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院校水教育与水文化的双轮驱动

2014-10-30范云柱刘蔚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水文化教育

范云柱 刘蔚

摘要:指出了水利类院校作为培养中国水利人才的摇篮,在其教学理念中不仅应该深入贯彻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应该强调水利学科的特殊性,作为以自然为背景,且与人们的精神感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是不能只单纯关注技术手段而不顾及文化价值的,应做到水教育与水文化的双轮驱动。

关键词:水文化;教育;水利院校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293—02

1水文化概念的思考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生命的载体,是文明的依托。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不管是农耕业的繁盛,工业时代的飞速发展还是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水文化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自有其独树一帜的迷人魅力。那么,水文化究竟有什么内涵与时代意义呢?

水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水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所以说人水和谐是水文化的核心。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更是有着不同的意义。

1.1人文景观角度

水文化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主要是以水为载体的再生型水文化。大致有4种基本的构成。一是以水为文化背景的建筑物,并用水或水部类字命名,以追求典雅,如江亭、沧浪亭、泮宫、水榭、江馆、沙村等不胜枚举。二是把独特的水现象形成水文化,如观潮,伴有迎神庙会等,水祭或祭水风俗,全国亦很普通。三是人工造景中,水的一部分有意识地注入人文意识,中南海、北海即是典型的例子。四是因人而名。如虎溪,因晋慧远法师送客不过溪,过溪则有虎号鸣,后李白、王维等有题诗而负盛名。

1.2哲学精神角度

管仲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文化在哲学精神层面可谓体现地淋漓尽致。水无色、无形、无臭,却有着滋润万物,幻化生命的神奇力量,但是却养之而不据之,生之而不导之,做到道法自然、相互和谐。这正与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呼应。不仅如此,滴水穿石、臣心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更是启示着我们要学习水的坚韧、水的清廉,水的无私奉献,水文化一步步引领着人在行为品格与自身修养上不断完善。

1.3物态水文化角度

水文化的物态有很多,如水工程(三峡大坝、葛洲坝、京杭大运河等)、水文献(中国水利发展史、黄河水利史研究等)、水法规(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不仅如此,在中华文明的衍生中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物态水文化。以新疆的坎儿井(井渠)为代表,因为在新疆的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因此通过水平集水建筑物开发利用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提供居民用水,巧妙地解决了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现状,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促进了文明的繁衍。

2水教育与水文化双轮驱动的必要性

我国自古重农兴水利,水利建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灵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尤其是21世纪以来,对“水利”的理解已跳出了既定思维,不再只是传统意义的灌溉防洪,而是往更深层次的生态水利、人文水利甚至文化水利来发展。而水利类综合院校作为国家水利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入大批水利行业中坚力量的责任,因而其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与贯彻度对整个中国水利行业的发展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做到水教育与水文化双轮驱动。

水教育,顾名思义是对水利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教育培养。而中国的水利教育在世界是走在前沿的,河海大学等一些水利高等院校更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是仅仅抓水教育还是不够,水教育与水文化就像一根车轴上的两个轮子,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能使中国的水利之车驶得更远更平坦。水文化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们进一步提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应积极培养学生们知水、爱水、学水的良好水文化观。通过这种对水文化的全面教育培养,可以让学生们收益良多。

(1)水利行业自有其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对水利法规的学习了解,让学生们在实践专业知识技能时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既提升了专业素质又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好法律基础,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远,学以致高。

(2)中国水利历史悠久,通过了解名人轶事、著名构筑物,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理解,培养起对水利行业的热爱。同时,不管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还是今人让人惊叹的才思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与启发的作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修筑都江堰奉献一生,黄万里仗义执言为水利事业鞠躬尽瘁等这些对学生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水的精神哲学自古为大家推崇,通过水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们懂得水的道法自然,如今,好的水利工程并不是以宏伟来衡量,而是以与自然的和谐度来衡量,正是那顺应自然的都江堰才能屹立千年至今造福人民。不仅如此,水的坚韧,水的清廉,水的无私,水的心怀苍生,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3我国水利院校水文化教育现状

水利院校的学生是未来水利行业的主力军,担负着21世纪水利建设的光荣使命。目前,水利类行业对水文化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种种迹象表明,水利建设有向生态水利、人文水利甚至文化水利发展的趋向。水利院校开展水文化教育,既是水利事业发展对水利高等院校的要求,也是学校进一步激发自身潜力,开拓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的水利高等教育是为造就顺应时代的高级水利人才打造的教育平台。那么,水利类院校对水文化的教育普及现状又如何呢?

以河海大学为例,作为国内甚至国际首屈一指的水利名校,其水利工程专业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长江口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等重大水利工程少不了河海人的贡献与参与。正因为如此,其教学理念的先进程度也紧跟行业的潮流,无论是课程的设计,实习的安排,还是校园水文化节的开展,都有意加入对水文化的培养元素。如开设水问题论坛、水政管理等课程,让学生对水法、水利历史、水问题等话题有了充分认识,同时,以课堂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己找主题,自己搜集资料,为其他同学普及关于水文化的轶事。的确做到了对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收益也良多。endprint

但是,还是有很多水利院校仍然陷于“水利行业只重视专业技能”这种传统观点中,一味地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水本身的文化教育。这种水文化的缺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是常识方面,作为一个水之子,很多学生竟然对一些最基本的水利常识都不了解,李冰是谁?坎儿井是什么?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又是什么?这种对水利常识的缺乏十分可怕,这种对自己的专业文化全无认识与热情的态度更是可怕!二是修养方面,修养不仅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更体现在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精神状态上,缺乏了水文化的教育就如同填鸭,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少了水之子的灵动,缺乏对自身专业的热情。更严重的是,会跟不上整个水利行业的步伐与潮流。

4改善我国水利高校教学理念的建议

各大水利院校对水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有的起了榜样作用,效果甚佳,有的却还迷茫或完全忽视了水文化。那么,如何使水利这辆利国利民的大车在水教育与水文化的双轮驱动下行驶得更远更平坦呢?

(1)创新精品课程。在原有水利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创新水文化的相关课程,如:水法讲堂,水问题论坛,水利名人轶事等,让学生不仅会治水,更知水、爱水。同时,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对自己专业的热爱。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各大组织应多开展水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水文化知识竞赛等,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另外,校广播站可以开展一周一名人,一周一轶事的活动,为全校同学宣传水利的悠久历史与水利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如此,学校也可以邀请专家名人来校为大家普及水文化。

(3)改革教学实习的既定思维。以往的实习总是带领学生来到第一线参观实习水工建筑物、水文测站等,的确让学生们做到了“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为了水文化的深入人心,学校应跳出这种传统的实习既定思维,适当开展水文化实习,让学生们来到博物馆,去到古遗址,亦或在传统实习中加入对名江名河的浏览,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水文化独特而又深厚的魅力。

5结语

水教育与水文化的双轮驱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培养未来水利中坚力量的各大水利院校,应该积极响应这一大趋势,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水文化学习平台,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使中国的水利之车在水教育与水文化的双轮驱动下驶得更远、更平坦。

参考文献:

[1] 郑大俊.水文化研究与水文化教育须双轮驱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1~2.

[2] 郑晓云.水文化的理论与前景[J].思想战线,2013,39(4):40~46.

[3] 金绍兵,张焱.水利院校要重视水文化教育与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3.

[4] 刘树坤.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1):138~140.

[5] 王培君.传统水文化的哲学观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文化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
教育漫画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