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给部委设计LOGO

2014-11-04王璞

东西南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橄榄枝国徽部委

王璞

许多部委都有一个不常被人注意,但是能让人迅速识别出的“LOGO”,也就是标识。而且,有的LOGO还被注册成为商标。

驱动国家机器运转的各部委机构,通常人们只会依照其职能记住它们的名字,也有人会想起它们那规格不一的白地黑字门牌。

不过,其中许多部委都有一个不常被人注意,但是能让人迅速识别出的“LOGO”,也就是标识。而且,有的LOGO还被注册成为商标。

执法性质机构多采用国徽图案

依据不完全统计,组成国务院的各部委以及国务院下属的国家局、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当中,有超过一半的单位的对外显著标识是国徽。

而在一些带有执法性质的机构,它们也会选择采用国徽图案作为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国徽+专有标识。

比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局局徽由橄榄枝和长城围成圆形,国徽位于圆形上方,下方是代表公正性和准确性的天平。

根据官方解释,其中国徽表示质监局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利益,以表示该部委在主管全国商品检验、卫生检疫等工作时的态度。

2001年12月10日,质检总局在同年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并公开征集局徽,而最终并没有找到满意的作品,最后只能沿用出入境检验检疫徽标。

在标识中出现国徽的还有公安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警徽。

警徽由国徽、盾牌、长城和松枝组成,其中用国徽强调人民警察是国家法律的捍卫者。

除了采用国徽元素,有的部委标识还采用代表国家形象的元素五星。比如司法部。司法部标志以红色盾牌为底,其中的五星照耀着长城,两旁环绕橄榄枝。

比较特殊的是宗教局。宗教局新标识由橄榄枝环抱四色中国结,标识设计者、Highest公司设计师张军告诉记者,出于宗教局同各大宗教团体方便打交道的考虑,所设计的标识有别于其他部委,是由橄榄枝环抱四色中国结。

部委标识更喜欢用英文缩写

从时间上看,大部分部委推出标识,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前后。

最典型的要属商务部。200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成立的商务部,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贸事务越来越频繁,在与国内外企业交流时需要拥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标志。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商务部最终确定了东道设计公司设计的标识:四个围成圆形的蓝色方块,以期待在国内外贸易交流合作中流畅和谐。

因为同样原因更换标志的还有国家统计局。2000年8月,国家统计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局徽。事实上,在此之前统计局已有专属标识由“统计”的汉语拼音首字母“T”和“J”组成。随着国家统计局同国外机构合作交流的增多,比如劳动力调查、工资统计和德国统计局合作,能源统计同国际能源署合作,传统标志不利于在国际间的交流场合中使用。

最终,国家统计局在征集来的482件作品中,选择了正邦公司的设计方案。方案将原先标识中的 “T”和“J”换成了中国政府统计局英文表示“China Statistics”的首字母“C”和“S”,并通过对字母的变形组成饼形图,用统计元素来代表行业特征。

外事合作的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部委英文名的缩写出现在标识中,相比方块汉字,字母也更容易“拗”出造型,“画”出更具体的形象,来契合部委的工作职能。

类似的还有卫计委和知识产权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标识由“C”、“F”、“P”三个英文字母组成,弯成“C”形的橄榄枝是China的字头,“F”、“P”变形成“人口”二字,同时又是Family Planning(计划生育)的缩写,这也是国际通用的符号。知识产权局标识则由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I”、“P”演变而来,字母同代表国家的五星构成椭圆形,看上去有点像宇宙空间轨道,标识设计者、美妍设计师刘女士介绍道:“标识用来暗指知识的无限性”。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部委为了保证LOGO独一无二,特地将标识注册为商标。比如商务部就将自己的标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

将标识用作商标注册更多出现在部委下属的机构中,比如成立于2003年12月、作为司法部直属事业单位的司法部司法协助交流中心,机构在成立两年后申请将标识注册为商标,并于2008年12月申请完成。

和“钱”打交道的部委都有标识

在各部委中,同经济相关、与金融行业打交道的部委似乎都不缺标识。最早公开征集的是“发行货币”的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为庆祝成立40周年,在《金融时报》上发文,公开征集行徽图样。

在此之前,中国银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标志古钱形状象征银行,中间不贯通的“中”字代表中国。它不仅是中国第一个银行标识,而且使得随后出现的行徽纷纷加入古钱元素。

198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征集来的700余幅图稿挑选后,正式启用由三个形状似“人”字的布币组成的图形。三个布币拼成“人”字外形,内部镂空部分也呈现出“人”字图样,加上布币本来的形状,三个“人”字分别代表中国金融业的组成部分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和保险业。

陈汉民是专业级设计师,中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标志,以及香港回归的紫荆花标志也是由他一手设计完成的。

仔细观察会发现,行徽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同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字体完全相同。这是由于在第二套人民币改革时,时任行长的南汉宸特地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请当时任金融研究员又擅长书法的马文蔚先生题写,这一字体在随后的数次的人民币改革中被保留。

在中国人民银行之外,分管中国金融存款类机构、证券期货市场和全国保险市场的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也相继拥有了自己的标识。

证监会在2012年5月16日召开的第37届年会上,首次启用机构标识由三个红色三角形构成“公”字,表示机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过这个标识从公布之初就成了股民们调侃的对象,三个连环套让股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不景气的股票市场,标识中的“死结”被引申为“套牢”之意。

相比之下,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标识就简单明了,“CBRC”四个英文缩写(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印在表示保护的红色盾牌上,象征着银监会保护金融市场。保监会的标识征集也于上个月中旬结束。

不过和其他的部委标识征集相比,税徽的征集却是一波三折。2004年11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通过《人民日报》公开征集税徽标识。直到转年9月,税务局共收到了超过2000件作品。征集工作小组的成员们从中挑挑拣拣选出还算满意的五件,在社会上发起公开投票。

没承想,没有一件能众望所归,可以直接或者稍加修改作为最终的税徽图样。无奈之下,优秀奖只能空缺。此后的几年里,国家税务总局既没有再发布类似的征集文件,也没有公布“新式”的税徽标识。

直到2008年,为了规范全国税务系统办税服务厅标识,国家税务总局才在通知中规定,标识要由蓝色背景框、“办税服务厅”中英文字样和税徽组成。四年之后,这个中间写有黄色“税”字,以红色为背景、黄色勾边组成的灯笼形标识才被默认为税徽。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通知,规定办税服务场所背景墙统一采用“税徽+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标识。

(郜力军荐自《壹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橄榄枝国徽部委
藏在国徽里的窃听器
消失的“部委”:国务院机构改革在阵痛中不断前行
国徽上的澳大利亚宝贝
闪耀的美好
悬而未决
和平鸽
画国徽
各国国徽上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