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津县牡丹生产管理技术

2014-10-30张武强郑方方董利君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牡丹病虫害防治栽培

张武强 郑方方 董利君

摘要:通过技术跟踪服务材料的累积,对孟津县牡丹的生长特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常见的一些技术资料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牡丹生产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牡丹;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96—02

1引言

牡丹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花,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牡丹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孟津县位于邙山岭上,地理环境极其适合牡丹的生长繁育。为了推进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孟津县送庄镇牡丹种植的实际经验,将牡丹的生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温湿条件

牡丹的原生地为山区和丘陵地带,形成了喜温和、较耐寒、忌酷热、宜高燥、惧湿涝的特点,孟津县位于中原地带,温湿条件优越,能适应不同牡丹品种的生长发育,一些国外品种在孟津县表现也非常好。

2.2光照与土壤条件

牡丹为喜阳光耐半阴植物,牡丹各品种群对光因子和土壤条件的要求均不甚严,有较强的适应性。“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宋代大诗人欧阳修的诗句,就是说洛阳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其生长要求,根据近几年的实际生产经验,通过基肥的调控,在丘陵山地上牡丹也能很好地生长。

2.3品种选择

根据产品用途选择相应的品种。

庭院绿化圃:选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花型花色丰富、耐日晒的品种。如:姚黄、赵粉、朱砂垒、似荷莲、白玉、墨魁、一品朱衣等。

切花圃:选择植株高大、株型直立、生长势强、花茎长、花态向上、花型端庄、耐水插、耐贮运的丰花型品种。如春红娇艳、百园红霞、朝衣、冠世墨玉等。

盆栽圃:选择株型紧凑、花型端庄、易开花的丰花型品种。如大胡红、小胡红、大红剪绒、紫二乔(洛阳红)、二乔、赵粉、青龙卧墨池等一些半重瓣或重辩花品种。

催花圃:选择株型优美、花叶协调、易催花的品种。如洛阳红、岛锦、金阁、雪映桃花、海黄等。

2.4栽培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无污染、排灌方便、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忌生土、粘土、盐碱土,忌重茬。牡丹最忌重茬,上茬牡丹出圃后,圃地最少得休整3年时间才可以再次种植牡丹。最怕积水,苗圃地里不能积水,牡丹是肉质根,怕泡,所以选择的苗圃地一定不能是低洼地。

2.5栽植时间

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时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2.6整地

对于选定的地块进行灭茬处理,最好是在麦收后就进行深翻,让土地充分曝晒,这样可以杀死一部分病菌和虫害,还可以吸收水分。在9月份栽植以前再深翻一次,把那些杂草翻入地下可以当绿肥,同时每亩施农家肥5~8m3、呋喃丹或辛硫磷颗粒剂3~5kg,深耕细耙整平,并依据地形地势,起垅打畦以利灌溉。

2.7栽培管理

牡丹的繁殖,常采用分株、嫁接、播种、压条、扦插、组织培养等多种方法。作为大田露地生产,最常用的就是分株、嫁接、播种这3种方法。

2.7.1分株法

分株时间:主要在秋季进行,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分株栽植。

分株方法:将3~5年生母株挖出,去掉附土,最好在晾晒2d,让牡丹根有一定韧度,视其枝、芽与根系的结构,顺其自然生长纹理,用手掰开。注意不要折损枝、芽。每株小苗须有2~3个枝条和3~4条粗根。同时剪去部分老根、断根、病根,必要时对植株消毒处理,然后栽植或销售。

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栽植穴直径30cm,深40cm,将种苗放入坑内,使根系舒展,覆1/2土后,稍向上提,使根茎部略低于地表3~5cm,踏实,再覆土,再踏实,浇透水,并及时浅锄,封土保墒增温,促进生根。栽植密度:生产庭院绿化用苗或分株种苗的,株行距一般为50~70cm,每亩地2000株,生产催花苗的,行株距一般为60~70cm,每亩地1800株。

