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环境污染整治历史研究

2014-10-30项兆邦万林潘韩智狄凌峰潘盛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区废气废水

项兆邦 万林 潘韩智 狄凌峰 潘盛

摘要:对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4个阶段污染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系统梳理了各阶段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各阶段污染源及环境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概括总结出了具有台州特色的医化行业整治经验,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医化行业以及其他重污染行业的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外沙岩头;医化行业;环境污染;整治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67—03

1引言

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南沿海,北靠椒江,东临台州湾,南邻椒江农场,西至台州城区建成区的边缘,具体位置详见图1。该区块是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的两个区块之一,其产值约占全椒江区的1/5,化学原料药出口量占全省1/3,是整个出口基地乃至浙江省原料药出口的“龙头”地区。该区最早由分散在椒江区各个区域的医化企业搬迁集聚而成,后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历经多次环境污染整治、关停、兼并,整治工作曾一度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之中。2011~2013年,通过采取“退、转、升”的整治提升方案,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实现了“主城区告别恶臭”的目标[1]。

本文对基地南区各个时期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性探究,总结椒江区医化行业整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总结出具有台州特色的医化行业整治经验,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医化行业以及其他重污染行业的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2整治历史研究

2.1基本情况回顾

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的环境污染整治历史可追溯至1999年,历经“一控双达标”、“811”环境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811”生态文明行动计划等4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1)一控双达标阶段(1999~2003年)。主要侧重于企业污染源的盘查及废水治理、区域环保基础设施(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工业固废处置工程等)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存在着企业政府环境意识不到位、环保设施资金投入少、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废水废气处理水平低等问题。

(2)“811”环境污染整治阶段(2004~2006年)。主要侧重于废气规范化整治、企业废水并网处理(含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及排污管道敷设、固废焚烧站改造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期间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各级部门联动机制,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存在着区域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达标、企业废气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长效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

(3)“811”环境保护新三年阶段(2007~2010年)。主要侧重于产品结构调整、废气深化整治及长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分三批完成了21家企业96个项目的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装备水平的提升和新兴废气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行区域有机溶媒控制,建立区域长效管理机制、限排停排应急体制、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及VOC、恶臭自动监测系统等;基本解决区域结构性污染问题,助推区域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但存在着产品结构调整缺乏激励政策、新兴废气处理技术效果有限、整治步伐滞后区域减排要求等问题。

(4)“811”生态文明行动阶段(2011~2013年)。主要侧重于化工恶臭项目的退出、保留项目的整治提升、区域其他臭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的综合治理;分3年退出142个高污染的合成、发酵中间体项目,并对保留“精烘包”项目的医化企业进行进一步整治提升——技术装备等实行“六化”改造(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循环化)、鼓励发展制剂和成品药,同时出台配套政策来支持医化产业转型升级[2]。区域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13年底台州主城区告别恶臭,区域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保留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壮大,区域行业总产值不减反增[1]。

综上,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环境污染整治的各个阶段相互承接、相辅相成,前一阶段的整治成果是后一阶段整治工作深入的基础,后一阶段的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一阶段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又不可避免地遭遇新的环境问题。

2.2发展轨迹剖析

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精的改变,对遏制基地南区周边环境污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基地南区的监管体制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到各部门齐抓共管,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生产装备经历了从粗放型、敞开式向密闭化、自动化、管道化、信息化转变的过程;废水的处理经历了从简单处理向分质分类预处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转变的过程;有机废气的处理更是经历了从“简单处理或无组织直排 收集后水、碱喷淋吸收处理 源头控制+RCO、RTO等新兴末端技术处理”的转变过程;而作为排气量较大的发酵废气治理也经历了从“简单的除尘处理 除尘+水喷淋除臭处理 除尘+喷淋氧化除臭处理、废气减量化”的转变过程;处理设施不断更新,处理工艺不断改进,处理效率不断提升。

3污染规律研究

2000~2013年,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企业数量、产值、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总量及亿元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及周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详见图2~5。

(1)整治并不影响行业总体发展,转型升级是关键,有利于实现企业优胜劣汰、行业增产减污。经兼并重组、关停,基地南内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产值却不断增大(个别年份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值有所下滑),保留企业在整治、转型中不断壮大。区域单位产值的废水、废气排放量总体一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减污。2010年的污染反弹及其之后污染势头的遏制表明,在当时的装备水平及污染防治水平下,布局难以调整,仅通过环保深化整治难以根治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endprint

(2)废水、废气排放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04年之前,区域废水治理成效显著,但废气治理却难见成效;废水污染物外排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却随着基地南区产值的增加而大幅增加。2004年之后,区域整治“水气”双管齐下,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均得到了大幅度削减,但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甚至稍有反弹。2010~2013年随着区域“退、转、升”政策的实施,近百个恶臭项目退出、十余家落后企业退出或转产,直接导致区域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的急剧削减。

(3)基地南区废水对区域地表水污染贡献值相对较小。2004年之后,尽管区域外排主要废水污染物量一再削减,但地表水的污染仍居高不下,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这是由区域大环境所决定的。

