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4-11-10暴军伟

科技资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措施

暴军伟

摘 要:影响煤炭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煤矿的机电事故,它常常是指在直流的架空线上以及电网上的触电事故,还有就是在挖掘机械操作的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问题。本篇文章分析了煤矿的机电事故发生原因以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对的预防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机电事故 措施 原因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97-02

煤炭业中一个最重要的事故就是煤矿机电事故。煤矿机电运输贯穿了整个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因其具有战线长、涉及范围广、特殊工种多、技术要求强等特点,所以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在全国重大煤矿事故中,与整个煤矿事故相比,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占居第四位。机电事故在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诱发煤矿瓦斯的爆炸事故,这样的结果不堪设想。因此,分析机电事故的原因,以及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机电事故的措施。

1 机电事故原因

机电设备的故障以及个体性与重复性是机电事故的特征。机电事故的范围相当广泛,在机电事故中,大多数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故障。因此,充分的研究设备的问题,并提出对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1 设备存在老化的问题

机电设备能够保障煤矿的发展与正常的生产,衡量机电设备是否合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机电设备在正常的生产过程是否匹配。目前为止,我国的机电设备在应用、设计以及生产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中不同人员在不同环境下的操作更加严格的要求机电设备的质量。机电设备在生产发面的问题较多,个别的生产厂家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将偷工减料不符合规格的设备投放到市场中,同时也没有办法为机电设备提供维护与维修服务等原因造成设备的问题非常严重。

1.2 设备的使用问题

设备的使用人员能够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现在的设备操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技术不合格以及严重的缺失安全意识等问题。煤炭产业的生产在逐渐的向自动化靠近,设备也更广泛的运用在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与素质相应的提高。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高效运行之后,需要维护与检查来将发生事故的源头消除,但是,许多的设备操作人员没有安全意识,不及时的检查设备与维护设备,有的设备操作人员由于不当的操作引发了机电事故。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3 工作岗位的随意调换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是要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才能胜任的,但有些领导仅仅因为人情关系,而不考虑学识,技能水平要求,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塞进去,又因部分人员不认真钻研技术,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没有及时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因此,很容易为煤矿的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1.4 生产的管理有漏洞

引发机电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管理的缺失造成岗位责任的不明确、没有充分的落实责任制以及在工作中人员的形式化与相互推诿造成了许多企业发生机电事故。除此之外,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设备没有标准化的操作步骤,人员的执行不到位,领导处理事故的不及时,没有进行及时的救援以及救援中指挥不当,没有吸取事故的教训以及总结经验,不处理甚至是包庇相关的责任人,这些问题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给企业造成了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1.5 触电事故发生

电网的作业是极其危险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具有高素质与技术过硬的操作人员完成。电网事故是低压电网的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不规范的用电以及缺失对技术的管理所引起的。另外,电网作业的操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操作程序,电网工作没有严格的监护是引起高压的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或降低触电事故类的事故发生,煤矿企业应充分的重视触电事故。

2 预防机电事故的措施

2.1 加强设备的维护

降低事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煤炭企业的设备管理。要加强设备负责人的思想意识,使负责人的意识中牢固的树立“安全生产”。在设备采购上,坚决的做到采购规格标准,质量过关以及提供后期维护的设备。此外,在进行工作时,按照设备使用的说明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明确的规范操作的流程,将责任明确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在设备的维护以及使用方面将操作的规范标准化。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通过对机电事故发生规律的观察,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总结机电事故的发生原因、规律及预防措施。

2.2 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与专业技能

煤炭企业应建立竞争的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竞争的机制能够激发工作的热情。煤炭企业可以针对重要的管理岗位与技术岗位建立竞争的制度,对于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方面组织学习,将安全生产的意识灌输到每一位人员的意识中,同时增强技术能力,对新员工、新岗位、新技能要进行重点培训,以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重要的技术岗位以及管理岗位可以选用负责人与有能力的人员担任。在煤炭企业中建立竞争机制,能够增强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以及专业的技能,为煤炭企业的发展与正常的生产活动提供基础。

2.3 特殊的工种应加强用工的制度

特殊工种的要求是要有全面的技术,同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煤炭企业在聘用特殊工种时,应建立相关的选拔制度,选择技术全面稳固扎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思想端正的人员,避免以熟人为由而聘用。除此之外,人员聘用时要避免发生缺工、随意调动以及临时工担任等现象,严格的执行作业要求与人员的聘用的制度,严格遵照持证上岗原则选用工作人员。endprint

2.4 加强质量管理

加强对矿井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建立标准的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使用以及安装一体化的制度,做到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相结合。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等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或者是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为煤矿正常的生产活动提供优良的作业环境。同时,企业的领导对于发生的事故要细致的分析,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切实的加强管理,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2.5 高度重视触电事故

在操作程序标准化以及管理制度严格化的情形下,我们可以避免电网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做到电器设备合理严格的安装,坚决杜绝工作人员带电工作的发生,绝缘水平与接地网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等。

2.6 提高机电装备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煤矿机电设备也要与时俱进,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淘汰不合格、低效、不安全的机电系统设备,保证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符合标准要求,推进煤矿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进程,实现“以机换人”、减员增效的目的,提高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及可靠度。严厉杜绝没有安全标志,伪劣及非防爆机电设备的滥用,消除机电事故的根源,以有效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持续运行。

3 结语

煤矿的机电设备是由现代的技术制造而成的设备,设备中包括许多先进的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是全面的,也是较高的。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机电设备发生事故是具有随机性与偶然性的,设备在质量方面有缺陷,设备的使用与安装不符合规范,设备的老化,操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操作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会造成机电设备发生事故。因此,加强维护设备,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将生产流程标准化以及管理制度化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的保障煤矿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路锦程,王志红,梅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初探[J].工业技术,2007(9).

[2] 任祥.矿山设备效率的模糊评价数学模型[J].中国铝业,2004(2).

[3] 赵维印.设备工程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海洋出版社,1998.

[4] 郭睿娟.浅谈如何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3(3).

[5] 任宏伟.浅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及改进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6] 尹培奇.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J].煤矿安全,2006(10).

[7] 柏奎山,张成庆,宫传宏.关于煤矿机电运输隐患[J].煤炭技术,2008(5).endprint

猜你喜欢

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