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讓「韓流」變「寒流」

2014-11-03

台商 2014年8期
关键词:貿易產品台灣

「中韓兩國毗鄰而居,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這是7月3~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韓國期間,在首爾大學發表演講時對當下中韓關係的描述。此次訪問儘管時間短暫,但也以「就任後首次專程訪問一個國家」、「史上最大規模隨訪經濟使團」等特徵引起普遍關注。一時間,「韓風」勁吹中國大陸,訪問期間,韓國「破例設代理第一夫人」、韓國民眾集會高舉「釣魚島是中國土地」的條幅、彭麗媛表示習主席年輕時像熱播韓劇主人公等熱門消息,被大陸網友瘋傳。

自2004年以來,中國一直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韓國1/4出口的目的地,韓國在中國人海外訪問的國家和地區(除港澳台地區)中排名第一。近年來中韓貿易額不斷增長,2013年達到2740億美元。而此次訪問,中韓承諾在今年年底前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並建立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機制。此外,韓國還獲得了800億元人民幣(約130億美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看來,中韓合作確實玩真的!事實上,從此次訪韓中國經濟使團的名單上,廣泛覆蓋製造、金融、IT、服務業等企業代表的大陣仗中,就已見端倪。

中韓熱絡的背後,經貿關係升級將帶來的區域經濟格局演變不容忽視。眾所周知,在東亞地區承接歐美製造業轉移崛起的雁陣結構中,先是日本,後是「四小龍」,再來是中國大陸,未來可能是東南亞。而同為「四小龍」的韓國和台灣,前者的積極開放使其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一騎絕塵;後者被多種因素掣肘,腳步躑躅,最終在「四小龍」中吊車尾。「韓國增加的,就是我們減少的。台韓出口的產品高達70%的重疊,中韓若簽署FTA,面對關稅差異,台灣將面臨比『九二一』還嚴重的大災難!」知名人士感歎。台灣經濟部門評估,中韓FTA將使台灣近1/4的工業產品受到威脅,衝擊面涵蓋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和紡織業。屆時台灣出口到大陸的產品中,恐有2%~5%的出口值拱手讓給韓商,粗估台灣受影響約32~84億美元。

「韓流」來襲!「坐而論」不如「起而行」。與其囿於小格局裏顧影自憐、瞻前顧後,讓談好的「服貿協議」躺在那裡睡大覺,不如打破藩籬、放大胸懷。請進來才能走出去,莫讓在大陸炙熱的「韓流」變成了台灣的「寒流」!

猜你喜欢

貿易產品台灣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一帶一路」系列報導「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增速首超出口
「一帶一路」系列報導「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增速首超出口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