(4)基地南区废气对区域的大气污染贡献值较大。废气污染物的削减可直接体现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区域恶臭发生频率的减少;但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属于非线性关系,因为除废气污染物总量外,废气的种类、性质也与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存在着耦合协同作用;同时还受区域其他污染源的叠加影响。

2014年9月绿色科技第9期4整治经验总结

4.1源头控制是前提

源头控制以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筛选为着力点,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的环境污染整治的源头控制则是主要通过“退、转、升”(第四阶段)、产品结构调整(第三阶段)、有机溶媒控制(第三阶段)、有机溶剂回收(第二阶段)来实现;淘汰重污染产品、发展轻污染产品、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参数、缩短产品生产工序、减少恶臭物质(敏感物质)的使用等举措可从源头上大大地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量;同时也引导区域医化产业产品格局由以中间体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原料药、制剂为主。

4.2装备提升是基础

装备水平的提升可有效减少废气产生点位,保证废气收集效率,提高废气的治理的针对性。装备水平的提升可从“物料贮运系统、物料投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真空系统、干燥系统、辅助系统、分质分类处理系统”这七大系统着手,做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艺过程密闭化、物料输送管道化,可有效地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3]。

4.3末端治理是关键

末端治理效果是控制废气污染成败与否的决定性环节,选择合适的治理工艺是其关键所在。由于医化企业废气存在种类多、成分复杂、物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故而前端的分质分类收集预处理系统的合理设置对末端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避免多种废气直接导入至废气总管,使废气成分复杂化;高浓度有机废气或含卤素有机废气需先经深冷、吸附回收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无机废气单独收集后需先经酸碱喷淋处理设施预处理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基地南区企业目前推行的末端处理技术主要有催化燃烧(RCO)、热力焚烧(RTO)、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滴滤、炭纤维吸附、酸碱喷淋等,在做好前端收集预处理工作的前提下,催化燃烧(RCO)和热力焚烧(RTO)技术处理有机废气比较彻底,生物滴滤法对污水站恶臭废气处理率相对较高,而炭纤维吸附、喷淋吸收等处理方法则只能作为辅助配套使用[3]。

4.4管理提升是保障

对于环境污染监测体系的完善,台州市环保部门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监测体系,常规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例行采样监测和在线自动连续监测并举,恶臭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区域环境恶臭监测双管齐下,仪器采样分析为主、人工辨别为辅,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监管。对于区域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从环保主管部门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一方面企业自身建立EHS体系;另一方面,环保主管部门在监管方面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定期监测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限排减排制度、溶剂总量控制制度、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和考核通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管理强化制度,促进污染整治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台州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花了10余年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医化行业整治之路,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医化行业,以及其他重污染行业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玲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效用分析——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医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7):10~14.

[2] 罗军辉.让民尽享清新空气[J].浙江环境,2013(4):54~56.

[3] 万林,王浩,胡庆年.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1(4):64~69.endprint

(2)废水、废气排放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04年之前,区域废水治理成效显著,但废气治理却难见成效;废水污染物外排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却随着基地南区产值的增加而大幅增加。2004年之后,区域整治“水气”双管齐下,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均得到了大幅度削减,但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甚至稍有反弹。2010~2013年随着区域“退、转、升”政策的实施,近百个恶臭项目退出、十余家落后企业退出或转产,直接导致区域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的急剧削减。

(3)基地南区废水对区域地表水污染贡献值相对较小。2004年之后,尽管区域外排主要废水污染物量一再削减,但地表水的污染仍居高不下,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这是由区域大环境所决定的。

(4)基地南区废气对区域的大气污染贡献值较大。废气污染物的削减可直接体现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区域恶臭发生频率的减少;但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属于非线性关系,因为除废气污染物总量外,废气的种类、性质也与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存在着耦合协同作用;同时还受区域其他污染源的叠加影响。

2014年9月绿色科技第9期4整治经验总结

4.1源头控制是前提

源头控制以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筛选为着力点,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的环境污染整治的源头控制则是主要通过“退、转、升”(第四阶段)、产品结构调整(第三阶段)、有机溶媒控制(第三阶段)、有机溶剂回收(第二阶段)来实现;淘汰重污染产品、发展轻污染产品、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参数、缩短产品生产工序、减少恶臭物质(敏感物质)的使用等举措可从源头上大大地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量;同时也引导区域医化产业产品格局由以中间体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原料药、制剂为主。

4.2装备提升是基础

装备水平的提升可有效减少废气产生点位,保证废气收集效率,提高废气的治理的针对性。装备水平的提升可从“物料贮运系统、物料投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真空系统、干燥系统、辅助系统、分质分类处理系统”这七大系统着手,做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艺过程密闭化、物料输送管道化,可有效地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3]。

