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洁生产障碍分析及建议

2014-10-30于英华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清洁生产障碍建议

于英华

摘要:指出了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全面管理及企业外部性等理论进行了分析,针对清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清洁生产;障碍;建议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214—03

1引言

清洁生产的概念提出至今已经40年,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日渐显现,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可。我国清洁生产工作在政策制订、教育培训、企业实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由于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理念,对政府、对企业决策者和员工来讲,还是一项较陌生的新事物,国家相关政策也正在不断的完善中,因此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2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障碍

2.1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普遍不高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理念,许多企业的员工及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有些企业的员工由于知识结构、个人意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对清洁生产积极性不高,认为企业生产清洁与否与员工无关,实行清洁生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的领导也认为进行清洁生产是企业迫于政府的压力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

2.2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足

清洁生产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实现技术改造这两个途径来实现,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会直接体现在市场占有和销售额增涨等方面,只是间接的对企业产品市场产生影响,企业领导不能直观的看到实施清洁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对实行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足。

2.3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激励和约束不强

企业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是以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进行清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清洁生产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吸引。目前我国在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优惠政策和管理机制方面还很欠缺,对不进行清洁生产的排污单位,只要求限期整改或处以罚款,导致部分企业宁可交罚款也不实行清洁生产。

2.4清洁生产缺乏专业技术指标和指导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清洁生产行业技术导则很少,多数行业在清洁生产过程中缺少可指导实际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清洁生产过程人为的随意性很大。企业人员多年来只是专注于多出产品,多获得经济收益,对清洁生产的研究很少,导致这方面专业技能欠缺,如果没有外部行业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清洁生产不仅不能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反而容易造成该项工作流于形式,给企业增加了额外负担。

2.5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差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与持续改进,因此持续清洁生产要求企业在现有清洁生产基础上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只有将清洁生产“整体预防”的创造性思想、方法持续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它的益处才能日益显现,企业借助其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目标才能得以达成。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清洁生产的持续性,一次完成即认为万事大吉,这样很容易使企业重新走上高投入、高污染的老路。

3清洁生产问题分析和建议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按照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负外部性,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即没有消费的一方也可能要支付成本的现象[1]。企业生产排放废物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分析表明,在作为公共资源的环境的消耗上,如果政府没有采用适当的制度和方法来调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将会寻求公共资源消耗的纳什均衡,从而造成环境资源被过度的、低效率的消耗,给区域内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利的后果[2]。

从清洁生产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是清洁生产的对象,它要求企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发展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对我国江浙地区部分行业的调查表明,在选择治理污染投资方向时,72%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清洁生产。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它有义务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进行投资治理并减少资源的浪费,清洁生产投资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既是清洁生产的投资主体,也是清洁生产投资受益的主体。

清洁生产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很难完成。目前,我国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基本都是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中介机构)来协助企业完成的,由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分。这些机构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起到培训、指导和协调的作用。

3.1政府应扮演规制和引导者的角色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都要向外部排放废气、废水、废渣,这种污染给外部环境带来损失,而克服这些影响和危害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一成本如不由污染企业来支付,就会由外部来支付,因此,污染企业的负外部性将导致短期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但是,市场的调节功能总是有限的,仅靠它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不现实的。当市场经济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时,政府就必须伸出援助之手,与市场经济一并发挥作用,以促进全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正如美国学者勃布·罗滨逊说的:“市场经济并不能成功地保护环境,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因此,政府在解决环境负外部性时应起到规制、引导的关键作用。

一般政府的规制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控制。前者是直接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规定,如企业必须做到达标排放,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管理;后者是通过对生产投入过程及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规定,以达到污染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家实行的总量控制措施、特定公共自然资源的准入制度等即属于直接管制形为。当然,政府也可以通过间接控制的方式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当企业产生污染并向环境排放时,政府向污染企业根据排放的数量征收排污费。企业发现,当排放的数量超过排放标准时,所缴的排污费超过了为治理污染、减少排放所投入的边际成本,企业会努力投入治理污染,以减少排放。这一措施更多地领先经济激励,而不是政府命令的办法。因此,政府可通过征收税和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endprint

3.2企业应强化责任意识

清洁生产的理念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2003年我国即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时至今日已历经10多年的时间。许多企业和员工一提到清洁生产就认为是单纯的环保治理的问题,根本没有认识到清洁生产过程是一个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综合能力的过程,基本没有在设计开发和生产全过程进行预防的概念。有一些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观念比较落后,依旧将高投入、高消耗、通过扩大再生产等方式作为实现企业效益提高的不二法宝。然而,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该认识到,进行清洁生产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首先,国家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企业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实施清洁生产行为即是企业遵守国家环境管理,履行法律责任的具体表现。其次,企业通过进行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绩效水平、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加企业员工的工资,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第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行为还是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体现。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对周围企业、居民的影响,减小企业的负外部性。

3.3咨询机构应积极参与

清洁生产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它通过一套严格的方法步骤,对确定的重点单元实测物料的实时监测,分析物料的走向和浪费的部位,以便清洁生产工作的实施,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我国的清洁生产咨询机构都是由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进行专业培训和认可的,它们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协助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同时,咨询机构还会聘请一些行业专家对关键工艺进行指导。因此为保证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咨询机构和本行业专家必须积极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清洁生产。

3.4企业应强化管理过程控制

由清洁生产的定义知,工业生产中从产品设计开始,到产品的使用直至最终处置,强调了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思想。在清洁生产中,企业主要通过全过程控制达到源头削减的目的。这一思想为人类防治环境污染提供了一个“预防优于治理”的全新的视角,其减污、增效的作用被国内外许多案例所证明。末端治理虽然可以使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产生的问题,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完全取决于治理措施的运行效果。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量,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企业的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因而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是保证企业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手段。大量清洁生产案例可以证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在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企业实现绩效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措施。

3.5清洁生产应是化解环境矛盾的桥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购那些对环境损害较低、较为环保的产品,这种购买态度的转变诱使企业使用更环保的原料、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更绿色的产品,也因此推动了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优美的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对环境污染投诉的数量也迅速增加,群众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对环境的诉求也是推动企业清洁生产的因素之一。

4结语

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正是进行清洁生产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清洁生产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较新鲜的事物,实施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不仅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也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因此强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治污染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平军,赵峰,丁四保.区域外部性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

[2] 毕克.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6~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洁生产障碍建议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基于多手段教学的《清洁生产》教改研究与实践
浅析山东地区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三代人的建议
选择障碍症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