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因子试验研究

2014-10-30任少茂任毅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核桃试验

任少茂+任毅

摘要:运用高接核桃砧木实施了不同嫁接材料、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温度和湿度嫁接对比试验,对嫁接成活率作了调查、统计,对影响竹山县潘口乡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因子不同材料、嫁接方法、湿度、温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提供依据,以总结技术供在全县推广。

关键词:核桃;高接换优;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77—03

1引言

竹山县是湖北核桃主产区,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到2013年底,竹山县累计发展核桃0.54万hm2。核桃产量达200万kg,年产值可达7200万元。核桃成为种植户林业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长期以来,竹山县发展产业因购苗主体多元化、实生苗木繁殖,导致苗木良莠混杂,遗传性不稳定,结果晚、品质差、产量低、商品性差,制约了竹山县核桃产业发展。

实行核桃低产林改造改良品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产量。2009~2011年竹山县潘口林业站引进优良品种,运用高接核桃砧木实施了不同材料嫁接方法、不同温度、不同空气湿度嫁接对比试验,对嫁接成活率进行调查统计,对影响竹山县潘口乡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因子,嫁接材料、温度、湿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提供依据,总结技术并在全县推广。2材料与方法

竹山县属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全年多偏西南风。试验地点位于竹山县潘口乡魏沟村。海拔470m,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水量约9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无霜期年平均约250d。核桃面积80hm2,属于山地农耕地建园。栽植株行距3m×4m,定植6~8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结果。试验园与农田相连。试验年份气温正常,无极端天气。

2.1试验材料

试验用嫁接枝条从陕西柞水、山西临汾以采穗枝条形式引进。采鲜枝条冷藏,在2d内用完,保证枝条生物活性。定植6~8年四川泡核(砧木)高接换优。

2.2试验内容

包括不同材料、嫁接方法、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嫁接对比试验对成活率影响和不同材料方法发育枝生长量测试。5月上旬完成枝接,6月上旬~7月上旬完成枝接方块芽接。嫁接时间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3年,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法重复3次试验,每10株在一试验小区进行对比试验,标号挂牌记录。采取固定熟练工2人一组在2d内完成。

2.3试验方法

皮下接:采取嫩枝皮下接。接穗用当年已木质化的带顶芽的短枝做接穗。选择砧木较细的枝条截枝,削平锯口,在砧木光滑处竖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15cm,接穗沿刀口插入,然后将接穗和嫁接口用薄膜全部包裹,芽体只包一层。

劈接:采取接穗用当年已木质化的带顶芽的短枝,选直径3cm以上的砧木离地面70cm截枝,削平锯口,用刀在砧木中间垂直劈入,将接穗两侧各削个对称斜面,迅速将接穗砧木劈口中,路出接穗削面,使砧、穗的形成层紧密对合,绑紧接口。

芽接:采取方块形芽接。接穗用当年半木质化枝条,采生长健壮外围发育枝,剪叶留叶柄,湿布包好放阴凉低温处,或将接穗下端浸泡清水里置阴凉处。操作方法,先在砧木光滑部位横切,再在侧面竖切一刀,挑起树皮,快速将已取好接芽贴紧,一侧对齐,另一侧依芽宽度,将砧木皮层撕开,然后用薄膜绑紧[1]。

2.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精心管理,适时除萌,成活后接适时放芽,防止风害,及时松绑,摘心。

2.5调查方法

采取全面调查方法,当年嫁接完成3个月调查成活率。

3结果与分析

3.1接穗对成活率影响

如表1所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接穗的对成活率影响:绿枝方块芽>嫩枝接穗>硬枝接穗。由于运用高接核桃砧木是原来引栽品种是四川泡核,作为高接的中间砧,四川泡核原砧木是核桃楸。基砧和中间砧不同,二者是否有叠加效应共同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有待于试验研究。其他劣质品种对不同嫁接材料成活率影响是否相同,有待于试验研究。芽接对接穗木质部及芽体伤害小,芽接从砧木吸收营养物质相对少,不易伤害木质部。愈伤组织形成较快,形成层质量高,成活率高。

芽接芽小、少、萌发慢,对接穗吸收营养较少对成活率较高,而枝接芽接芽大、大、萌发快,对接穗吸收营养较多对成活率较低。嫁接材料的芽体大小、伤害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嫁接同类型枝条芽体大、伤害小成活率高,反之,成活率低。接穗的木质化程度对不同品种砧木愈合有一定影响。接穗的木质化程度越高,对砧木泡核影响越大,成活率越低。据刘爱军实验,接穗不同贮存方法、取接穗不同嫁接部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同。

