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用技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2014-11-05陈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复用技术信息系统构件

摘 要

软件复用技术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可行的途径,有助于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和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本文结合构件软件复用技术,并探讨了基于构件软件开发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复用技术 信息系统 构件

近年来,信息化条件下,随着软件需求的剧增,软件系统规模和复杂程度急剧膨胀,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熟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需求、获取、分析、设计、编码、实现、集成、测试和维护,包括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导致大量劳动力和时间的浪费,开发进度难以度量,设计和编码的接口标准不一致,最终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给系统集成和维护带来了挑战,软件复用技术的兴起,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这一问题指明了一个方向。

利用复用技术,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出稳定的、易于维护的、大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对基于构件技术的软件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能够快速实现构件组装式地生成信息系统。

1 复用技术

软件复用是一个软件成分到另一个软件系统的各种知识的重新构造应用,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是软件复用的核心。可复用构件包括对软件程序的复用(可执行代码、源代码)和对软件生产过程中其它劳动成果的复用(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测试用例和数据、文档手册)等等。软件复用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一种好的方法。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成果,快速构造集成得到新系统,避免了重复劳动,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系统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的开发过程,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失败概率,从而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代价和系统的维护代价,增加可靠性。

2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

构件是系统中内部结构和功能独立、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通过标准接口独立提供特定服务,可以提供给第三方进行组装,构件可以是被封装的对象类、类树、一些功能模块、软件框架、软件构架(或体系结构)、文档、分析件、设计模式、系统模型等。软件构件是软件复用技术的核心,可以单独开发、单独编译,甚至单独调试与测试。

构件库是可重用软构件的集合,可以提供软件生存周期产品的重用机制以满足特定的软件代价——效率和生产率的目标,并作为开发可重用构件和基于可重用构件开发这两个生存周期的联系体系,是实施大规模、系统化软件复用的重要保证,能帮助开发人员快速、高效地开发应用系统。总的来说,复用软件构件有两个基本条件:(1)必须有可复用的构件;(2)开发人员要知道如何能快速地找到被复用构件。

建立构件库是实现复用的基础,有两种途径:(1)自己开发一些简单的构件,必须对构件进行测试以保证质量;(2)有目的的可获取的构件有公共构件和商业构件,只能整体使用,不能修改源码。构件库通过不同途径的长期积累,才能有效支持复用,提高开发的复用率。构件库中的每个构件,都要精心地进行设计和实现,使得它具有适当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与其他构件(甚至与其他构件系统)协同工作,当拥有的构件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软件开发人员就可进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

3 软件复用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构件复用开发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领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和系统维护与服务,而成功实施复用的关键在于,将软件方法进行扩展,把复用活动的细节融入到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中。

3.1 领域分析

软件的领域分析是在特定应用领域中标识、分析和规约共同需求,获得领域模型。通过确定领域边界,识别信息源,分析领域中系统的需求,建立领域模型,获得领域架构。

3.2 需求分析

软件复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仔细规划,确定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即通过对领域主题文档的分析,弄清文档的功用和来龙去脉,包括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运行要求等。在系统具体应用需求约束下,进行具体应用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建立逻辑模型,选择合适的系统框架,产生信息系统的规格需求。

3.3 系统设计

在信息系统规格需求的指导下,从领域体系结构库中提取适合体系结构框架后,产生软件体系结构实现模型,从多个视角来描述该模型元素,并进行进一步的元素细化描述。

3.4 系统实现与测试

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元素的构件实例化,得到的系统成为软件体系结构实例或实例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再根据需求分析中的要求等设计测试用例,进行系统环境配置,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测试、评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原型,以获得用户对系统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按流程转回到相应阶段,重新设计修正。通过复用已有的开发的成果,可以快捷、灵活、稳定构造出新的模型,以达到满足系统需求的目的。

3.5 系统维护与服务

依照测试结果进行系统调试和系统转换,完善规范文档资料并交付,进行系统验收。

软件复用技术不仅适用于代码级别的实现,而且适用于系统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测试以及文档处理等多个环节,构件复用技术不仅适用于单个系统的开发,而且能有效的进行领域信息系统的开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应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既能快速有效地构造出应用程序的原型,提高软件设计开发的工程化、工业化水平,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改善了系统的交互性,又能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减少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代价。同时,复用技术的重要思想,也为其它信息系统的开发积累宝贵经验,打下良好基础,实现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芙清,梅宏.面向复用的需求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美]Carma McClure著.廖泰安,宋志远,沈升源译.软件复用技术——系统开发过程中考虑复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汪海涛,曾晓金,丁志强.一种基于四层结构的构件库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2:84-87.

[4]江龙强,汪海涛.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及在MIS中的应用[J].微型机应用,2011,17(30):16-18.

[5]盛义芳.面向多构件库的构件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陈涛,女,现为91404部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开发。

作者单位

91404部队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用技术信息系统构件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零转矩充电复用技术简介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分析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猎鹰”9号的复用技术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