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花奖同课异构活动反思英语阅读课导入教学

2014-10-30倪彬

新高考·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异构课例阅读课

倪彬

摘要本文通过对五节同课异构阅读课的听课和评课,重点分析和研究五个案例中的导入活动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效果,探讨如何有效设计和开展导入活动,并总结出导入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同课异构阅读课导入

一、 对阅读课导入教学的认识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很有讲究,它如同交响曲的前奏曲,有效的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元认知知识,让学生明白 What I know, What I want to know, How I get to know 的强烈意识。正如常言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高质量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帮助他们降低阅读难度,培养阅读能力。

二、 课例背景与主题

本次百花奖活动选用的文章“A letter to my son”是一篇英语美文。一位父亲写给三岁儿子的信。文章较长,有一定生词和难句,但文章很美,父亲的建议探讨了很多人生哲理。本次研究采用课例研究的方法,记录了五位老师对同一内容的导入教学的授课过程,授课班级均为省重点中学高二物化班学生。

三、 课例呈现

下面笔者从五位教师设计和实施的导入教学活动入手,分析和探究有效的导入教学。

教师A的设计:影视导入。

Task 1:在课间播放《幸福来敲门》中父子打篮球的一段对话,然后问学生Do you agree with the father in the video? Will the son follow the fathers advice?

教师提出问题后,直接让学生作答。由于是上午第一课,课间学生刚吃完早餐匆匆赶往教室,有的还没看懂视频,所以对问题只是传统地配合老师说了“Yes”。

Task 2: Do you follow your parents suggestions?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但确实有点突然,学生很难回答yes 或no,若再次追问,可能耗时太多,影响后面的教学

进度,所以

随后教师自己总结。

When we are very young, our parents guide us in our life and we believe whatever they say.

But in adolescence, we often doubt what our parents tell us, and still behave in our own way, which we believe is the most correct.

And when we grow into adulthood, we finally realize that most of our parents advice is valuable. And we also want to give good advice to our kids based on our own experiences.

Task 3:Have you ever read any books about advice from parents—Letters from Fu Lei?

教师由《傅雷家书》It is about selected letters by Fu Lei to his children. In the letters which were full of love, Fu Lei taught his children to learn how to be true persons and to build good characters.

导入文章题目“ A letter to my son”。

教师B的设计:情景导入。

Task 1: PPT上呈现一个温馨的画面:父亲微笑看着熟睡的婴儿,边抚摩边似乎在思考着。教师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Can you imagine what the father is thinking about?

学生的回答各异,但有趣丰富。有的学生说这孩子要是像他妈妈一样漂亮就好了,有的说真希望孩子一直能这样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教师又展示了一个画面再问:What kind of things should a father give to his son?学生明白了不仅是物质上的,更要精神上的,说到爸爸希望孩子以后如何做人,

对人生提出了建议。

Task 2: What can I do for my daughter, as a mother and teacher?

教师提到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因工作很忙,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让学生建议为女儿做些什么来弥补她,培养她。有学生说有空时带她出去玩,有学生说多买书、玩具,也有学生说给出好的建议指导,培养孩子的性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师C的设计: 音乐歌曲导入。

Task 1:放一首感人的歌Mothers Love然后问学生在歌词中“ What impressed you deeply in the song?”

教师在学生谈了感受随后自然地总结Mothers love is like ocean. Fathers love is like mountain. It gives us power and love.于是自然进入课题。

教师D的设计:直观导入。endprint

Task: 放了《爸爸去哪儿》 提问: Among the five fathers, which father do you like best ? Why?

教师用热播的电视节目来抓住学生眼球,学生有话可讲,风趣幽默。随后过渡到本课主题。

教师E的 设计:趣味性导入。

Task 1:教师先用A Brain Twister导入,

Who is closer to you, your mom or dad? Why?

Mom, because dad is “farther”. 学生对脑筋急转弯很感兴趣,都跃跃欲试。

Task 2:介绍周国平的的书《宝贝,宝贝》。

Task 3:展示了很多女儿一岁生日的生活图片后,问学生应该把女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Whats your advice? 在学生积极发言后,教师呈现参考答案:respectful,independent,optimistic,positive,confident,forgiving,polite,honest,brave 等。

四、 对比分析

教师A的第一个任务中,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A没有给出提示和指导,而是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可能不知道往哪方面思考而无从下手,很难说出达意、合理、完整的句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教师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语言支持。

教师B给出的情景生动形象,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进入话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耗时过长,影响了学生后面深化理解整篇文本。

教师C和教师D的导入简明扼要,目标性明确,节时高效。

教师E的趣味式导入,一开始就吸引了青少年天生的好奇心。之后用女儿的生活照让学生感受并回忆了孩子的童真与浪漫。随后对话题的讨论自然亲切,有话可讲。其实似乎在讨论建议这一问题的同时,是对阅读的文章父亲的建议做了预测。这样带着问题阅读,研读自己预设的问题,实在微妙,效果甚好。

五、 体会与反思

同课异构的各位教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都坚持了趣味性、情景化、生活化的原则,让学生有兴趣,有话可讲。但似乎下面几个原则还考虑不足。

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阅读教学的灵魂。课堂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目标展开,阅读课的导入理

应也按阅读的目标进行精密安排。

质疑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导入时教师要以“疑”激“趣”,以“问”导“思”,这样导入才会带来思考。

简约化:这一原则操作中较难把握。严格说导入时间不应超过五分钟,否则会显得头重脚轻,影响阅读效果。

课堂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交谈式、小品式、问题讨论式等。总之,阅读课的课堂导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坚持合理的导入原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只有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有效和高效。

参考文献:

[1]王雪娇.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阅读课的读后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2)

(江苏省海门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构课例阅读课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深度揭示小数本质的课堂教学——四位名师《小数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分析与启示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