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分析

2014-11-15陈丰

中外医疗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磨牙临床疗效

陈丰

[摘要] 目的 分析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90颗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A、B、C三组,每组患者各30例(30颗磨牙)。给予A组患者手用不锈钢K锉拔髓后封Ca(OH)2糊剂;B组患者则通过手用不锈钢 K 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对C组患者实施ProTaper 机用镍钛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和治疗后疼痛不缓解的例数以及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3 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诊时有14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46.67%;B组有2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6.67%;C组有1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3.33%;A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有疼痛不缓解的病例,并主要是遗漏根管。 结论 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采用根管预备的方式能将病变牙髓更加彻底的清除掉,可作为首诊根管预备。

[关键词] 牙髓摘除;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b)-0025-03

急性牙髓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种一种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自发痛、夜间痛、放散痛、冷热刺激疼痛加重等等[1],发病往往比较急,且疼痛比较剧烈,需要及早的进行处理。急性牙髓炎首诊治疗的基本原则已经明确。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发展,对于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技术也不断增多,并各具优势,临床上对最佳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程序尚未有统一定论。大多数临床研究者认为控制牙髓炎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牙髓完全摘除。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三种牙髓炎摘除方式便是手用不锈钢 K 锉拔髓、不锈钢 K 锉预备、ProTaper 机用镍钛锉[2]。为了进一步分析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90颗磨牙)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名急性牙髓炎患者(90颗磨牙)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53例,女37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45.22±5.24)岁。纳入标准为:患者就诊时或2~3 d内有自发痛、夜间痛、放散痛、冷热刺激疼痛加重等急性牙髓炎症状;牙齿叩诊时仅出现了不适感,即与其他牙齿不同的感觉,没有叩痛[3]。排除标准:患侧存在可能引起急性疼痛的其他患牙;患牙伴发牙周疾患;1周内口服过止痛剂[4]。该组研究使用的材料包括:ProTaper机为日本Dentsply公司生产的镍钛锉,不锈钢 K锉由日本Mani公司生产,另外是日本Root-ZX公司生产的根管长度测量仪以及氢氧化钙[Ca(OH)2]糊剂。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将患者随机A、B、C 3组,每组患者各30例(30颗磨牙)。给予A组患者手用不锈钢K锉拔髓后封Ca( OH)2糊剂;B组患者则通过手用不锈钢 K 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对C组患者实施ProTaper 机用镍钛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和治疗后疼痛不缓解的例数以及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

1.2.2 该研究采用10点视觉模拟标(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5]表格对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疼痛指数进行记录分析,疼痛评价则通过Albashaireh等[6]的标准进行。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厉害。其中0分为无疼痛:牙齿感觉正常;1~3分为轻度疼痛: 患者感受到牙齿有轻微的疼痛,耐受,不需要药物止痛;4~6分为中度疼痛:患者感受到牙齿有明显的疼痛或者不舒服,可以通过止痛药控制,对正常休息和工作不造成影响;7~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止痛药无效,对正常的休息和工作造成了影响。

1.3 效果判定标准

患者在治疗1周后进行复诊,同时将VAS表格收回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该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2 结果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3 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复诊时有14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46.67%;B组有2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6.67%;C组有1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3.33%;A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组均有疼痛不缓解的病例,并主要是遗漏根管,A组中有5例,其中3例为遗漏根管,另外2例为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B组和C组中各1例,均为遗漏根管。

表1 3组患者的VAS疼痛指数对比情况(x±s)

表2 3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痛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牙髓炎产生疼痛剧烈的原因主要是牙髓发生炎症的时候会产生渗出物,这种渗出物会协同炎症产生髓腔高压,将髓腔打开后便可降低髓腔压,患者的疼痛便可得到缓解。但将髓腔打开只是改善了高压状态,炎症并没有消除,因此疼痛只能得到缓解而无法彻底治愈,并且还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7]。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失活法,治疗原理是利用髓腔封药使牙髓失去活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失活法操作非常简单,因此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是我国目前的常用方式之一。而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在实施失活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失活剂具有强细胞毒性,并且其药理范围也难以控制,因此这种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争议。完全摘除牙髓可以将根管内的牙髓组织彻底清除干净,因此该方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很大的响应。

