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乡镇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学生教育

2014-11-10于永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小学教育班主任

于永波

摘 要:当前,留守儿童在乡镇小学在校生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儿童由于缺失家长的教育和关爱,养成性格孤僻内向,有的甚至产生自卑逆反心理等多种不良心理,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是当前我们小学教育的重要探讨的课题。该文就当下乡镇小学在校的留守儿童群体的不良性格产生的原因及班主任的教育引导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镇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 班主任 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10-01

随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融入城市务工,农村中青年夫妇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亲属监护已形成了常态化,在小学教育中涌现出相当比重的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他们长时间的脱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部分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顽皮任性、逆反心理等多种问题,导致他们有的不愿意融入同学群体,有的不爱学习,有的甚至逃课等不良现象。为小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班主任要把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作为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波,及时纠正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修补他们的感情缺失引起的不良心理,使他们改正缺点,振奋精神,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融入班级的群体,是小学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量。

1 当下乡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分析

家庭环境影响是儿童教育的开端,家长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位教师,家长日常的举止言谈,生活习惯等对儿童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的“缺陷”,势必导致儿童教育失去重心。

(1)留守儿童长期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母(父)缺少亲情的关爱是特殊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儿童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享受母(父)爱的温暖。在沟通中得到鼓励和安慰,在父母言举止言谈中获取生活常识。为他们了解社会起到了引导作用。由于委托监护人多数是孩子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与年龄的代沟,缺乏沟通方法和正确指导能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学生群体家庭教育失误的主要因素。如:儿童之间活动的分歧,课间活动中受到的委屈,学习上的困难等诸多纠结,不能向亲人诉说,日积月累势必给孩子的性格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他们性格孤僻,任性或自卑等多种不良心理表现,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祖辈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过度宠爱是留守儿童形成生活奢侈的主要因素。对晚辈的娇惯是中国人的传统,6加1的宠爱模式,误导孩子产生享受型的生活方式,比吃比穿,不比学习,只想所得,不想付出,在各项活动中,独来独往,唯我独尊,使他们的性格出现了扭曲,是我们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中表现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班主任要爱生如子,率先垂范,成为他们成长的引路人

为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付出诚挚的关爱,弥补他们情感缺失。言传身带,积极引导,纠正他们性格的扭曲。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的丑与美还没有识别能力,班主任不仅是他们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健康人格培养人。

(1)班主任为留守儿童学生付出的特殊关爱,是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爱。由于监护人年龄差距和祖辈的文化层次、教育方法及情感方面的差距,势必造成沟通的困难,为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为留守儿童群体付出特殊的关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握他们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习状态等各方面情况,搭建好与监护人及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有针对性的做好家访工作,跟踪他们离校的活动情况,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实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父母般的关爱,成为他们心目中“临时父母”才能打开学生心扉,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2)班主任的率先垂范的言传身带,做好留守儿童群体的模仿一面镜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诫我们班主任的身体力行,表率作用重要性,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是大部分活动在班级学生中间。班主任的举止言谈、着装打扮、工作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工作处理,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课堂提问,要考虑全面。辅导答疑,不留死角。把关注留守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重要位置,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从孤僻自卑,不求上进,唯我独尊等阴影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奋发向上的精神,势必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风气,为留守学生群提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告诫我们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力。打造和谐向上的班级风气是留守学生群体培养教育的最有利环境。留守儿童学生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识别能力,容易接受不良风气的侵袭,为此,班主任要把握统筹全局,拨正班级发展前进方向。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帮扶后进,不留死角,鼓励中间,比学赶超,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特别是要为留守学生群体做好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工作,发挥“近朱者赤”的效应。使他们在学习上有帮助,在活动中有伙伴,在困难时有沟通,使他们提高班级整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为此,班风不仅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是班主任老师政治素养、工作水平、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班主任是班级的发展前进的掌舵人。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班主任老师肩负新时期留守儿童学生的特殊群体启蒙教育工作。我们要以无私的关爱为切入点,得到学生的认可。以率先垂范工作精神,为他们树立榜样。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为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圆满完成社会、家长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参考资料

[1] 王建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9).

[2] 杨艳红.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3] 杨天棱.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小学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