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赐予我们苦难

2014-11-11徐淑颖

少年文艺(1953) 2014年9期
关键词:声线水笔习题

徐淑颖

我紧紧地攥着手中的黑色水笔,不知该如何下笔。那一团迷雾将我紧紧地困在印象之外的牢笼,令我无从下手。平整洁净的纸张上堪堪写了两个字,显得空旷而又苍白,却因那两个朴实而耀眼的“青春”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与生机——然而,我一直在想青春是什么?

是任由我们挥洒热血的肆意年华,抑或是为了掩饰过错与尴尬的借口和代名词?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因而“青春”也变得博爱与广义。

我看了太多关于青春的文章,却渐渐失了方向。

那些缅怀青春已逐渐迈向衰老的人们,谈起青春,却连面上的皱纹也笑了起来。然而,当一个个故事的陈述开始变得冗长而拖沓,我便知晓,那个属于他的人生的青春,没了。他大概也明白过来,声线越发地低落,最终化为一声叹息,终归是沉寂了,全然不复说起“我年轻的时候”的神采。

是的,年轻是属于青春的,属于那个无知而又充满希望的梦。青春之于他们,是可以夸夸其谈而又无人知晓的辉煌时代,因为时光的脚步太匆匆,命运的螺纹又太诡谲,他们不用为自己话语的虚实负责,一分钱也不用。

然而对于仍在摸索青春脉络,磕磕绊绊行进着的我们,青春带来的更多的应是最开始的热血沸腾,过程中的悲春伤秋与矫情,以及最后的失落和忧愁。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于是,属于青春的剧作就这样落幕了。我们还来不及感伤,人生的作家便又开始催促。留给了那些被锁在青春里的人或事一个急切而又决绝的背影。

这个时代的青春就是如此,可以在陌生人前卸下伪装,尴尬之后仍可以面无表情,毫不改色地擦肩而过,当作一次并不美好的偶遇。这是这个拥挤、混乱、高压的社会的产物,每个人都习惯了伪装,在父母老师面前装好孩子,在同学朋友面前装知心姐姐、心灵导师。然后,所有人都习惯了这样的你,连你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真实的你,或者哪个都不是。只是内心仍旧残存着一份叛逆和不羁,掩于高尚、善良之后的龌龊与猥琐。后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习惯了这样表里不一的自己。

这是我们的青春,没有激情,没有放纵,最大的过错就是没有过错,每个人形态不一功能却极其地相同,每天的生活并不重复却一样单调乏味。我们面上不屑于放纵自己,随青春逐流、躁动的坏孩子,心里却隐隐羡慕着他们的放荡不羁。这样心口不一的我们,又该何解?每个外表纯良的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阴暗自私的作为对立的存在,用以平衡轻浮之生的自己,他在小小的心房内抓狂、咒骂,表演着截然不同的自己。只是没人愿意被别人挖掘这样的自己,因为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却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接受“自己”。

那么青春究竟赐予了这样的我们什么?我告诉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然而,当我望见桌角的那叠习题,久久无语,这是否算作一种青春?

或许,那是种苦难吧。

指导老师 黄 忠

猜你喜欢

声线水笔习题
充满友谊的水笔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论流行演唱中个人风格的塑造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自来水笔的发明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纠缠的曲线
太甜的事物必甜到哀伤
后博寒:人间最迷人的纸上“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