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村镇规划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4-10-23赵丽芝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实际运用问题对策

赵丽芝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镇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对于村镇规划的要求也也来越高。村镇规划不仅需要满足现实的实际要求,还需要对农民的长远利益、村镇的公共利益进行维护。本文通过对新疆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村镇规划的提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规划;实际运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化建设的完善,我国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建设的加快促使农村人口逐渐向乡镇、小城镇集中,使乡镇的人口逐渐增多,这就需要村镇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合理改善,同时也有助于存进经济的发展。在村镇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村镇的建设,对居民的生活、村镇的发展造成影响,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村镇规划概述

村镇规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村镇规划指的是根据国家、市、县的社会发展计划与经济,结合村镇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历史等,乡镇人民政府对村镇的发展方向、规模、性质进行合理的界定,对村镇各项建设和布局制定具体安排和综合部署,以此实现村镇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

村镇规划在广义上指的是,围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利用环境美学、社会学、策划学、现代行为科学、规划学、市场经济学等理论方法,以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为目标 ,以人力、物质、财力、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最佳分配为方式,为建立一个资源、环境、科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彼此相协调的社会环境所做的具体安排与部署。[1]村镇规划为实现村镇建设的整体性、持续性、联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村镇未来建设的方向,对村镇的发展、建设具起到指导、管理的作用,确保村镇建设的合理性,促进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村镇规划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还未形成完善的村镇规划理论体系

我国目前的村镇建设仍按自然演进的模式进行。在村镇的实际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的理论不能满组村镇建设的需要,规划理论与管理体系还需完善。在实际的村镇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中,村镇建设的实际内容远远超过规划指导所涉及的内容,在实际的村镇规划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村民的需求、村镇的规模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能只按理论的指导进行。所以,在村镇规划的实际运用中,村镇规划所包含的技术标准、内容等需要完善,以此满足村镇建设的需要。

(二)经济发展的制约

由于新疆村镇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对村镇规划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村镇规划的管理、编制等工作落后。同时,由于新疆环境条件的相对较差,对人才的引进匮乏,人才缺乏。没有足够的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指导,村镇规划便成为一种“口号”,难以进行实际的工作开展。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导致村镇建设的引导、控制难以进行,城市规划管理人员难以真正的到新疆村镇进行实地的乡村考察,指导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使村镇规划的管理不全面。[2]在这种情况下,滥用耕地、城中村的现象便时常发生,影响村镇、城市的建设。

(三)村镇规划设计的档次较低

由于新疆资金、产业、观念等较为落后,村镇规划建设档次、规模等较低。在实际的村镇规划建设中,镇区街道、供暖、排水、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使村镇的建设仅局限于对住房的建设,基础设施不足,不能为居民的生活提高方便,同时影响村镇的卫生环境。在目前的村镇规划镇中,新疆的一些小城镇仍以沿路走廊式的、三四层楼式的格局进行建设,亮化、美化、绿化的高档次规划格局难以形成,不利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提高。

(四)村镇规模、体系缺乏科学性

在不同的村镇中,由于村镇人口、环境、发展的差异性,村镇的规划设计、建设也应因地而异。受当地政策观念、地理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村镇的城市化进程与村镇的经济建设不平衡。在新疆的一些村镇中,有的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对居住的条件,生活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但村镇建设的技术、指标受限,是一些村镇建设项目不能得到合理的实施,影响村镇规划的实际运用。此外,对于一些较为落后的村镇,村镇的发展呈萎缩趋势,村镇大量人口外迁,甚至出现一些“空心村”的现象。[3]由于村镇管理的不健全,村镇边缘的工业、耕地等得到不到科学的管理,影响村镇的环境与发展。同时,一些村镇的人口较为分散,公共设施不全,村镇的生活服务水平较差。在这些村镇的实规划建设中,由于村镇的规模、体系不健全,不科学,村镇的规划建设无法合理的根据村镇的实际情况、规划的科学性进行。

三、提高村镇规划水平的措施

(一)统一布局,建立合理的村镇体系

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村镇发展、城乡发展的关键。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应遵循城乡一体化战略,建立一个中心村、一般镇、重点镇有机结合的村镇体系。在村镇总体规划、项目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建设、布局村镇的规模、产业和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村镇的资源,整个村镇资源,实现村镇的合理建设、协调发展。在村镇规划的实际建设中,首先应形成以城带乡、以乡带镇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村镇结构体系。在村镇体系的建设中,对村镇的资源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将一些过小的村镇进行合理的归并,实现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应加强对村镇规划的科学引导,对资源的开发、经济的建设给予科学的指导,在村镇的规划建设中,实现村镇经济发展与村镇环境发展的同步。对村镇规划进行统一布局,构建合理的村镇规划、发展体系,确保村镇规模的合理性,发展的集约性,实现村镇的和谐发展。

(二)对村镇规划工作进行分类指导

各个村镇环境、经济、规模、人口的不同,村镇的需求也就不同,对村镇的规划应根据村镇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规划建设。村镇规划应村镇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发挥村镇本身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建设功能齐全的村镇发展模式。分类指导村镇的规划建设,应加强对村镇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村镇的资源、经济及长远发展,根据相关的政策,进行因地制宜的建设。[4]对于较为偏远的村镇,应以城镇带动其发展,在规划上政府可给予异性的优惠,鼓励、支持其发展。对已离城市较近且发展较快、纳入城区管理的村镇,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三)合理定位村镇功能,突出自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村镇的规划建设应注重对自然资源、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特色,结合当地的发展需要,村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在新疆村镇的规划建设中,更应准确把握当地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将现代建设模式与当地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赋予村镇特色,进行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同时,还可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建设以旅游产业为增长点的新型村镇,使村镇的经济的得到较快地发展。

四、结束语

村镇规划建设是实现我国村镇发展的必要方式,在目前的村镇规划建设中规划理论体系、规模、经济、档次等因素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村镇的合理规划与发展,需要根据不同村镇的发展状况、资源特色等建立合理的规划体系,规划的分类指导,合理的村镇定位等,以此实现村镇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尔哈力.吐尔汗.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5):7.

[2]刘艳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个现实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8,(28):313.

[3]蒋蓉,邱建.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村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2,36(1):86-91.

[4]朱学新,王叶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147.

猜你喜欢

实际运用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反复操练与实际运用在语法课中的体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