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安·邻水汤巴丘村:川东民居“活化石”

2014-10-29刘苏阅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2期
关键词:邻水县石梯谭家

●黄 辉 刘苏阅

邻水县冷家乡汤巴丘村曾是古代川东至川北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分布着28个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院落。院落依山而建,木架穿斗结构,呈现干栏式格调等特点。“这些古建筑群是客家文化与当地民俗的结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四川及中国移民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邻水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秦燕告诉记者。

1月8日,记者来到汤巴丘村,看到这些古民居院落镶嵌在田园山色之间,那些宽大的石梯,高高的门槛,古朴的青瓦,雕有各种花纹和动物的木窗……处处呈现古老的气息。

“在众多古民居院落中,谭家湾的‘谭家花房子’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秦燕说。整个房屋呈四合院状,砖木竹结构,有两重堂屋,108扇窗户,每扇窗户的花雕、物雕样式各异,美观大气,因此拥有“谭家花房子”的美誉。

至今,“谭家花房子”仍住着80多位谭姓人家,53岁的谭兴全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对祖屋的历史很有研究:在“湖广填四川”时期,谭家的祖辈从广东英德县迁徙至谭家湾,所以现在还有少数人会讲广东话。由于当时谭家湾人口稀少,修建“谭家花房子”仅有一个木匠和一个石匠,从1625年开始修建,直到1689年才完工。“仅雕刻神柜就花了6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神柜在文革时期已被毁坏。”

记者在谭兴全的带领下,来到大门前的石梯处,看到最底层的石板上有一个半圆形小槽。“这个小槽是房屋修建时留下的,专供人们踢毽子所用。”谭兴全说,每年除夕前,谭家人都有杀鸡的习俗,然后用鸡毛做成毽子。正月初一至初五,谭家人便聚集在大门前的院坝里,三五人一队,开展踢毽子比赛,踢进半圆形小槽的一方获胜。这项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黄昏时分,记者告别了谭家人,离开了汤巴丘,但这里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仍让人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邻水县石梯谭家
汽车装配线在线返修策略重组研究与实施
石梯
科长投案,揭开县里近十年最大腐败窝案
朱晓琴作品
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
依托旅游产业的乡镇规划探析
四川邻水县老体协健身操分会加入老年大学
几种胺类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行为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