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译璐 慈禧驾到

2014-11-14段俊芳

BOSS臻品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印花伦敦设计师

段俊芳

素色、棉麻等服装正席卷中国,LULU LIU却漂洋过海带来了大面积的印花;小打小闹的流行元素不过是过客,大胆活泼的剪裁才够震撼全场。

《女神的新衣》中 “救火女神” 贾静雯的合作伙伴——伦敦独立设计师LULU LIU的出现,宛如华裔设计师中的慈禧,自信而时髦。

WHO IS LULU LIU ?

LULU LIU刘译璐,成都人。外表温和谦逊,其实骨子里不乏四川妹子独立自强的一面。她曾在日本居住,学习动画设计的那段时期认识了现在的先生,接着追随自己的爱情来到了英国伦敦。2008年就读于著名的伦敦艺术大学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学习女装设计。大学期间她的创作出类拔萃,在伦敦拥有百年历史的V&A博物馆展出。LULU还曾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做过设计,毕业创作获得SAGA Fur的赞助支持,也曾在自己最欣赏的设计师品牌Alexander McQueen担任设计助理。“work hard and work harder”是她当时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LULU2011年在伦敦创办了自己的个人高级定制女装品牌LULU LIU,并在2011年2月伦敦时装周,首次展出自己的秋冬系列。承载着时尚圈的瞩目,LULU从2011年秋冬开始连续6季在伦敦时装周发布自己的女装成衣系列。这不仅获得英国众多时尚媒体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各大时尚博主和买手的目光,在国内,LULU LIU也是Vogue,Elle,Cosmopolitan杂志上的常客。

每一季LULU都会设计一种标志性的印花,这些怪异的抽象图案是她对生活最直接的反馈

LULU是一名兼容性很强的设计师。她热爱黑色又痴迷印花。LULU LIU的每一季设计都能看到印花、色彩与不同布料的综合运用。其实私下LULU喜欢穿黑色,这几乎是设计师的通用爱好。但不同的是,LULU身着黑色的同时心里却幻想着大胆奔放。“我就是想挑战自己,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最讨厌看到我们做黑色的东西,她说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应该去挑战新的颜色。”这样的经历成为了LULU LIU印花系列的催化剂。她一度特别喜欢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于是毕业之后就自己开始慢慢摸索如何去做印花。

多雨的伦敦比巴黎更需要活力和印花,在经营自己的品牌之后,她常常会考虑种种因素因地制衣。每件衣服是在什么场合穿,谁会穿。她深知如何将设计概念融入商品,平衡设计与品牌的分量,并虚心于顾客的反馈。以往天马行空的设计,不等同于品牌的需要。明白设计师能为你的顾客提供什么,这是LULU工作后改变最多的地方。“拥有一个概念很容易,但进入一个品牌同时要保持这个才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她的兼容性使品牌的订单更大范围的覆盖到不同国家,中国、科威特、迪拜、美国、日本,不同的客户会给予她不同的反馈,对LULU来说帮助很大。“我觉得自己那个点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不能说完全的找到了,就像黑暗中索道尽头的一束光一样,我知道那个方向得往那边走。”

LULU的兼容性不仅仅体现在设计上。与其他设计师比,LULU比任何一位女强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生活与家庭。一直坚持“work life balance”,通过平衡家庭与工作,更享受做回自己的状态。这也成为了后来她对自己同名品牌的清晰理念。2013年,LULU拥有了自己的混血宝宝 。孕育新生命的梦幻体验成了LULU LIU 2014春夏系列的设计灵感,婴儿的柔软与纯真,融合进了那一季成衣的面料和轮廓里,通过中国传统布料香云纱创造出轻盈柔顺的皱褶。而这一季的被广泛应用的橙色龙鱼图样,是LULU在孕育自己的宝宝时所梦见的神秘生物“亚罗万多”,这一吉祥寓意的符号印染在飘逸的丝绸和龙云纱上,让那一季风格演变得更加温暖。LULU非常享受儿子及生活中的细碎给她设计上带来的启发,这让灵感源源不绝,并总能带给人惊喜。

LULU LIU LONDON的2014秋冬系列,为我们带来了女性观察历史的别样视角。

慈禧这位强硬独立,却饱受争议的女性,成了LULU LIU 2014 年秋冬系列的灵感缪斯。

“本季的主要灵感来自于18世纪的中国当中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女性——慈禧太后。这位强硬独立,却饱受争议的女性,正是这个系列的缪斯。”

很多人认识LULU是从《女神的新衣》节目开始,节目中临危受命地完成任务让人更加肯定这位华裔设计师的沉稳与耐心。虽说“救火女神”的首次亮相LULU本人并不够满意,但以皮衣概念打造的度假风表演也在颠覆中使贾静雯令人眼前一亮。有人认为她的知名度不及其他几位设计师,也有人觉得她与贾静雯的温柔冲突值得争议。但争议并不可怕,它反而是启发LULU设计灵感的源泉。