2.7.2嫁接法

嫁接时间及温度要求:洛阳地区牡丹嫁接气温在20~25℃比较适宜,嫁接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如果条件适宜,可以适当延长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砧木可选用生长充实、无病虫害、长15~25cm、直径1.2~2.0cm的芍药根或牡丹根。接穗多选用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新枝,长5~12cm,粗0.4cm以上,随采随用。根接采用“切接法”和“贴接法”,和果树嫁接方法都一样。嫁接后用麻绳缠紧,接口处涂以石蜡或泥糊,即可栽植或假植。最好是假植3~5d,以利于接口的愈合。栽植密度:计划2年出圃的,一般采用行距30~40cm,株距15~20cm的方法定植,每亩地就是10000株。栽植方法:按行距要求开沟,深20~30cm,宽15~20cm,将苗按株距要求均匀直立摆放,接口低于地表3~5cm,或接穗芽顶与地表平,踏实起埂。栽埋后如果嫁接伤口未完全愈合,最好不浇水。如果栽前土壤干旱应预先补水造墒,栽后缺水可施喷灌。若嫁接期遇阴雨天气,也可嫁接后采取沙藏、薄膜防雨等措施,待接口愈合后再进行栽植。

2.7.3播种法

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

播种方法:牡丹种子于8月下旬开始成熟,当果皮变成棕黄时采收,随采随播,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深3~5cm,每亩播量60kg左右。或沙藏至翌春播种。播种后根据情况可用草或地膜覆盖。

2.8田间管理

浇水和排涝:视土壤墒情及降雨情况而定。一般年份浇4~6次水,常规浇水时间为:2月浇萌动水,3~4月间浇一次花前水,5月浇花后水,夏季根据雨水情况而定,11月浇封冻水。田间积水将导致植株死亡,如遇暴雨要及时排水。endprint

施肥:栽植第一年一般不追肥,之后通常每年施3次肥,第1次在早春土壤解冻萌芽时,施入以有机氮肥和磷肥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生长;第2次在花凋谢后施入速效复合肥,促进新的花芽分化;第3次在入冬前,结合封冻水,施入腐熟的堆肥和厩肥或人粪尿。结合施肥、浇水、锄草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整型修剪:整形修剪对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开花品质、观赏效果和生命周期的长短起着重要作用。种苗栽植后,所有枝条应于当年冬季于地表处“平茬”。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长,使其萌发更多新芽。对于生产实生苗和嫁接种苗的,因为分萌发新枝少,一般不需整形修剪。对于生产分株苗、庭院绿化苗和催花苗的,从第2年新芽露出地面(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始抹芽,根据品种习性,一般2年生植株留枝5~8个,3年生留枝7~10枝,个别特别健壮植株可适当多留。对新枝长出的花蕾,待其直径达约1.0cm时,应将花蕾摘除。整枝抹芽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除病枝、枯枝、弱枝,及时去除花蕾,保证通风透光,养分集中,维持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动态平衡。

3病虫害防治技术

3.1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叶尖枯病、根腐病、白绢病等。

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吹绵蚧、根结线虫等。

3.2综合防治

(1)种苗处理。苗木栽植前用杀虫、杀菌剂浸蘸种苗,一般用50%多菌灵800倍(或其他杀菌剂)和甲基异柳磷1500倍混合处理种苗,凉干栽植。

(2)土壤处理。耕地前每亩地撒施呋喃丹或辛硫磷颗粒剂3~5kg,预防虫害。

牡丹生长期:花后喷100~1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叶片,6月中旬喷洒800倍多菌灵或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每半月喷一次,喷2~3次,防止叶部病害。春秋两季可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对硫磷粉剂或颗粒剂等药物,拌细土,撒施于植株周围,之后立即浇水,毒杀害虫。

(3)休眠期。萌发前对植株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灭吹绵蚧。秋冬季清除牡丹田内的枯枝落叶及杂草,剪除病虫枝、枯枝,集中焚烧,消灭越冬病虫害。施入的有机肥要经过腐熟,防治病虫带入田内。及时浇水、锄草,科学管理,促进生长,增强抗性。

参考文献:

[1] 赵兰勇.中国牡丹栽培与鉴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 陈俊强,汤天明.牡丹苗木质量LY/T1665-2009[S].北京:国家林业局,2009.

[3] 李嘉珏.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牡丹病虫害防治栽培
牡丹
赏牡丹
草莓的立体栽培
绿牡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