忧伤之感。当“之”字路线走到尽头的时候,几何曲线立刻变成了蛇形的自由曲线,增添了画面的活泼质感,舞台上的情绪也从忧伤化为了想象与憧憬。

自由曲线:特点活泼、流动画面中增强视觉运动快感,使画面增加轻松活泼和生动,例如舞蹈中常用的蛇形线,它会以活泼的特性和对视觉的引诱,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效果,“S”形构图往往给人一种富于变化的美感,就是因为这种流畅的线条使物象或者完整、或者有所遮挡的铺陈。自由曲线在中国的民间舞中是常用的队形路线。

3.面:舞台上群舞常用的构图有三角形、矩形、圆形等等。

圆形:它的边缘无首尾之别,张力均匀,给人以流动饱满、圆实的感觉,使舞蹈看上去有凝聚力、整体感。《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在1994年创作的,这个作品由由“圣河”“跋涉”“树祭”“火祭”“终结或起始”几个部分构成,舞台上铺满了三吨多的稻谷,舞者在其中跋涉、净身、祈祷,将舞蹈与佛教的禅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甚至达到狂喜的境界。结尾处舞者用耙从舞台的中心向外,逐渐画出了无数个同心圆,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向心的凝聚力。弧线的运动往往是古典舞中的圆场步。如戴爱莲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编创的荷花舞,主要的舞蹈语汇就是平稳的圆场碎步来表现荷花在水面上的轻盈飘动,优美的在水面上回旋,演员的脚步匀速流畅,就像漂浮在水面上,整个舞蹈没有任何技巧,而使用圆场步这一简洁、舒展的动作和动态表现出了莲花的美丽圣洁,歌颂了新中国人们对于幸福理想的追求和坚定信念,表达了质朴、朴实的感人情怀。

矩形:矩形在舞台上是一种对称的平衡,常给人一种深沉、开阔、与宁静的感受,这也是舞蹈中最为常见的队形。舞剧《舞姬》中的第四幕“三十二幽灵舞”当所有的演员以“之”字形路线走下来时快速通过蛇形曲线变到了矩形的队形,瞬间铺满了整个舞台。因为扮演的是幽灵,每个演员脸上都没有表情,她们的躯体也只是一个工具,这样的画面使舞蹈表达出庄严、肃穆之情。

三角形:三角形由于底边为水平线而具有稳定性,舞台上等腰三角形是腰边相等的对称形,因此具有挺拔、呆板、庄重的稳定感。

倒立的三角形则是一种危险中的平衡,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紧张的感觉。

散开的队形向舞台中间点集中,这体现的是一种向心的凝聚。

向舞台四周放射,群舞构图由一个中心向外引散开来,如阳光四周放射。舞蹈《狼图腾》中虽然塑造的是凶残的狼这一形象,中间却加入了很多人性化的主题。如表现狼群中的关爱与温情,最为感人的一个动作就是所有狼将头向中间靠近,贴在头狼的身边,头部的磨蹭这一富有人性化的的动作,将所有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整个舞蹈的情感瞬间升华,体现了狼群中的凝聚的力量与散发了人性的光芒。然后它们立刻向四周散开变成了横向矩形,使人看到了狼群的顽强生命力与野性的呼唤。

二.平衡与非平衡构图

群舞构图,画面平衡稳定:在舞蹈的编创中平衡的画面构图是常用的方法,这就是平衡构图法。例如舞台上常用的矩形或是对称的构图,几乎每个群舞中都会使用,因为对称是求得稳定最简单的方法,它本身就是万无一失的平衡,这种舞台布局给人一种稳定、庄严、安定的感觉,具有和谐之美,适用于表现肃穆庄严地场面。

非平衡的构图:群舞的编排中为了追群调度画面的的丰富、灵活、多变,非对称方法取得画面的稳定感也是编导常用的手段,例如在一个对称平衡的画面中通过改变舞台两边演员的数量、使演员的位置变动、增加舞台道具使构图变为非对称。

三.舞蹈构图与主要人物塑造

舞蹈编创中人物构图最主要的就是让人看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舞蹈的主题。一个舞蹈或舞剧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主次之分的。舞蹈构图就是一种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很重要的手段。

例如一个群舞编创时,首先我们要分清楚宾主,方法就是将主要人物作为构图的中心,让她引起人的注意,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第一就是要让这个人物居中突出或离群突出,其它群舞演员起到众星捧月作用,衬托主要演员;第二,如果主要形象和群舞演员做同一组动作时,可使他们在不同的高低空间里完成;第三,可以使独舞和群舞演员的动作有节奏快慢上的明显对比,这时群舞的编排起着烘托氛围的作用;第四就是独舞形象和群舞形象的运动路线完全不同或相反逆向。

“舞蹈是流动着的绘画,是活的雕塑”,舞蹈与美术是不同的学科,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多内在联系。在美术构图中继续挖掘新的构图方法运用到舞蹈作品的编创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才会使舞蹈艺术永葆生命力。

(南京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群舞队形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舞剧中群舞编排的重要性
壮族女子群舞《油帽戴到妹头上》艺术特色探析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群舞冲纪录
队形
谈群舞《东方红》构图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之美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