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阶段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关注点及延展方向

2014-10-30易晓琴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关注点设计

易晓琴

摘要:从国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演变出发,以建筑设计、生态环境、人性化角度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关注点,并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关注点应向环境友好技术方面和智能化技术方面延展。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关注点;延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50—03

1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基本的生活居住环境,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1]。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景观设计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由于关注点不同,其景观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本文从国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演变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内现阶段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关注点,并以此延展出国内未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向。旨在对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真正意义上引领人们走进高尚生活。

2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演变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启蒙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21世纪的成熟时期。从关注点看,大致经历了从最初的满足基本居住功能配套的景观设计,逐渐发展到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配套和观赏功能的设计,以及后面融入具备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利用设计这几个过程。

2.1基本居住功能配套景观设计

基本居住功能配套景观设计指除建筑以外的小区围墙、小区简易入口、小区消防道路、地面停车场、单元入户道路和绿化这些最基本的居住功能配套景观设计。在材质、表现形式、多样性等各方面均未做过多考究,只要求保证设计和验收规范即可,也基本不能称其为真正具有观赏性的景观设计。

2.2具有一定生活配套和观赏功能的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也相应提高,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从最初的基本功能设计,逐渐增加了可供人们闲暇聚集交流的场所、可休憩遮荫避雨的亭廊水榭、可玩耍健身的游乐健身设施及运动的泳池、球场等设计;另在增加更多的生活功能场所的同时,还增加了具观赏性的水景和雕塑设计。这些内容均极大的丰富了居住区的生活内容和品质。

2.3融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理念

近些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和气候急剧恶化,由此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被越来越重视并注入到各行各业,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同样融入了这种设计理念。例如出现了在日照时长较长的位置设置聚会交流区、游乐健身区;选择具有透水性的地面材料保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弃用散发有毒气体的植物如夹竹桃;小区照明采用分时段亮灯、选用LED节能灯等方式达到有效节能作用,从而保证了环保性等。

3现阶段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关注点

3.1建筑设计的景观配合阶段的关注点

首先,从建筑开始设计时,景观就及时介入,即形成建筑设计的景观配合阶段[2]。此阶段,主要关注的主要有4点。

3.1.1土方平衡

地下大开挖车库的别墅项目,为减少建筑开挖土方的外运费用,景观可对项目整个场地进行分析,将这部分开挖土方设置在场地内某处形成坡地景观,不仅能节约大量土方外运费用,同时还能形成人为坡地景观。

3.1.2服务半径

楼栋的平面布局和对价值楼栋及一层建筑平面功能的分析,从享受景观价值点上对建筑布局提出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保证服务半径的均好性方面确定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1.3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对项目中规划要求设置在总平内的市政公用配套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煤气调压站等)的布局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既不能对住户主要活动区域产生影响,又不能影响景观的主要昭示区和活动区。

3.1.4人车流线分析

人们每天的主要活动路径形成了人车流线,从几乎所有项目在交付业主入住使用和物管进场管理情况得出,对人车流线的分析、梳理和设计,是居住区功能性合理化设计的必须工作,不能缺失。

3.2生态环境分析阶段的景观设计关注点

进入景观规划设计后,第一步是做生态环境分析,此阶段主要关注以下3点。

3.2.1日照和风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用地日益紧张,建筑向高层化密集型方向发展,使得日照、风环境资源不仅与土地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让总平场地共享率也越来越低。由此在场地分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日照、风向等因素,结合人群户外活动时间特征,科学安排场地。比如日照时间3h,适合做儿童和成人活动空间;日照6h以上,适合做篮球、羽毛球、多功能运动区。结合区域气候与风向分析,活动场地周边设计围合与开放并存的绿化空间,冬季阻挡寒冷的北风,夏季通融凉爽的偏东南风。

3.2.2场地GIS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严格意义讲,是一个具有集中、存储、操作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场地三维空间设计,利用GI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景观设计师对场地空间的精准分析和把控能力,从而规避主观因素过重、有效帮助对复杂地形的分析和理解等情况,对帮助设计师对类似大型风景区等面积巨大的复杂场地地形情况的分析和控制尤其具有优越性[3]。endprint

3.2.3环境噪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道路交通噪声,影响范围最广,从而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居住区的噪声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交通噪声、人群活动噪声和工业生产噪声,在各种噪声干扰中,交通噪声居首位。目前在城市购房中,许多人都关注房源位置、临街距离及层次,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故对防治环境噪声及改善城市住宅声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目前已研究出一些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如优化总体规划设计、合理设置道路声屏障、利用绿化达到降噪作用、临街布置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在住宅平面设计与构造设计中提高防噪能力等[4]。

3.3公共场地人性化设计阶段的景观设计关注点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做公共场地设计,即进行具有参与休憩、休闲娱乐活动、康体养生的场地设计。现阶段的公共场地设计关注点已不再是简单纯粹的为设计一个只要能活动的场地而设计、不再是放置几项活动设施就是满足了人为需要的活动设施设备等,而是更多的从分析各个年龄层、各个时间段、人的行为习惯、人的活动习惯,来进行活动策划、场地布局以及根据人均量化指标来确定场地大小等,使得场地是真正适合、适宜人们使用的有效场地、不浪费场地。因此,公共场地设计需要做到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是指在设计产品时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人性化”居住区不再是单纯为住人而住人,而是为有意识、有情感、有交往、有要求的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易于社会交往、能得到更多娱乐和学习机会的生活场所。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主要关注点也有5个方面。

