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服务器发展趋势对PCB的机遇和挑战

2014-11-05黄建忠

印制电路信息 2014年2期
关键词:背板插槽外层

黄建忠 舒 明

(重庆方正高密电子有限公司,重庆 401332)

1 背景

图1

服务器(Sever),也称伺服器。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为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

根据赛迪顾问(CCID)发布的《2012~2013年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研究报告》来看,2012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销量及销售额分别达到119.20万台和217.40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17.8%和18.6%,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四路以上服务器销售额增长幅度达到70%,保持高速增长(见图1)。

2 现主流高端四路x86服务器

IBM System x3850 X5,单台System x3850 X5配备了4个处理器插槽以及多达64个DIMM内存插槽,通过MAX5内存扩展可扩展到96个DIMM内存插槽,存储方面,System x3850 X5配备了8个灵活的热插拔存储器,使用eXFlash技术时最多可扩展至 16 个 SSD,并集成了双端口Emulex 10 Gb虚拟光纤网适配器。

HP ProLiant DL580 G7采用英特尔E7-4800处理器,标配32个DIMM内存插槽,最大可扩充到64个DIMM内存插槽。HP 4S架构、全新的2TB内存容量、10 Gb网卡升级选项、最多11个I/O插槽和先进的管理解决方案,让该系统更加适用于虚拟化应用。

Dell PowerEdge R910是一款高性能4插槽4U机架式服务器,配备英特尔至强E7处理器,提供64个DIMM内存插槽,内存可扩展至最高2 TB,它具备内置可靠性与可扩展性,适用于关键任务应用程序。存储方面可选用16块2.5英寸(SFF)6 Gbps(向下兼容3 Gbps)SAS热插拔驱动器安装位,支持传统SAS、SATA硬盘或者SSD(固态硬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存储扩展,并支持RAID 6阵列组件。网络接口方面,R910集成了4个千兆网络接口。以上三个服务器如图2。

图2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落地,为服务器市场的崛起提供了最适合的土壤。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标志的全新IT时代推动着服务器技术和市场的变革。未来随着虚拟化、云计算、桌面云、大数据、内存数据库应用和高性能运算等应用热点领域的发展,于是四路和四路以上的高端服务器日渐进入大众视野(见图3)。

图3

从整个服务器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高速、大容量、云计算、高性能的服务器不断发展,同时对PCB的设计也随之不断升级,如高层数、大尺寸、高纵横比、高密度、高速材料的应用、无铅焊接的应用等等。随着高端服务器的发展,对于PCB的层数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从之前1U或2U Sever的4层、6层、8层主板发展到现在4U、8U Sever的层数16 L以上,背板则在20 L以上,由于层数的增加从而对PCB制造商的整体加工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3 PCB在高端服务器中的应用

首先就普通高端服务器中主要用到的PCB做一个大概的罗列(见图4)。

图4

(1)背板,用于承载各类line cards的载体,背板的层数通常大于20L,板厚在4.0 mm以上,纵横比大于14:1,同时伴随着x-cede着press fit hole及backdrill的设计;

(2)LC的主板通常的层数在16L以上,板厚在2.4 mm以上,0.25 mm的via hole的设计,外层线路设计通常在0.1 mm/0.1 mm及以下,同时对信号损耗有着一定的要求;

(3)LC以太网卡,层数在10L及以上,板厚在1.6 mm左右,GF、HDI+POFV等设计;

(4)Memory card因受面积限制,通常层数在10L以上,Plus 3 HDI+IVH设计,线路密度设计为0.1 mm /0.1 mm及以下;

由上看出,构成整个高端服务器的PCB基本上包括了背板、高层数线卡、 HDI 卡、 GF 卡等,基本覆盖了除FPCB外的所有产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高层数,高纵横比,高密度及高传输速率。

4 PCB制作的机遇和挑战

如下将针对于如上几个特点在PCB领域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逐一的概述,以Dxxx客户的其中一款高端服务器为例。

