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日办撤销,假日怎么办

2014-11-04

商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部际带薪休假黄金周

日前,运行14年的“假日办”正式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立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部际会议制度是一种协调机制,并非专门机构。在国务院层面有三种议事协调形式,规格由高到低分别是“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部际会议”。部际会议又分为较高级的“部际联席会议”和较低级的“部际协调会议”。

与旧机制相比,新机制规格明显提高。不仅从协调会议升格为联席会议,会议召集人也由国家旅游局局长上升到国务院副总理,参会部门则由17个增加到28个。在假日办取消后,各部门之间的运行更为顺畅,旅游行业将面临更好的政策环境。

“黄金周”转向“带薪休假”

事实上,鲜有人知道全国假日办的全称: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国家旅游局。这个机构成立的时间并不长,1999年国庆,黄金周首次出现,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刺激假日消费拉动经济为目标的假日办诞生于次年6月。

如今,假日办被撤销也凸显出假日经济的颓势。目前国内的假日经济主要指的是旅游经济。在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均在40%以上,而到了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国接待游客数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不到1%,旅游收入仅增长6%。

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73岁的王兴斌将假日办称为“全国假日救火办公室”,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临时性的,“十多年来,假日办没有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假日安排也不征求业内外意见,其实是形式主义的典型代表”。

至此,假日办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致使假日市场缺乏整体性和联动性的缺陷暴露无遗。例如:银行、公共交通等没有适应商场延长营业时间的调整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居民取钱、乘车受到限制。此类问题在人满为患的旅游城市尤为明显。

从国外的情况看,人均收入500至800美元是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阶段。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合4382美元),已远高于这一水平。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现有的假日经济思路亟须改变。

发展假日经济不能只重商业和旅游业,目前消费者在节假日热购,多是冲着商家的打折让利销售;而旅游产品品种单调,缺乏文化内涵。为此,发展假日经济,拉动有效需求还必须及时开发假日市场新品种,在文化等方面挖掘市场潜力,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国家对假期“大包大揽”,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公民何时休假,去哪里休假,本是个人权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十多亿人在7天时间集中休息,注定会带来巨大的麻烦。理想状态应该是:政府只需公布法定休假日及天数,具体安排由公民自己决定。

王兴斌从一开始就是黄金周制度的反对者。在他看来,按黄金周的人流量来配置交通、景区等社会资源,注定造成巨大的浪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整个国家长达一周的集体休假,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黄金周只是迫不得已的过渡形式,带薪休假,把假期还给公民才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保障带薪休假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一份各国2013“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显示,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不少国内上班族看后表示,别说21天,连这一半的带薪假期都没有。

实际上,1995年带薪休假正式写进《劳动法》:“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直到13年后的2008年1月,《职工带薪年体假条例》才正式颁布施行,按照职工工龄,将带薪体假分为5天、10天和15天三个等级。

但法律规定仍然是原则性的,违法成本太低,带薪休假成了空架子。多年来,“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这句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进几出,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分别做的调查数据显示,直到2013年带薪休假的落实仅在50%左右。并且带薪休假落实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情况相对较差。

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建议,“国务院应当在每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当中,先责成国家旅游局、全国总工会以及人社部,对全国带薪休假落实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当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指标明确反映出来。”与此同时,监督工作也应跟上,蔡继明建议人大和政协将其列入监督事项。

“带薪休假是隐蔽的,分散的,是需要劳动者和老板之间沟通的,证明起来也很难,如果要维权,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带薪休假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对此,司法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受理有关违反带薪休假制度的案件,允许职工有集体诉讼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政府对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还需要一步步加强和推进,以法律为保障,出台强制实施带薪休假的措施。

外国人是怎么休假的?

中国休假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离不开对国际经验的借鉴,让我们来看看国外是怎么休假的。

法国:一年能歇5个月

法国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双休日、带薪长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依照法国《劳动法》,只要在一家企业工作满一个月,所有员工都可以享受带薪假期,带薪假期的天数根据员工一年之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而定,每工作一个月,可“存下”2天半的带薪假期,如果工作满一年,那么全年带薪假期天数为30个非假日。

另外,法国人目前每周工作时间仅35小时,每周工作超过35小时的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假期。

日本:每月都有“红日”

日本的工薪族虽然一天上班时间挺长,而且经常加班,但他们的假日也挺多,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每月基本上还有一两个其他假日,这些假日在日历上显示为红色,因此叫做“红日子”。

比如11月就有两个“红日子”:3日“文化日”和23日“勤劳感谢日”。据日本的《节日法》规定,“勤劳感谢日”是以“尊贵勤劳、祝福生产、国民互相感谢”为宗旨,大概是说你太辛苦了,这天休息吧。

英国:休假不“一窝蜂”

英国的法定假日并不多,除周末双休日外,12月份的圣诞节和4月份的复活节加上公共假日,一年仅有9天。但是,按照劳动法规定,职工有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假期长短视工作年限而不同,少者3个星期,多者长达1个多月。

圣诞节和复活节是英国的两个重大节日,多年来已成英国的两大“黄金周”,是人们每年集中休息和消费的日子。除了这两个假期外,一是因为气候关系,二是多年的传统,英国的在职人员法定年假的休假则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这期间,议会关闭,政府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轮流休息,日常政务工作处于半休眠状态。

不过,英国人的休假很少会出现“一窝蜂”现象。人们虽然节日期间休假,但休假方式和出行地点却是多元化的。例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财力和时间,或选择到西班牙等国的海滩享受阳光海韵,或到美洲大陆寻幽探胜,或在英国乡村的田野风光中放松心情。其次,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水平和假日文化先进、人口少等因素,使得英国在旅游黄金季节尽管有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也不会导致交通和旅游管理等出现超负荷现象。

猜你喜欢

部际带薪休假黄金周
“黄金周”,复活
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普京:俄带薪休假延至月底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宠物带薪休假日
“全国假日办”,Update
我的黄金周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