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实践活动加快推进精准扶贫

2014-10-27

党建文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行政村绿色生态贫困户

以大调研问需于民,找准精准扶贫新路标。一是扶贫目标实现“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科学配置扶贫资源,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把扶贫项目和资金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建立完善州、县、乡、村四级扶贫开发规划体系,确保扶贫开发科学有序推进。二是扶贫方式实现“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台账的“四有”要求,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识别摸底工作,瞄准扶贫重点地区和扶贫重点对象,使扶贫开发方式由“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三是扶贫机制实现“分散式”向“联动式”转变。在扶贫结构上,实现省州联动、州县联动、干群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在扶贫机制上,着力创新联动。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整合涉农扶贫资源,归集各类扶贫资金,统筹实施扶贫项目,实现扶贫资金、项目到村到户。

以承诺服务于民,全员参与精准扶贫。一是强组织,“实打实”建立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三联”服务机制。州委书记叶红专等主要领导带头联系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靠前指挥,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践行精准扶贫、服务群众的承诺。二是转作风,“一对一”结对帮扶。用承诺践诺来促使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沉下身去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行动,按照“捆绑到单位,责任到人”的办法,党政领导分片包干、单位帮扶到村、党员干部帮扶到户,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个性化扶贫措施。把精准扶贫同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党员到网格报到,自愿领岗认责,形成“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一个党小组、一名网格责任人”的网络化组织模式。

以得实惠取信于民,检验精准扶贫成效。一是建设绿色生态产业,让乡村富起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橘、茶叶、烟叶、百合、猕猴桃、中药材、畜牧水产业、生态旅游业等八大绿色生态特色产业,农户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带动下进行产业开发,扶贫产业项目覆盖586个贫困村15万贫困户50万贫困人口。二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乡村美起来。优化整合各部门项目和资金,着力推进水、路、电、气、房和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乡乡通油路,98.3%的行政村通公路,100%的行政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8.9万户农户搬进扶贫建设的新房子。三是发展社会事业,让乡村文明起来。开展农村劳动力绿色培训工程,推进教育扶贫、职教扶贫,实施“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计划”,全州免费培训农民近100万人次,培养农民大学生945名,398名成长为村组干部,资助贫困学生50万人次。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委组织部 满延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政村绿色生态贫困户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并村重在并心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志书中“行政村”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