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国有苗圃现状与思考

2014-10-30吕克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林业生产淮安市可持续发展

吕克

摘要:对淮安市国有苗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淮安市国有苗圃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淮安市国有苗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有苗圃;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49—02

1引言

多年以来,淮安国有苗圃承担着该地区培育良种壮苗、林木选种育种、育苗新技术示范推广以及保障绿化造林用苗任务,为淮安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淮安的国有苗圃种苗生产已经逐渐失去龙头带头作用,国有苗圃这块阵地即将丢失,加上掌握育苗熟练技术的工人流失,因此苗圃亟需政府扶持。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着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建设问题,绿色江苏建设和生态淮安建设,其目的都是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种苗作为营林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种苗质量高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林业的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高低,国有苗圃作为林业种苗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2国有苗圃现状分析

淮安市现有国有苗圃3个,经营总面积1866亩,其中可育苗面积1155亩,育有杨树苗、紫薇、栾树、柳树、榉树、红叶石楠、香樟等造林苗和绿化用苗。职工总人数85人,其中退休职工55人,在职职工大多没有编制。淮安国有苗圃按财政补贴大致可分为3类:一类是洪泽苗圃,差额拨款单位,每年都法人年检,县财政每年给予18万元的补贴,不足的部分通过苗圃自身经营解决;二类是淮阴区苗圃,自收自支单位,从2003年以后已不再进行法人年检,财政每年补助4.9万元,全部收入都靠苗圃销售苗木。三类是淮安区范集林苗圃,在2005年进行改制,在职职工买断工龄,现在单位已不存在,没有任何财政拨款。

3淮安市国有苗圃存在的问题

3.1专业育苗技术人员缺乏,育苗技术落后

国有苗圃由于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或位置比较偏僻,因此,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充。离退休人员或调离岗位的人员,也没有及时得到补充,苗圃后备力量缺乏。造成了管理技术人员的流失和苗圃技术结构的单一。苗圃现有人员没有编制素质较低,新的育苗技术得不到推广,工人无积极性,很难发挥技术优势,造成国有苗圃起不到示范作用。如淮安区范集林苗圃职工已经全部买断工龄,目前3名管理人员有2名是退休返聘人员和1名临时工,苗圃目前处于没有正式人员状态。洪泽县苗圃和淮阴区苗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没有补充过林业专业人员,目前没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3.2资金短缺,投入少

淮安市现有3个国有苗圃,除洪泽苗圃有县财政补贴外,其余全部没有任何财政拨款。工人工资无法兑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无钱可缴纳,部分苗圃无奈把育苗地分给职工作为工资和养老保险金。如淮安区林苗圃由于2003年进行改制买断工龄时,财政拿不出钱,无奈把育苗地按工龄长短分给11名买断工龄和退休职工作为买断工龄工资和交纳养老保险。

3.3基础设施陈旧,在市场竞争中苗圃处于弱势

淮安国有苗圃承担该市造林苗木培育和技术推广,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再加上苗圃工人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养老保险金等费用的多年积累,已使国有苗圃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没有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土壤肥力衰退严重,保护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差,有的苗圃生产用房还是20世纪70年代所建,目前大部分都已成危房,与现代育苗企业要求极不适应,生产手段还停留在传统育苗手段上,苗木品种不成规模,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拳头优势产品,难以适应培育优质绿化苗木的需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对策与建议

4.1淮安国有苗圃的定位

国有苗圃应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起引导、示范、辐射作用,属于公益性的范畴,是其他经营性苗户不能取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不能以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来衡量,不能靠市场来调节,就得将全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承担费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国有苗圃在人员、基础设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4.2淮安国有苗圃的功能

国有苗圃应该是一个苗木种苗的贮藏库和优良品种的保种基地,发挥贮藏作用。社会上的私营苗圃的苗木生产跟市场走,当发生不可抗力出现苗木短缺时,国有苗圃可以作为苗木贮备库来补充,为特殊情况下提供苗木。而且优良的苗木品种经过一时间的推广后,会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就需要国有苗圃来进行优良品种的保种工作,因此不管社会苗木是否余缺,作为国有苗就要多树种、多结构育苗,以作备用。因此要让国有苗圃起到贮藏和保种作用,就得将国有苗圃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样国有苗圃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

4.3加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选育工作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乡土树种是区域性的宝贵生物资源,是千百年来,经过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后留下的珍贵物种,对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出色的抗病虫、抗污染能力以及低成本、易管理等诸多优势,大力挖掘培育本地的乡土树种资源,搜集、繁育、推广、示范优良乡土林木品种,建立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和培育圃十分必要。要把本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放到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储备国家种质资源的最终目的。

4.4积极使用良种坚持标准化育苗

国有苗圃育苗必须使用良种进行标准化育苗,实行科学管理、运用先进技术、投入优良的生产设施和机械设备,体现国有苗圃育苗的先进性。使国有苗圃育苗有积极性向着先进方面努力发展,用现代理念发展苗圃思路,提高科技含量,不能混同于一般育苗户育的商品苗,用良种实行标准化育苗,产出的苗木价格就应体现良种壮苗价格,从而提高造林质量。同时还应制订政策扶持国有苗圃,如林木良种投入、育苗机械投入、先进育苗技术投入,使国有苗圃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使林木种苗向科学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国有苗圃才能走出困境,兴旺发达,林木种苗基地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4.5解决苗圃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现有国营苗圃职工,大多数是在苗圃战线上工作20~30年的老工人,有的已经退休,但因为缴不起养老保险金,生活没有保障。苗圃育苗虽然经济效益有限,但它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对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苗圃职工却无人过问,不合乎情理。建议将国营苗圃工人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苗圃这块阵地将后继无人。

4.6坚持国有苗圃集体经营

在淮安的3个国有苗圃中,淮阴区苗圃实行全部育苗地进行集体育苗,实行标准化育苗,严格控制育苗密度,产出的苗木一级苗率在90%以上,这是私人苗圃和其他分田承包经营的国有苗圃难以达到的,另外淮阴区苗圃还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生猪,每年生产出栏生猪100多头,并且苗圃还申办了绿化资质,每年在社会上投标做绿化工程。淮阴区苗圃近年来虽然财政上没有投入,但是经过集体经营,不仅能育出质量上乘的苗木,而且还能做到自给自足。淮阴区苗圃发挥了国有苗圃人员质量、基础设施、苗木管理技术等优势,没有将土地承包给职工进行分散经营,而且采取集体经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育出社会需要的好苗和养活自己没有问题。

5结语

国有苗圃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努力提高苗木附加值,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育出市场认可的良种壮苗。发挥国有苗圃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尽快使国有苗圃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 韩惠娟.吕梁市国有苗圃改革思路 [J].中国林业,2008(3).

[2] 姚建信.关于运城市国有苗圃经营现状的调查 [J].山西林业,2007(8).

[3] 王敏,李永峰.关于山西省国有苗圃发展的建议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9).

[4] 朱晓春,王天罡.谈苗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2).

[5] 李红艳,刘铁军,张凤海.黑龙江国有苗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业生产淮安市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我的奶奶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