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4-11-15

中外医疗 2014年14期
关键词:间质性肾炎皮质激素

韩 冬

河南省濮阳中原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韩 冬

河南省濮阳中原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目的了解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处理,暂停可疑药物,施以对症处理,实验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多尿期开始时间以及血生化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与24 h尿蛋白均处于显著下降趋势,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逐渐上升,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疗效颇佳,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糖皮质激素;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作用

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诱发因素相对较多,时间发生短、病情反复,伴有间质水肿、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损伤,极其容易诱发急性肾衰竭[1]。在临床上,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诊治主要侧重于致病药物的早期辨别与停用,若予以及时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治疗不及时易诱发慢性间质性肾炎,严重状况下,易诱导末期肾病[2]。但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因药物所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致病药物检测指标缺乏,临床诊断受限。据相关研究显示,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患者肾功能早日恢复,缩短住院时间[3]。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该研究主要对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7例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选择该院收治的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方案获得该地区卫生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跟踪,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伴有发热、腰关、皮疹、少尿、腹痛、节痛等症状,同时蛋白尿、血尿、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尿均升高,排除既往肾脏病史等疾病。致病药物:77例抗生素,8例造影剂,2例特发性。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实验组42例,男性占有22例,女性有20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在(35.32±8.92)岁之间;病程2.6~12个月,平均病程为(4.54±2.24)个月。对照组45例,男性占有25例,女性有20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在(36.32±8.34)岁之间;病程 2.7~12个月,平均病程为(4.76±2.47)个月。

1.2 一般方法

基于患者确诊后停药,对照组予以一般对症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实验组在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240~520 mg/d甲泼尼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10064),连续服用 3 d后减量,140~260 mg/d,继续服用3 d后改为服用25~40 mg/d泼尼松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098)。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①治愈:白细胞尿、蛋白尿、血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处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皮疹消失;②好转:白细胞尿、蛋白尿、血尿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下降但未至正常水平,皮疹部分消退;③无效:上述临床症状均无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分析

该组选取的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共87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于治疗前,针对BUN、Scr、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而言,对照组依次为 (32.52±0.31)mmol/L、(669.21±3.22)mmol/L、(34.12±0.91)mmol/L、(2.12±1.16)g,实验组依次为(33.13±0.32)mmol/L、(684.54±2.12)mmol/L、(35.35±1.37)mmol/L、(1.95±1.24)g;治疗后,对照组依次为(25.74±0.42)mmol/L、(485.72±0.35)mmol/L、(60.35±0.67)mmol/L、(1.23±0.36)g,实验组依次为(11.97±0.20)mmol/L、(235.68±2.12)mmol/L、(81.26±0.38)mmol/L、(0.42±0.16)g。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与24 h尿蛋白均出现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实验组治愈18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5.3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临床感染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率处于逐渐上升趋势,有相关研究显示,大约89%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均有药物所致[4]。急性间质性肾炎即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炎,诱导因素众多,短时间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间质水肿、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属于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严重情况下易发肾脏保钠障碍、急性肾衰竭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不全等,多由感染或药物不良反应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畏寒、关节痛、腰痛、蛋白尿、皮疹、血尿、全身过敏、肾衰竭等[5]。

据相关文献报道[6]表明,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诱导因素为抗生素,其抗生素涵盖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类以及克林霉素,予以重度肾脏损害患者激素冲击治疗,能够抑制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完善患者肾功能,促使病情出现逆转。从本质上来讲,激素冲击治疗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显著,轻度与中度患者予以激素治疗疗效颇佳,安全可靠,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各种并发症。在现阶段,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激素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但大量文献报道发现,予以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预防肾脏功能损伤,疗效高于一般对症治疗[7]。

该研究发现,当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确诊后即刻停用当前使用的毒性药物,预防出现同类药物,予以实验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与24 h尿蛋白均处于明显下降态势,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提示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能改善患者肾脏功能,这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源,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类甾体激素,对脂肪、糖、蛋白质生物合成与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其结构特征涵盖羰基、Δ4、11β-OH、17β酮醇侧链与17α-OH,药理作用显著。经由GCS置入胞浆内,结合GR—Hsp,在分离Hsp分离后与GR复合物置入细胞核,并结合GRE,提高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对致炎因子基因转录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形成抗炎效应[8]。于炎症初期,可减轻水肿,抑制白血细胞吞噬,炎症后期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诱导炎症蛋白质、脂皮素等合成,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保持溶酶体膜稳定,降低内热原释放,退热作用显著,这与该文实验组治疗后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息息相关[9]。

此外,糖皮质激素中的GCS可对骨髓造血功能形成促进作用,增多红细胞与血小板、中性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与嗜碱性细胞,促使淋巴组织发生萎缩,一定条件下可促使淋巴细胞数数量得到下降[10]。甲泼尼龙抗炎作用显著,联用泼尼松,钠潴留作用较弱,作用时间长,可对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抑制作用,进而降低细胞膜与毛细血管壁和的通透性,并降低炎性渗出,抑制毒性物质释放。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促蛋白质分解,将其转换为糖,降低葡萄糖吸收,增加血糖与肝糖,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降温、抗炎、抗过敏作用显著。此外,甲泼尼龙与泼尼松副作用相对较少,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疗效颇佳,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良好,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1-12]。

综上所述,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降温、抗炎等作用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肾脏功能,防止出现肾脏功能损伤,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1]龚建平,谌叶香.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8):2-3.

[2]苑秀莉.感染、药物过敏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并剥脱性皮炎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6):241-242.

[3]张琳,魏日胞,王远大.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伴高尿酸血症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36-38.

[4]姚勇志.Kkan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69-70.

[5]李颖杰,高言,廖欣,等.表现为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3(5):36-38.

[6]王霞,吴胜林,王懿睿,等.1例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并发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2012(12):1650-1652.

[7]农林林.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78-2479.

[8]王旭.急性间质性肾炎112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861-2862.

[9]郑茜子,苏涛,王玉.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4):218-222.

[10]原全利.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0):56-59.

[11]刘建军,于明忠.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7):1136-1137.

[12]金炜,吴文棋,范为荣,等.糖皮质激素与肾炎康复片治疗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2(7):10-11.

R692.3

A

1674-0742(2014)05(b)-0114-02

韩冬(1971-),女,河南商邱人,本科,主管药师。

2014-01-27)

猜你喜欢

间质性肾炎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认识间质性肺炎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