4.3末端治理是关键

末端治理效果是控制废气污染成败与否的决定性环节,选择合适的治理工艺是其关键所在。由于医化企业废气存在种类多、成分复杂、物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故而前端的分质分类收集预处理系统的合理设置对末端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避免多种废气直接导入至废气总管,使废气成分复杂化;高浓度有机废气或含卤素有机废气需先经深冷、吸附回收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无机废气单独收集后需先经酸碱喷淋处理设施预处理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基地南区企业目前推行的末端处理技术主要有催化燃烧(RCO)、热力焚烧(RTO)、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滴滤、炭纤维吸附、酸碱喷淋等,在做好前端收集预处理工作的前提下,催化燃烧(RCO)和热力焚烧(RTO)技术处理有机废气比较彻底,生物滴滤法对污水站恶臭废气处理率相对较高,而炭纤维吸附、喷淋吸收等处理方法则只能作为辅助配套使用[3]。

4.4管理提升是保障

对于环境污染监测体系的完善,台州市环保部门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监测体系,常规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例行采样监测和在线自动连续监测并举,恶臭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区域环境恶臭监测双管齐下,仪器采样分析为主、人工辨别为辅,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监管。对于区域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从环保主管部门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一方面企业自身建立EHS体系;另一方面,环保主管部门在监管方面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定期监测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限排减排制度、溶剂总量控制制度、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和考核通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管理强化制度,促进污染整治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台州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花了10余年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医化行业整治之路,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医化行业,以及其他重污染行业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玲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效用分析——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医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7):10~14.

[2] 罗军辉.让民尽享清新空气[J].浙江环境,2013(4):54~56.

[3] 万林,王浩,胡庆年.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1(4):64~69.endprint

(2)废水、废气排放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04年之前,区域废水治理成效显著,但废气治理却难见成效;废水污染物外排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却随着基地南区产值的增加而大幅增加。2004年之后,区域整治“水气”双管齐下,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均得到了大幅度削减,但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甚至稍有反弹。2010~2013年随着区域“退、转、升”政策的实施,近百个恶臭项目退出、十余家落后企业退出或转产,直接导致区域有机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的急剧削减。

(3)基地南区废水对区域地表水污染贡献值相对较小。2004年之后,尽管区域外排主要废水污染物量一再削减,但地表水的污染仍居高不下,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这是由区域大环境所决定的。

(4)基地南区废气对区域的大气污染贡献值较大。废气污染物的削减可直接体现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区域恶臭发生频率的减少;但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属于非线性关系,因为除废气污染物总量外,废气的种类、性质也与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存在着耦合协同作用;同时还受区域其他污染源的叠加影响。

2014年9月绿色科技第9期4整治经验总结

4.1源头控制是前提

源头控制以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筛选为着力点,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南区的环境污染整治的源头控制则是主要通过“退、转、升”(第四阶段)、产品结构调整(第三阶段)、有机溶媒控制(第三阶段)、有机溶剂回收(第二阶段)来实现;淘汰重污染产品、发展轻污染产品、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参数、缩短产品生产工序、减少恶臭物质(敏感物质)的使用等举措可从源头上大大地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量;同时也引导区域医化产业产品格局由以中间体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原料药、制剂为主。

4.2装备提升是基础

装备水平的提升可有效减少废气产生点位,保证废气收集效率,提高废气的治理的针对性。装备水平的提升可从“物料贮运系统、物料投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真空系统、干燥系统、辅助系统、分质分类处理系统”这七大系统着手,做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艺过程密闭化、物料输送管道化,可有效地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3]。

4.3末端治理是关键

末端治理效果是控制废气污染成败与否的决定性环节,选择合适的治理工艺是其关键所在。由于医化企业废气存在种类多、成分复杂、物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故而前端的分质分类收集预处理系统的合理设置对末端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避免多种废气直接导入至废气总管,使废气成分复杂化;高浓度有机废气或含卤素有机废气需先经深冷、吸附回收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无机废气单独收集后需先经酸碱喷淋处理设施预处理后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基地南区企业目前推行的末端处理技术主要有催化燃烧(RCO)、热力焚烧(RTO)、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滴滤、炭纤维吸附、酸碱喷淋等,在做好前端收集预处理工作的前提下,催化燃烧(RCO)和热力焚烧(RTO)技术处理有机废气比较彻底,生物滴滤法对污水站恶臭废气处理率相对较高,而炭纤维吸附、喷淋吸收等处理方法则只能作为辅助配套使用[3]。

4.4管理提升是保障

对于环境污染监测体系的完善,台州市环保部门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监测体系,常规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例行采样监测和在线自动连续监测并举,恶臭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区域环境恶臭监测双管齐下,仪器采样分析为主、人工辨别为辅,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监管。对于区域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从环保主管部门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一方面企业自身建立EHS体系;另一方面,环保主管部门在监管方面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定期监测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限排减排制度、溶剂总量控制制度、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和考核通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管理强化制度,促进污染整治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台州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花了10余年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医化行业整治之路,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医化行业,以及其他重污染行业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玲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效用分析——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医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7):10~14.

[2] 罗军辉.让民尽享清新空气[J].浙江环境,2013(4):54~56.

[3] 万林,王浩,胡庆年.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1(4):64~69.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区废气废水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福岛核电站废水排入太平洋?
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
吸废气的公路
走进废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