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校园 内涵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2014-10-23张涛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研理念

张涛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引领;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其意义重大深远。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和延续,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一种教育力量。干净、整洁、优雅的校园孕育的是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还可提升学校形象,推动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一、提炼理念,打造学校发展的主心骨

如果说,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那么,理念则是文化成长的主心骨。当学校发展迟缓,人心涣散,找不着北的时候,更迫切需要一种理念来支撑与唤醒。这种感受,我们提炼出“责任高于一切,态度决定未来,服务赢得信赖”的管理理念,“教师的优势就是学校的优势,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发展”的教师理念,“回归教育本源,实施雅行教育”的学生理念,为管理“正向导航”。鲜明地提出目标。让学校的每一名教师清楚校长要做什么,学校要做什么,让每一名学生家长清楚学校正在做什么。我们在理念指导下,提出了“盘活队伍,提升素养;规范机制,精细过程;领导负责,分层管理;雅行教育,健全人格;优化环境,服务增效;特色鲜明,全面进步”的总目标。然后将这一系列目标分阶段,分重点去落实。

二、培植精神,激活学校发展的主优势

学校这样一个群体,数十年如一日,就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没有活水注入,没有流动。维系它久不生病,永葆新鲜的秘密究竟应该是什么?除了精神,别无其它。

1.树立“信念”文化。应该给教师新的理念和信念。“发展不比别人慢,地位不比别人低”这是重树信念;“学校什么制度没有公平执行,什么公开承诺没有及时兑现”这是提醒信念;“站在最落后的起点上每一点滴的进步都是成就”这是坚定信念。“做有故事的教师”是最朴素的信念,“做有思想的教师”是最崇高的信念。

2.规范“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是保障。我们以为,制度建设,教师认同,共同遵行,它就叫“文化”;教师不认同,被动应付,它就是“废纸”。因此,我们奉行和探索的是“有情的制度无情的管理,科学的制度规范的管理”这一制度文化。

三、回归本源,创造雅行文化的新特色

我们以为,小学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因此,提出了“雅行教育”的德育文化。它的内涵目标是“环境静雅、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

1.定雅标,学雅规。我们制定了全面的“雅行标准”,创造性地设计了“雅行修身的细节”,关注并指导学生“雅在思想,雅在言行,雅在日常”。特别是易于诵读的“三字经”,讲起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2.抓日常,促习得。我们坚持大目标,小常识;高标准,低台阶;全过程,小细节抓雅行。学“礼”,我们落实升旗、课堂、交往三个常规;学“净”,少先队从“丢下一张废纸,拾起一个文明”“呵护鲜花,保护绿色一条路”等细节入手;学“孝”,学校制作“孝心”典故墙,给学生布置“我是家庭好帮手”,双管齐下;学“廉”,让学生读中华传统廉洁诗词警句选读,浸润学生心灵。

3.读经典,润心灵,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承文化,校园书香能致远。我们学校举行经典读书活动,我们以诵读国学经典、赏析名家名篇名人名言、阅读名人故事为主要内容,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内涵,激励学生成人成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别开生面,有精彩纷呈的经典诵读表演;有独具特色的名篇诗文吟诵;有动作优美的歌舞,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优化环境,提升文化育人的高水准

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骨架,是校园文化附着的根本,舒服精致,时时处处有教育。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好的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师生的价值观,仅从课堂教学的单一渠道上获取资源是不够,我们努力在校园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精髓都是在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守道、敬孝、求学,这是有很好的劝世作用的。

1.“见缝插针”式传统文化。对学生,有“进校园,当思如何进取,离校园,该想如何收获”的醒目警示;对家长,有“爱孩子,就要真的懂教育”的建议。入学校,迎面而来既有整齐的温馨提示赠言警句,也有“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的风采展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墙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既有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廉洁名句》等易于小学生诵读和习得的内容,也有“做智慧型、思想型、勉力型老师——给教师的建议”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2.“美点景区”式环境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怡人,实现了处处育人。

五、倾力打造校本教研建设特色工程,致力探索科研兴校之路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全体教师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通过举行校本教研研讨,引导老师们在参与研讨交流活动中积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需求,交流碰撞,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统一思想认识,增进了解和友谊,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目的。校本教研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不断引导广大老师从经验型向学术型、研究型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增强学科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中的重要活动,是教师对学科课程教学感性思考与理性思考的反映,是授课活动的拓展与延续,能够把广大教师引入对授课的深入研究上来。因此,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是不可以对它进行割裂理解的,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园建设,到教师的教学风貌,学生的行为礼仪,文化宣传,环境卫生,课桌摆放等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学校的每一个细节活动都能体现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教研理念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用心处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