LULU LIU的2014秋冬系列,为我们带来了女性观察历史的别样视角。慈禧这位强硬独立,却饱受争议的女性,成了LULU LIU 2014 年秋冬系列的灵感缪斯。过去在谈到最希望谁穿上自己品牌的设计时,LULU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英国著名演员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的名字。奈特莉在 2005 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位典型的伊丽莎白式女性,独立、自信且内心丰富。这一季中,LULU将一系列东西方色彩解构重组,将慈禧形象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符号,像水墨画一样晕染在轻盈的布料上。模特身上华丽的图腾虽然采用了中国元素的印花,但LULU仍旧完整保留了现代摩登女性所钟爱的轮廓,剪裁讲究的中长铅笔裙、结构感的棉质外套、褶皱硬纱衬衫等都每时每刻提醒着女性对自我的掌控。面料方面,LULU采用了真丝加金线的创新工艺,不仅张扬了印花布料冲撞矛盾的效果,同时还让布料表面产生了一层独特的金属光泽,如同蟒蛇的鳞片。整个系列的色彩从中国的传统用色正红、橙色过渡到现代独特的芥末黄,中间穿插的黑色皮革和纯白套装平衡了不同人群的审美。它仿佛是窥探历史的后视镜,每一抹印花的渲染和每一瞥模特的转身,都在倾诉LULU这样一位东方女性内心里丰富强大内敛又自信的独白。endprint

Q&A对话LULU LIU

BOSS:巴黎和伦敦都不乏优秀的设计师,竞争相当激烈,你是用什么取胜博得大家的眼球呢?

LULU LIU:虽然巴黎和伦敦都是时装周的主秀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巴黎更加的成熟和优雅,但设计师风格较为商业化,这一点和伦敦非常不一样。伦敦是新兴设计师的天堂,这里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展现自己的创意才华,所以巴黎和伦敦并不冲突,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平台。而我一直都做自己喜欢的设计。面对设计师之间激烈的竞争,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BOSS:你在Alexander McQueen的工作经历,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LULU LIU:最大的收获是我深刻体会到“work hard and work harder”。也许每个人对努力工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 McQueen 工作的时候,每天晚上基本都会加班到凌晨,然后第二天早上洗个澡就去上班。这种忙碌的动力靠的是年轻时的激情和毅力,有时候梦想在那边,但支撑梦想的是我们无怨无悔的努力。这种对梦想的执迷是我在 McQueen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BOSS:你欣赏的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嫁,而自己却是说个孩子迷,可以谈谈是什么改变了你吗?

LULU LIU:生宝宝之前我是一个工作狂,我和先生都各自做自己的事,他做IT, 我做的是时尚,但我们也有花时间照顾家庭,并且我们的家庭生活非常融洽。而生了孩子后我更努力地调整自己的重心。在最忙的时候我压力很大,会想努力工作到底为了什么。虽然这只是我从事的一份工作,但我不希望它只是昙花一现。我觉得只有真正保持爱情和事业的平衡,事业才会稳定的发展下去。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给家人更多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BOSS:浏览你的作品和经历,发现你的掌控范围非常的广,不仅能兼顾家庭和事业,也能权衡创意和市场,你是怎么做到的?

LULU LIU:这和我的团队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设计师,特别是独立设计师,要考虑的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不仅仅是做设计这一块。我在英国的团队负责设计和公关,在中国也有负责的公关和营销团队。我觉得一个品牌的经营是团队里每个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只有一个好的团队才能够让品牌更好的发展,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作为首席设计师,我需要给大家指引方向,同时权衡创意和市场 。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不是屈服于市场 ,而是如何领着大家往前走,如何去创造,告诉别人未来的时尚是什么样的,这对我来说有一种使命感。在商业和使命感之间其实蛮难选择的,但有时候收获也很大。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我也愿意承受它所带来的纠结,我希望能认真做好自己的设计,能够服务到一部分的人群,然后这部分人群可以慢慢的扩大,只要我的设计,我的理念,我对生活方式对时尚的理解能影响这部分人就足够了。

BOSS:2014秋冬慈禧主题灵感怎么来的?

LULU LIU:在衣服的形状上,由于我们采用了轻薄的面料,所以我们选择利用布料的褶皱和条形效果来呈现女性的线条美。这个系列非常的活泼,加入了很多我对自己所经历的故事的回顾,线条呈现的是优雅和轻松的状态, 与上一季相比更加好玩儿。这一季也一如既往的保持LULU LIU的风格,运用各种叠加线条来增加衣服的立体感和形状。

BOSS:简单地说,你自己是怎样性格的一个的人?

LULU LIU:我从16岁开始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这种环境需要独立和强硬的性格来生存。其实不管是怎么样的性格,儒雅,泼辣,聪明,做作,这些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做自己。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花伦敦设计师
印花派对
我是小小设计师
欢愉印花
创意设计师
印花游戏
印花上装往上爬让清新Flora装扮整个春夏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
电影中的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