3.2温度对嫁接成活率影响

温度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大,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是接穗与砧木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紧在一起细胞增生,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一起的一个整体。温度对生物酶参加生化反应起重要作用,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酶活性成正比。25~30℃是泡核嫁接形成层愈合最佳时期。温度低与25℃,形成层形成少成活率低。温度高于35℃,抑制愈伤组织形成。有资料研究表明,低与15℃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慢且时间长,超过30~35℃愈伤组织形成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短,愈伤组织形成量少[2]。从表2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不同温度嫁接成活率由高至低依次是26~30℃>21~25℃>31~35℃>15~20℃以上。按照竹山县物候,核桃高接换优不同时间成活率由高至低依次是6月上旬>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5月上旬。

竹山县属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境内山地起伏大,造成气候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区域差异明显,气候差异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以试验地点位于竹山县潘口乡魏沟村为参照,在各乡镇具体实施嫁接时间适当顺延。endprint

3.3空气湿度对嫁接对成活率影响

在嫁接口湿度,由砧木自身水分的供给,一般都能形成愈伤组织,而接穗则要靠嫁接口附近的微环境提供相适宜的湿度,湿度过低、过高都难于形成愈伤组织。空气中水分是保障砧木和接穗伤面的形成层愈合微环境湿度,同时部分形成液态水经土壤毛细管被砧木根须吸收。土壤含水量14%~18%时,利于愈伤组织形,过高或过低不利愈伤组织形[2]。空气湿度对嫁接影响是显著的,对成活率影响较大。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在40%以下由于水分供应不足,出现萎焉,成活率低;在阴雨天,空气湿度在81%以上,接穗伤面难愈合,成活率低;在阴天,适合空气湿度为61%~80%,最适宜形成层愈合,成活率最高。如表3 空气湿度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成活率由高至低依次是61%~80%>41%~60%>20%~40%>81%以上。

3.4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

采用芽接、皮下接、劈接接穗用当年已木质化的带顶芽的短枝做接穗嫁接,而芽接采取绿枝方块形芽接,接穗用当年半木质化枝条。在其他因子相同、嫁接后管理水平相同情况下,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芽接>皮下接>劈接。说明湿度、温度、接穗等因子综合嫁接成活率,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芽接最节省原材料,省接穗芽,省薄膜;节省锯砧木工时,节省嫁接成本与费用。芽接是最佳嫁接方法。

嫁接后成枝生长、发枝力与芽体营养供应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嫁接芽成芽体大成活后生长快,发育枝生长量大。反之,则芽成活生长慢,发育枝生长量小。

整体看,枝接比芽接成枝量大,枝接比芽接生长量大。嫁接接穗的营养器官积累的养分有关,营养器官积累的养分越多,发育越充实则生活力就越强,芽体创伤面小,生长点多腋芽或副芽多,萌枝力强。枝接接穗体大充实,积累的养分较芽接多,生长量较芽接多。枝接接穗体生长点、腋芽或副芽较芽接多,成枝量较芽接多。接穗的成枝量、生长量与砧木健壮情况积累养分也有关(表4)。

4结语

(1)竹山县核桃高接换优,通过对比试验,摸索出核桃最佳方法是方块芽接,最佳时间是在6月上旬,最佳气温25~30℃、空气湿度61%~80%。

(2)影响嫁接成活率外界环境因素光照、风等没有实验。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是砧木和接穗中所含单宁物质,“伤流”对嫁接成活影响,及对砧木采取“放水”的措施需探索。嫁接后不同管理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需进一步试验。解绑时间、管理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等需探索。

(3)影响嫁接成活率外界环境因素光照,风等没有实验。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是砧木和接穗中所含单宁物质,“伤流”对嫁接成活影响,及对砧木采取“放水”的措施需探索。嫁接后不同管理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需进一步试验。解绑时间、管理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等需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华刚.核桃几种嫁接方法比较[J].西北园艺,2010(12):22~23。.

[2] 张忠义.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主要因子和应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181~182.

[3] 刘爱军.核桃高接换优技术[J].圆林园艺,2013(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桃试验
CS95
CS10
510
T90
驭胜S330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猴子拾核桃
巧剥核桃
17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