4.1 背板

24L高速背板采用IT-150DA高速材料,backdrill stub要求±0.1 mm(其深度部分超过3.5 mm)(见图5)。

图5

从实际的PCB制作情况来看,主要缺陷的集中见图6所示。

图6

由于tight stub公差,背钻不良占整个报废的60%,由此引申出对整体板厚均匀性的管控、各层介质厚度的控制、背钻控深精度的管控等。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下:

(1)板厚及介质均匀性:采用对称stackup、对称的残铜率、(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在空旷区域添加dummy pad、调整border resin channel design等;

(2)背钻控深精度:背钻机台深度能力的校正、压脚及负压控制、背钻区域的板厚及介质厚度的区分、背钻coupon设计与单元内的匹配性等;

(3)内短及层偏:由于背板的整体尺寸较大,基本上为1单元/Panel,从而对整个板材的尺寸稳定性、照片尺寸控制、曝光对位及层压叠层、层压压合方式调整方面做相应的调整;除此之外,内层走线设计较长带来的内短及内断,可以从内层芯板前处理的表面清洁、蚀刻均与性、内层蚀刻后的AOI全检、运载工具、压合组合车间的清洁、铜屑的控制方面做一定改善,同时可以设计相应的监控对准度的coupon进行监控,钻孔后可以通过X-Ray机检查coupon的对位情况;(特别注意高层数板的同心圆设计的调整,以免在层压后出现识别困难或无法识别的情况)。

除以上问题外,背板面临的比较常见的问题,包括钻孔披锋、孔铜控制、成品孔径管控等等,牵涉到各个工序系统面的参数及改善。

4.3 16L高速线卡主板,采用IS415材料并有Set2dil要求(图7)

图7

从实际的PCB制作的情况来看,主要的缺陷集中见图8所示。

图8

线卡主板与背板的部分缺陷问题相同或相似,包括内短、内断及层偏等,但线卡在外层设计细密线路的特点,从而带来的对铜厚及外层蚀刻的挑战,其缺陷主要体现在外断、夹膜及外短等。应对措施:主要从外层电镀铜厚的控制、电镀均匀性、外层蚀刻均匀性、一铜和二铜的分配、外层干膜(厚度)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管控。

4.3 10L Plus 2 HDI PCI card (GF),18L plus 3 HDI memory card

采用高速材料并有set 2 dil要求,其中18L memory card有铜填孔设计,且在次外层有阻抗控制(图9)。

图9

由于HDI的设计特点,除了普通多层板出现的问题外,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集中在:微导通孔断踣、通盲对位的不匹配、多次压合带来的可靠性问题、铜填孔及减铜VS阻抗控制等;如下主要针对于HDI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粗略的概述:

(1)微导通孔断路问题,主要从PP的选择、激光能量、Via孔大小、介质厚度管控、电镀PTH方式选择(水平或垂直)、电镀贯孔能力及药水流动性、FA监控等;

(2)通盲不匹配问题:通孔VS盲孔对位方式、通孔VS盲孔涨缩及使用比例、通孔VS盲孔annular ring大小方面进行协调;

(3)多次压合带来的可靠性问题:主要从材料的可靠性、压合条件等方面进行改善;

(4)铜填孔及减铜VS阻抗控制问题: 通过药水的研究及调整、镀铜均匀性、底铜的调整、减铜的均匀性以及优化阻抗设计方面进行;

从如上的main boards发现,高速材料(Low Dk/Df)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端服务器上,就高速材料在PCB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ICD及Pull away、分层问题做如下探讨:

ICD就发生的类别可以分为化铜型ICD及胶渣型ICD,pull away 可分为化铜型和内层连接型(见图10)。

对于ICD及pull away我们可以从:钻孔参数的优化,等离子体去除胶速率和效果的监控、以及使用与材料吸附和结合性能优异的PTH药水方面进行改善;对于连接型pull away主要可以从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如在内层添加非功能盘以增强其附着力。

爆板分层:除了普通的氧化分层外,对于高速材料来看,爆板分层主要分为Thermal pad位置分层和≥68.6 μm厚铜位置的分层;除此之外,由于高速材料本身的材料特性,比较容易吸湿,从而容易产生PP水汽导致的分层(见图11)。

