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京东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培训6万员工?

2014-10-27刘强东

中关村 2014年10期
关键词:痛点京东管理者

刘强东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是必须要有的。

谈到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三个点”和“三大能力”的问题。互联网思维的三个点,其实就是痛点、尖叫点和引爆点。“三个点”对应着“三大能力”。痛点对应的是用户思维能力,你有没有读懂用户;尖叫点对应的是产品思维能力,你能不能做出令人尖叫的产品,像微信就是这样的产品;引爆点对应的是市场思维能力,也就是你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引爆,让粉丝誓死追随。

那么,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将这三种思维模式应用到人力资源和培训中?过去,培训的三大能力是讲课的能力、开发课程的能力和班级运营的能力。如今有新三样,首先就是社群运营能力,你会不会让粉丝玩起来;其次是多媒体制作能力,让你想培训的内容成为可听、可视化的声光电合一的产品;第三点叫做爆点营销,你会不会引爆一个问题,比如“爆款”就能招人气,让客流量上来,之后让人不自觉地去传播。

现在有一句话叫“饭前不拍照,臣妾做不到”。不是只有来吃饭的才叫用户,真正的用户是还没吃呢,就先把照片传出去了。圈里一百个人觉得这个店挺好,下回也要去,一个带一百,这种用户才是真正的用户。

如何创造出这种引爆点,让大家能够帮着你传播,并且他还不觉得是在替你干活,这背后就是功夫。

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工具,能让我们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反思和工作。传统企业的培训效果是“高大上,听不懂”,而互联网企业追求“接地气、讲干货、说人话”。互联网思维催生了种种堪称简单粗暴的方式,却往往能直击用户内心深处。

京东商城拥有6万员工,其中8成是基层蓝领员工。过去,我们用60%或更多的时间为管理者服务,开发他们喜欢的课程,仅培训800名经理层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费时费力,有时大家还没空参加;如今,我们对管理者的服务可能只需要20%的精力,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力量放到了培训员工上。

我们在内部调研时发现,在京东专业级人才中,有50%的人职业梦想是成为管理者。问到为什么要成为管理者,回答通常是:“成为管理者,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再问:你们愿意做审批吗?愿意开各种会议吗?“不愿意,我就想让别人听我的。”这就太简单了,这就是痛点。于是,我们的培训可以围绕他们做一些尖叫的产品,其实就两点:给他们更大的舞台和更多展现的机会;让领导和员工都认识他,让他说话有人听。围绕这块,我们做了两个产品,一个叫京东TALK,一个叫京东TV。

对于京东内部近5万的蓝领员工,我们尝试开放大学的模式,做了两个产品:一个叫“我和东哥做校友”,第二个叫“我在京东上大学”。用这样的产品,去激励大家靠自我的动力来学习。我们还有一个产品叫“专业脱口秀”。用这样的方式,更快速地推动公司内部知识的传递。

通过建立一种学习生态系统,让学员自动自发地学习,以知识习得为方法,而目的是为了提升能力。现在的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多,会推动培训越来越快地从学习领域到绩效领域。培训能不能帮到绩效,有没有像顾问一样去帮助它,你能不能做到用智能的系统去做推送,使人更轻松的工作,将决定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

猜你喜欢

痛点京东管理者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