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4-11-10栾秀群宋海英高建胜柏松

科技资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高校

栾秀群++宋海英++高建胜++柏松

摘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参与者能够在竞争中体验愉悦,在运动中锻炼身体素质,在游戏中引导、激发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心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关键词:体育游戏 高校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140-0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仍然是以竞技体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在教学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学生经常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和文化性。体育游戏是以游戏为活动的形式,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将体育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具有浓厚娱乐气息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方法[1]。

1 体育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学生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游戏活动过程之中,从游戏中获得乐趣,放松身心,这恰恰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仅使大学生娱乐身心而且学到了体育技能,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2)体育游戏具有健身性。体育游戏不仅有游戏的特点还具有体育运动的健身性。运动中使学生主动的进行锻炼,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能够比较全面的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

(3)体育游戏的多样性。体育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可以根据参与者条件、场地器材条件随机变换,便于普及和开展。

(4)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体育游戏往往制定一些竞赛内容,按统一的竞赛规则公平竞争,通常以游戏完成数量、质量、速度为判别胜负依据,因此,它充分体现游戏参与者在体力、智力上竞争特点,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的教学形式。

(5)体育游戏的目的性。体育游戏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情操,做好从事各项运动的教学活动心理和生理上准备为目的的运动。在高校体育课中,可根据课程的任务需要来合理安排游戏的负荷。准备部分中游戏是以热身为主;基本部分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掌握、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主要目的;结束部分中游戏是以学生达到调整放松身体,消除疲劳为主要目的,各种形式的游戏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

2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该如何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课程的内容和教学阶段等合理的进行选择和创编。例如:教学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的速度和灵敏性,运用和创编体育游戏时应注意在课程的准备部分有针对的选择速度性较强的追逐竞赛类游戏。在课程的结束部分应适当放松一节课身体的紧张状态,应安排难度较小,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使学生放松身心。又如: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比较枯燥乏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大,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兴趣,往往消极对待,根据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和创编接力赛类游戏再进行分组竞争,能显著降低疲劳感,提高教学效果。合理的选择游戏并运用,能够为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基础[2]。

(2)科学的组织和合理的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游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场地和器材等条件对游戏难度、时间和强度进行调整,不能忽视教学对象的因素和客观的教学条件随意开展游戏,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规则的科学开展体育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游戏的进程,适时调整游戏方法和队组,使游戏达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游戏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没有节制的加入体育游戏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应当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有的放矢的合理开展。

(3)体育游戏要配合德育教育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游戏多为集体项目,要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的理念[3]。在游戏中要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也正是体育课教学的宗旨之一。使学生从游戏中学会服从组织遵守纪律,顺利的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性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在游戏的过程中存在跑动、追逐、对抗等运动,稍不留意就会发生伤害事故,教师应善于发现和预先分析不安全因素,提前调整游戏规则和告知学生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安全。

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游戏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体育游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相适应,从游戏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遵守组织纪律性的潜意识。要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放松身心,消除乏味,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体育游戏要符合时代性,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适时的进行改编和创新。

(2)应在教学中合理的安排体育游戏,不能过度使用。在教学中要合理的控制游戏的时间和数量,不能没有节制的运用游戏,使学生的情绪过度高涨从始至终沉浸在游戏之中,影响了教学。实际教学中,游戏的安排多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更快的进入状态和热身,结束部分开展游戏对一节课疲劳的身心进行放松。

(3)教师应注意对游戏方法、规则的讲解和公正的裁判。游戏前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动作和清楚场地规划。在游戏过程中,裁判员要认真、公平、公正。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严格地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影响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争执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4 结语

游戏与体育教育的结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又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训练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游戏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微.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95-96.

[2] 徐小荷.浅析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4,24(1):80-82.

[3] 裴岚.浅析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1):105-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体育教学高校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