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是中关村?

2014-10-27卫汉青

中关村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关村改革开放驱动

卫汉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5年历程。65岁,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年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未来的路如何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前夕的几个重大场合,接连提出要创新驱动,实现中国梦。

说到创新驱动,人们不由想起了中关村。因为一年前国庆前夕——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带领政治局全体成员,走出中南海,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体上课,郑重提出中关村要努力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什么是中关村?或许这是许多人想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始于1978年。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中关村召开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以中关村的陈景润等典型着手,揭开了科教兴国的序幕。中关村也没有辜负这位“后勤部长”的殷殷期望,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了冲锋陷阵的作用:陈春先下海创办的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撬动中国知识经济的电子一条街,王选们的汉字输入系统,柳传志们的联想电脑,王文京们的用友软件,新浪、搜狐、百度等互联网群体的蓬勃兴起,一飞冲天的神舟飞船,全球首创的非典疫苗,雷军们的小米手机……这些中关村土地上生长的青松翠竹,共同肩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明媚春天。

毋庸讳言,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丰功伟绩,使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跃上了全球第二的宝座,但时至今日,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粗放型经济的比例过高,能源消耗太大,土地资源殆尽,环境污染严重,茫茫雾霾锁中国……不发展肯定不行,要发展问题重重。产业必须升级,经济必须转型。中国的领导人和有识之士都明确了只有一个路径:创新驱动。中国必须由大量消耗能源、土地、人力的粗放型经济,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集约、绿色、环保、生态型经济转变,舍此别无它路!

中关村又一次走在了历史前沿。中关村能够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吗?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中关村核心区:创新驱动的步伐》等一组文章,正是围绕着这一话题,撷取了中关村核心区的一些企业、专家、领导的事例和文章,试图诠释和传达中关村人的回答。

“经济”版《中关村论坛:聚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科技”版《梅子淘源李璐:点中农业众筹的信任死穴》、《好贷网李明顺:互联网老兵的金融新传》、《海水淡化“中国造”》、“教育”版《郭宇的创意生意经》等文章,犹如圆明园金菊和香山红叶,各显风采,装点出了中关村的金色秋天,都是献给共和国最美的节庆鲜花。

中关村,你就大胆地往前走吧!沿着30多年创新创业开拓奋进的道路走下去,走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走出一个天蓝水碧鸟语花香的创新国度。中国为你喝彩,世界为你喝彩!

猜你喜欢

中关村改革开放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