该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90颗磨牙)进行分组试验,通过研究结果发现,3组患者通过牙髓摘除后其疼痛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轻度疼痛或不适感均在48 h内得到控制。同时,3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VAS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诊时有14例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46.67%,其中有3%的病理需要再次局麻治疗;B组有2例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6.67%;C组有1例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3.33%;A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如果不采用根管预备则大部分牙髓无法完整摘除,需要在患者复诊的时候进一步对牙髓组织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治疗程序的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采用预备封药的方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的利用现代根管治疗器械和技术可大大提高彻底清理根管的一次成功率,而使用器械上,镍钛锉预备和不锈钢 K 锉均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手动以及机动ProTaper 镍钛器械对于提高根管清洁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ProTaper 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医疗仪器,这种仪器具有多种锥度锐利刀刃的镍钛锉,在治疗过程中仅有一小部分会与牙本质发生接触,该仪器使用了凸起的三角形横断面的切割刃,不仅可以提高切割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器械的弹性,使根管预备的效果和效率大大增强[8];另一方面, ProTaper 是增大锥度设计的镍钛锉,它充分的利用冠根向深入式预备,提高了预备后的根管锥度,从而使根管冲洗液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根管深处,最终提高冲洗效果;自锉尖开始逐步变化的除屑槽宽度和刃部螺纹角度可以将器械切削下的牙本质碎屑通过除屑槽从根管内排出,有效的避免了碎屑贴附于根尖栓塞或者根管壁,使预备后疼痛的发生率大大降低[9]。

该研究显示,通过将病变牙髓摘除可以有效的治疗疼痛,但也有患者疼痛没有得到缓解,A组中有5例,其中3例为遗漏根管,另外2例为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B组和C组中各1例,均为遗漏根管,如果炎症牙髓没有排除干净会导致疼痛无法缓解甚至持续加重,还可能使炎症持续扩散,如果蔓延到根尖周组织就会发生根尖周炎。因此,在实施牙髓摘除术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规范操作,彻底的根管预备,避免遗漏根管,避免牙髓炎牙髓摘除后疼痛持续或加重的发生。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鲍萍萍[10]等认为预防根管预备后疼痛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要确保操作过程中符合无菌操作规范,要对工作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以此治疗过程中一次完成彻底的机械化学预备,另外是在器械及预备技术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将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的量较少的类型,比如机动器械、旋转扩挫法、根向预备技术,另外是注意尽可能的缩短开放时间或者避免开放,防止发生二次感染。

综上所述,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采用根管预备的方式能将病变牙髓更加彻底的清除掉,可作为首诊根管预备。

[参考文献]

[1] 梁亚平,姬爱平.牙髓摘除对磨牙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6-108.

[2] 刘书平,王林虎,魏欣,等.两种处理方法控制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2):1859-1861.

[3] 章惠娅,张兴军,方学华,等.玻璃离子封砷处理急性牙髓炎导致牙周组织损伤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1(16):142,146.

[4] 何月琪.磨牙急性牙髓炎两种应急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4):400-401.

[5] 王效平,王忠桂,王小婷,等.后磨牙牙髓疼痛3种止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09(2):147-149.

[6] 赵华婷,朱越广,孔祥波,等.磨牙急性牙髓炎应急疗法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3):215-216.

[7] 王鑫源,谢欣梅,丁蓉民,等.500例牙髓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98-102.

[8] 许国雄,黄琦,陈建灵.甲哌卡因在不可逆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8):1328-1329.

[9] 段桂林.不同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控制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4):34,36.

[10] 徐潇奕.必兰局部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治疗下颌磨牙急性牙髓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13(17):87-88.

(收稿日期:2014-02-10)

猜你喜欢

急性牙髓炎磨牙临床疗效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140例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临床疗效
比较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中的长期疗效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