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2014-11-07本刊编辑部

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普利策初心事情

不忘初心

《人物》改版到这期是第24期,两年了。如今,经由线下和线上传播,每期《人物》都会有两到三篇报道被数百万人读到,受到广泛赞誉。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还在成长,如果罗列一下我们最受欢迎的报道,相信会有很多人说,哦,原来都是《人物》做的。有几家媒体做到这个了呢?我认为极少吧。可观而稳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就是这两年的回报。

我喜欢而且感谢这条读者评论:

“每次看到这样的文字总会有莫名的感动,那感觉就像在大机器生产时代还有一些人坚持拿着小锤敲敲打打出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新闻报道是一门儿独具匠心的手艺活儿。”

我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令读者“感动”,我们也不是孤芳自赏的杂志,要不断革新以便适应时代,可是这一条评论以及无数的类似的反馈,都让我们知道功不唐捐。

我也曾把下面这条转给记者魏玲:“感谢这篇报道,记者往往只有几句话就能把读者带入一个陌生的生命。”我告诉魏玲,这是一个人物报道记者能得到的最好的赞美。

下面这条是读者评论给记者钱杨的,我格外喜爱:

“真喜欢这种细致入微而又不动声色的报道风格。这个记者过几年也许会拿普利策奖吧。”

我想钱杨永远拿不到普利策奖,她非常聪明,但加入美国新闻界用英文写作可能已经晚了。但是拿不拿普利策奖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她在用正确的态度做事情。

《人物》有三个年轻记者,魏玲、钱杨、刘君萍,都是女孩,都优秀极了,都做出了流传甚广的报道。我已经到了对年轻女孩怀有真诚愿望的年纪,我希望她们永远像今天一样,不忘初心,行事正当。我们做采访,不是为了成为著名记者,我们写作,也不是为了扩大名声。名利只是在你做对了事情之后自然来到的东西。我希望她们做报道,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在深夜独处之时,能够说,我做了正确的事情,我尊重自己。

我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到,这要看她们作为人的品级了。无论如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人物》在过去两年中一直秉承的态度,我从没在哪里遇到过这么珍贵的东西。

猜你喜欢

普利策初心事情
永远的初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闻思考
把事情写具体
承诺,草率不得
浅析普利策新闻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