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究

2014-11-15罗雅过张岗亭

电子测试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共课上机程序设计

罗雅过,张岗亭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1 计算机公共课研究现状

1.1 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全校各专业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相同,没有考虑到专业需求的不同以及后续课程的设置情况,没有将计算机课程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体现各校办学特点。实际上,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相关软件的功能及简单使用,使学生了解专业方面的软件概况,提高学习兴趣,增加与专业的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

1.2 课程内容稳定性与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高速发展和急剧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显现出内容陈旧空泛、理论脱离实际等现实问题,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陈旧、过时,结果导致了课程内容稳定性与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1.3 实验内容单一,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创新的意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第一门课程,上机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本专业工程实践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具体的目标如下:

①注重因材施教,实行“分级分类”教学,主要是按专业设置课程,兼顾不同程度学生。②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需要,重视课外学时的有效使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课外自主学习课时不应少于课内实践教学课时数。③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提高类系列课程,适应计算机等级考级和各类计算机应用水平与能力论证考试。④改革考核方案,实行开放考试,使之符合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定期更新充实各门课程试题库,确保考试系统的有效使用。计算机的考试应采用现场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以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为重点。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课体系改革

3.1 立足本校特色,构建应用型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计划

(1)课程体系:参考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提出的“1+x”教学方案,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重新设置,课程设置如表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表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西安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授课工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和改进。也开始实行“1+X”的教学方案。2012年底,对教材改革,从2012级学生开始使用新的教材,即《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文科)》、《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理科)》教材,在2012级学生第一学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分级分类的教学,文科学生可以选择《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理科学生学习《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校作为“应用型”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上仍需要改进,应强调应用技能的培养。随着新一轮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及教材应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改革、优化和拓展。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VB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基础》等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与相应的专业背景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2)课程拓展

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修课程的同时,可考虑开设《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Flash动画制作及应用》和《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等系列应用技术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实践技能。

3.2 “分级分类”教学

分级教学: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按照文理科进行分类,分别按照《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理科)实施教学。文科学生更倾向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熟练应用等;理科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及常用应用软件外,更应注重于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分类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按“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和“动画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文科学生可选择“网页设计”或者“动画设计”。理科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可以从中任选一种“程序设计”作为必修课。

3.3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1)除课内安排的上机课以外,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公共课学习期间有一定量的课外上机时数。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时数≥30 机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机时数≥50 机时,《多媒体技术应用》或《网页制作》课程上机时数≥20机时。学生课外上机完成情况计入相应课程的平时成绩中。

(2)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课程QQ群或机房辅导加强课外上机的引导与指导,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确保学生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

(3)在上机课程的安排上,要有详细的内容安排,上机课要有课堂案例或者综合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加强和督促学生学习,同时在案例的选用上,要注意计算机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

4 结束语

西安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改革,提出了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措施,从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分级分类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卓平,王岳斌,朱承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12卷,第3期:129-130.

[3]刘荷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9(2):117-119.

猜你喜欢

公共课上机程序设计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