3.3.1人的行为模式研究

人的行为有4个层次,依次为被动性行为、自发性行为、自觉性行为和自动性行为。这4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实际上也揭示了习惯养成的4个阶段,到最后一个行为层次即自动性行为阶段时,也就是养成习惯了。故人的行为模式就是人的做事习惯。对人行为模式的研究,即是研究人的做事习惯,在景观设计时,时刻想到使用者的习惯行为、尺度,并将这种习惯和尺度注入设计中,这样最终的设计成果才会是符合人的行为习惯,让使用者使用起来舒适、自然和恰到好处。

3.2.2无障碍设计全覆盖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景观场地的无障碍设计,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差的功能场地如道路、活动场地、休憩场地均需要考虑无障碍坡道到达,以方便轮椅出行和年老体弱的老人、病人使用;同时这些场地还需要保证路面防滑、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3.2.3儿童活动保护

儿童属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难以照顾他人的人群,故在设计儿童活动的场地及设施时,可考虑这些措施来防护:按年龄分区设置活动场地和设施、利用植物封闭围合不同空间并错开门设计、保证活动设施周围无障碍物的

最小安全空间、对还处于学步状态的幼儿场地使用安全地垫、座椅使用全倒角防撞设计。

3.2.4女士高跟鞋无忧系统

在通常人的自然关注度是对小孩和老人的照顾和关照,而在很多公共场所,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尴尬情况:穿着高跟鞋的女士鞋跟被雨水篦子卡住。故在景观设计中,开始引入高跟鞋无忧系统,即在必须设置雨水篦子的上面增加脚踏的无缝平面,充分表现了景观设计对“人性化”的关注。

3.2.5贴心设施的设置

2014年9月绿色科技第9期在公共活动场地边,种植驱蚊植物、配置驱蚊器、放置洗手器这些贴心设施的设置,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关怀。

4景观设计的关注点的延展

除了以上不可或缺的关注点外,景观设计的关注点还逐渐向更广阔的方面在延展。

4.1环境友好技术方面

环境友好技术方面,通过雨水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景观化、本土植物比例、透水地面比例这些技术形成一个友好良性循环的生活、生态环境。

4.1.1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可结合停车场雨棚设计达到回收目的,回收的雨水可用来洗车和园林灌溉。用可乐瓶组成最简单经济的雨水收集装置,将收集满雨水的可乐瓶取下浇花。

4.1.2生活垃圾景观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场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由此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景观环境设计也加入其中。景观设计在分析了各类生活垃圾形式后,逐渐将这些垃圾材料列入可利用范围,即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木材(包括树枝、落叶类)、废玻璃、废金属等,并对他们进行二次设计和利用,形成特定景观。如将废轮胎制作成儿童玩耍的秋千、将废金属加工成一些雕塑小品、将废木材树枝制作成墙面装饰艺术等。

4.1.3本土植物比例

景观设计中对本土植物使用的比例一定是占绝对优势的,本土植物在生活习性方面早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在成活率和成本上均优于引进外地植物,对本地的气候和环境也起到良好的回馈作用。

4.1.4透水地面比例

通过使用透水地面,可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循环,保证地下水位的持续保留,也就保护了水资源。

4.2智能化技术方面endprint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现阶段科技高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很多行业已被广泛运用,如智能化办公、智能化医院、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家居,居住区景观也开始关注智能化技术,目前已在WIFI的小区全覆盖、园区智能健身步道设置、小区预留充电桩配置等方面有考虑运用的想法。

4.2.1WIFI小区全覆盖

利用Wifi,我们可以对每种植物设置二维码,随时随处二维码一扫,即可获知这种植物的“前世今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控制水景开关,只要有一定量的微信住户连续扫描儿童活动区的二维码,就可以打开水景夜间炫彩灯光;在一些互动体验点通过隐藏摄像头捕捉使用者照片,通过扫描二维码把照片发送给个人;有了WIFI,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取所需咨询。

4.2.2园区智能健身步道设置

园区内设置专属健身步道,并在步道起点和沿途设置能通过扫描印有二维码获取锻炼者跑步距离、卡路里、心跳等信息的装置,同时夜间还会开启航道灯模式,以真正形成智能健身步道。

4.2.3小区预留充电桩配置

根据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使用政策,未来大量机动车将逐渐转向使用新能源,如2014年已经面世的“特斯拉”、宝马2014年也将在华推出两款I系列新能源产品,这些都促进景观设计时,将设置助动车及机动车充电装置接口作为基本功能的标准设计配置。

4.2.4照明

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园区景观照明中,在夜间感应景观照明照亮回家之路。

4.2.5小区专属环境监测站

利用智能系统,将环境检测通过景观数据显示装置,即时显示小区环境质量及信息。

5结语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良好的环境、健康、安静、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国城镇居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标识。居住区是我们生活最基本的设施与歇息地,景观设计的关注点也是由满足基本功能设计,逐渐向形成一个贴心、舒适、健康、智能的过程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关注点一直都以人为本,本着来源于人、服务于人的思想,一步步的改进,创造出居住区环境景观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最后高于生活,再度引领人们走进高尚的生活、改变生活,提高生活素雅。在研究与分析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关注点时,我们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景观,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浩.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秀芬.探讨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3):26~26.

[3] 沈均.刍议GIS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7):145~146.

[4] 谢浩,刘晓帆.居住区的交通噪声问题及防治方法[J].住宅科技,2003(12):38~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注点设计
冬奥关注点
BUBA台灯设计
你的关注点放在哪里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四个关注点
新考纲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关注点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时人语录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