图10

图11

应对措施:(1)联合板材供应商从树脂的含浸性及填料方面做一定的优化;(2)PP储存环境的管控及使用前的抽湿等;(3)钻孔参数、压合参数、烤板条件及除胶参数等进行优化和调整;(4)除此之外,stackup设计方面尽可能避免使用spread glass fi bre在厚铜位。

当然高速材料的应用,伴随着高速信号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最终客户,对信号集成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进行测量,包括Intel主导的SET2DIL,cisco主导的VNA以及IBM主导的SPP三种方式。虽然设计和测量方法有所差别,但原理和测试结果基本上相差不大(见图12)。

为了到达客户对信号集成的要求,PCB在stackup中材料的选择,包括薄芯、PP以及铜箔类型方面有着特定的要求,如0.125 mm的薄芯按照传统的要求将采用2116*1的结构,但如果有信号集成要求,显然会对信号损耗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般客户都会采用1078*2或1086*2的结构;同时相邻层的PP也要求采用1037、1067、1078、1086等spread glass fibre代替传统的106和1080;同时对内外层铜箔的profile也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已经从之前的STD、THE向RTF、VLP发展,目前普遍的高速PCB要求采用RTF铜箔,部分已经开始应用VLP铜箔以减少信号在传输时产生的loss。

除以上一般普通企业型的高端服务器外,各服务器制造商针对于特殊的政府领域、国防或军事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推出定制服务,从而在功能及设计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背板:层数≥30 L、板厚≥6.0 mm(甚至到达8.0 mm)、纵横比≥18:1、定位目标 D2M≤±0.175 mm、 Backdrill Stub公差≤±0.125 mm、阻抗公差±8%、高速材料应用等;除此之外,部分背板外层出现SMT pad或BGA设计,已经从传统的只压接方式向表面贴片及无铅安装进行转换,从而对背板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线卡:层数≥20 L、板厚≥3.2 mm(甚至到达4.0 mm)、纵横比≥14:1、Tight registration D2M≤±0.125 mm、ZBC≤0.05 mm、via Backdrill Stub公差≤±0.125 mm、阻抗公差±8%、高速材料应用等;除此之外,外层0.075 mm/0.075 mm fine line、密BGA Pitch(从0.8 mm向0.65 mm,甚至0.5 mm进行发展),同时1.0 mm BGA背钻过两线,0.8 mm &0.65 mm BGA过一线已经成为主流;同时随着设计难度的增加,PCB生产厂家采用孔电镀解决外层铜厚及外层细密线路问题,skip via代替2 step staked via的多次压合工艺进行应对;

此外,日益竞争激烈的PCB制造业,伴随着高成本的物料并结合客户对PCB采购成本的要求,从线路布设及信号设计方面出现了普通FR4+Low loss材料混压的设计,从而对涨缩、对准度及可靠性方面有着更高的挑战;同时厚铜在背板及线卡叠构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图12

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8U、16U及以上的高端服务器逐步推出,储存器产品及路由交换机产品也相应不断发展(见图13)。

同时对高速运转、超大容量及高可靠性的要求,对PCB的整体制造工艺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图13

未来PCB发展将朝着如下方面进一步发展:

更高层数;更高密度、纵横比;更tight tolerance及registration;更高速的材料及Lower signal loss;更严苛的Assembly条件及可靠性;更复杂的叠构:如埋容,埋阻及嵌入有源元件等;激光在PCB行业的广泛应用,包括成像、激光蚀刻、激光修整及激光测试;喷墨打印技术在PCB防焊及抗蚀(镀)剂方面的应用;纳米技术在PCB基板及PCB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背板插槽外层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乐凯太阳能电池背板:强劲支持光伏产业
英特尔发布 第3代至强处理器
升级M.2没反应 PCI-E共享通道要注意
光伏含氟背板隐忧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一种购物袋
层压过程对背板粘接涂层的影响
播放器背板注塑模具设计
专题Ⅱ 物质构成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