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碰撞与冲击:中国近代文明的走向

2014-11-17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方人工业革命冲击

碰撞与冲击:中国近代文明的走向

中国历史进入明代以后,开始走向固步自封和闭关锁国。而西方国家则开始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转型。不久,西方人对中国文明的仰慕和钦佩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学者开始对东方文明进行批判,他们把自己的文化看成是最先进的,其他地方则都是落后的。如孔多塞、黑格尔、韦伯等人,将西方欧洲描述得非常文明理性,而东方则处于一种未开化、停滞不前的野蛮状态。他们对中国的印象甚至只有“东方专制政体中最极端的代表”,没有宪法,只有家长式专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相当于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工业革命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西方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赢得了相对的发展优势,强大起来,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于是,他们把目标转向了曾经繁荣强盛的中国。中西方的碰撞开始了。

当时的中国人仍处在“天朝上国”的意识里,对思想和科学技术已经落后于西方这一事实浑然不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以惨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次,当中国人真的受到外来势力的强力冲击和突破,被迫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西方工业文明已经走得离我们太远太远,中国人惊讶于西方的坚船利炮居然如此厉害,中华帝国居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一批有志之士认识到中华文明落后的原因在于技术,于是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洋务”。然而,中日甲午战争,清朝这支世界领先的海军居然败在了日本手下。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不仅技不如人,而且制也不如人,于是开始维新变法,学习西方体制,但是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西方文明仍不断冲击着中国。据西方人描述,到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形象居然是:畸形的社会、愚昧的臣民、落后的习俗、陈腐的思想、专制的政权。

不得不承认,近代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失去了话语权,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受西方冲击的一些中国人开始对中国文明失去自信。清末民初,来自于欧洲的武器、设备、商品、服饰、礼仪、艺术乃至于语言都被认为是最时尚的,几乎所有欧洲的物质表现都被冠以“文明”二字,拐杖叫“文明棍”,眼镜叫“文明镜”,油画叫“文明框”,等等。

猜你喜欢

西方人工业革命冲击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体验文化冲击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奥迪Q5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