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2014-10-30张巍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张巍

摘要:就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评价范围、等级、评价因子识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O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88—03

1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t,并以7%~9% 的速度急剧增加,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如此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对城市生态环境及周边的水体、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意识的增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也正从堆放向填埋方式过渡,同时随着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垃圾填埋技术也将由传统走向卫生、经济、高效。

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城市的现有垃圾填埋场已无法满足垃圾日常处理的需要,鉴于现有处理能力的超饱和状态及国家关于生活垃圾无害化的管理规定,根据各城市总体规划,均有新建垃圾填埋场的需求。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全面地掌握建设项目拟选场址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采用实际测试、类比调查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建设项目施工期及运行后,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排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提出既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又能节省投资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同时进行清洁生产评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选址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意见,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该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思路

评价将通过收集环境现状常规资料与特征污染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状况。根据垃圾填埋工程的污染特征,重点分析垃圾填埋场运营期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类比调查和模式预测的方法,弄清楚主要污染物排放规律、排放浓度和总量,提出操作性强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现状:以收集历史资料和现场监测相结合; 环境影响预测:类比调查和数学模式计算相结合。

4评价标准

我国的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其中,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通常选用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选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上述所述标准的执行类别、等级,应征得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认可。

5评价因子识别

经对垃圾填埋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及对拟选址周围环境的了解,一般确定污染及评价因子见表1。

6评价重点

从评价时段角度分析,以运营期为重点;从对环境的影响类别分析,运营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是重点;在污染防治对策中,运营期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恶臭污染防治对策是重点;公众参与也是本评价的重点之一,它是保障公众利益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较为复杂,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评价范围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依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7.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Pi=Ci1C0i×100%。

式中: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7.3噪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主要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7.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见表2。

由于垃圾填埋场类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不能仅从局部角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就所在区域的整体进行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其对周边的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其重要性、敏感性和特殊性,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坚,彭淑婧,梁文俊,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10(2).

[2] 李森,史俊峰.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程环境监理要点[J].环境卫生工程,2007(6).

[3] 郭小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恶臭散发及其净化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 张晶.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特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5] Hazra T,Goel S.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Kolkata,India:Practices and challenges[M].Kdkata:Waste Management,2009.

[6] 石磊,边炳鑫,赵由才,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2).

[7] 董志高,李枫,吴继敏,等.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1).

[8] 苑春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要点[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3).

[9] 薛艳龙.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J].职业,2009(27).endprint

摘要:就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评价范围、等级、评价因子识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O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88—03

1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t,并以7%~9% 的速度急剧增加,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如此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对城市生态环境及周边的水体、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意识的增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也正从堆放向填埋方式过渡,同时随着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垃圾填埋技术也将由传统走向卫生、经济、高效。

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城市的现有垃圾填埋场已无法满足垃圾日常处理的需要,鉴于现有处理能力的超饱和状态及国家关于生活垃圾无害化的管理规定,根据各城市总体规划,均有新建垃圾填埋场的需求。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全面地掌握建设项目拟选场址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采用实际测试、类比调查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建设项目施工期及运行后,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排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提出既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又能节省投资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同时进行清洁生产评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选址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意见,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该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思路

评价将通过收集环境现状常规资料与特征污染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状况。根据垃圾填埋工程的污染特征,重点分析垃圾填埋场运营期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类比调查和模式预测的方法,弄清楚主要污染物排放规律、排放浓度和总量,提出操作性强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现状:以收集历史资料和现场监测相结合; 环境影响预测:类比调查和数学模式计算相结合。

4评价标准

我国的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其中,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通常选用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选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上述所述标准的执行类别、等级,应征得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认可。

5评价因子识别

经对垃圾填埋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及对拟选址周围环境的了解,一般确定污染及评价因子见表1。

6评价重点

从评价时段角度分析,以运营期为重点;从对环境的影响类别分析,运营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是重点;在污染防治对策中,运营期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恶臭污染防治对策是重点;公众参与也是本评价的重点之一,它是保障公众利益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较为复杂,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评价范围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依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7.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Pi=Ci1C0i×100%。

式中: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7.3噪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主要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7.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见表2。

由于垃圾填埋场类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不能仅从局部角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就所在区域的整体进行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其对周边的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其重要性、敏感性和特殊性,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坚,彭淑婧,梁文俊,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10(2).

[2] 李森,史俊峰.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程环境监理要点[J].环境卫生工程,2007(6).

[3] 郭小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恶臭散发及其净化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 张晶.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特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5] Hazra T,Goel S.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Kolkata,India:Practices and challenges[M].Kdkata:Waste Management,2009.

[6] 石磊,边炳鑫,赵由才,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2).

[7] 董志高,李枫,吴继敏,等.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1).

[8] 苑春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要点[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3).

[9] 薛艳龙.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J].职业,2009(27).endprint

摘要:就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评价范围、等级、评价因子识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O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88—03

1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t,并以7%~9% 的速度急剧增加,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如此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对城市生态环境及周边的水体、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意识的增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也正从堆放向填埋方式过渡,同时随着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垃圾填埋技术也将由传统走向卫生、经济、高效。

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城市的现有垃圾填埋场已无法满足垃圾日常处理的需要,鉴于现有处理能力的超饱和状态及国家关于生活垃圾无害化的管理规定,根据各城市总体规划,均有新建垃圾填埋场的需求。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全面地掌握建设项目拟选场址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采用实际测试、类比调查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建设项目施工期及运行后,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排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提出既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又能节省投资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同时进行清洁生产评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选址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意见,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该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思路

评价将通过收集环境现状常规资料与特征污染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状况。根据垃圾填埋工程的污染特征,重点分析垃圾填埋场运营期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类比调查和模式预测的方法,弄清楚主要污染物排放规律、排放浓度和总量,提出操作性强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现状:以收集历史资料和现场监测相结合; 环境影响预测:类比调查和数学模式计算相结合。

4评价标准

我国的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其中,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通常选用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选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上述所述标准的执行类别、等级,应征得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认可。

5评价因子识别

经对垃圾填埋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及对拟选址周围环境的了解,一般确定污染及评价因子见表1。

6评价重点

从评价时段角度分析,以运营期为重点;从对环境的影响类别分析,运营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是重点;在污染防治对策中,运营期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恶臭污染防治对策是重点;公众参与也是本评价的重点之一,它是保障公众利益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较为复杂,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评价范围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依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7.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Pi=Ci1C0i×100%。

式中: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7.3噪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主要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7.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见表2。

由于垃圾填埋场类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不能仅从局部角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就所在区域的整体进行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其对周边的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其重要性、敏感性和特殊性,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坚,彭淑婧,梁文俊,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10(2).

[2] 李森,史俊峰.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程环境监理要点[J].环境卫生工程,2007(6).

[3] 郭小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恶臭散发及其净化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 张晶.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特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5] Hazra T,Goel S.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Kolkata,India:Practices and challenges[M].Kdkata:Waste Management,2009.

[6] 石磊,边炳鑫,赵由才,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2).

[7] 董志高,李枫,吴继敏,等.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1).

[8] 苑春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要点[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3).

[9] 薛艳龙.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J].职业,2009(27).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人必其自爱
党员标准是什么?
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
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探析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女汉子的新标准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