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史料教学的两个问题

2014-10-23张汉林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证,史识

目前,史料日益成为历史课堂教学和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角。为此,如何选用史料,如何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是历史教学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史料?学者们论述不一。这里采用梁启超先生的说法:“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①这个定义指明了史料的三个要点:第一,史料的本质是历史的遗存,是过去的人留下来的东西,一鳞半爪,不成系统;第二,史料反映的是人类的活动,包括思想活动与社会行为;第三,史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重构与复原历史的证据。

根据不同的标准,史料大致可以划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声像资料,直接史料、间接史料,有意证据、无意证据,正面证据、反面证据。之所以要区分不同种类的材料,是因为材料种类不同,其价值和使用方式也有所区别。

按照载体来划分,史料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声像资料。文献资料均出自人物的记录,如二十四史、档案材料、书信日记、家庭账册等。实物资料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日用器具等各种古物。地上的文献资料如果能与出土的实物资料互相印证,则基本可断定此事为真,是为二重证据法。口碑资料一般是当事人或当时人对所经历或所听闻事件的回忆,优点在于从个人视角看历史,细节丰富,情感充沛,不足在于受利害关系及记忆力等因素的影响,有损其真实性与客观性。声像资料是近现代的产物,对于研究近现代史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史料,可能既是实物资料,又是文献资料。如青铜器的铭文,如果研究文字的内容,则属于文献资料,如果用于研究书法与字体,则属于实物资料。

按照史料留传方式来划分,史料可以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都可称直接史料,间接史料是指“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②一般而言,直接史料较为可信。实物资料一般为直接史料。文献资料中的档案材料一般也属于直接史料。二十四史则属于间接史料。

按照史料作者的意图来划分,有意证据是指为影响当时或后世的历史认识而留下来的证据,无意证据则反之。③实物资料、家庭账册、部分书信日记一般属于无意证据。二十四史、部分书信日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这类史料的作者大都“有意”想以自己的文字来左右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因此属于有意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史料中,可能同时存在着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如一张关于美国内战的照片,摄像者的意图可能是要表现北军的英勇,但在无意中留下了当时的服饰、枪炮、阵形、体格等信息。北军英勇与否,是需要综合其他资料予以考证的。但无意留下的信息,用于研究当时的军事思想、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则相对可靠得多。

史料作为证据,有“正面证据”(确证)和“反面证据”(反证)之分,对二者都必须慎重对待。①要综合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切忌只看到一方面证据就匆忙下结论。

介绍史料的分类,不是让中学历史教师去搞历史研究,而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史学研究基本法则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不要盲目引用史料。当今的历史教学,大量篇幅使用的是史家著述。为提高历史教学的公信力和学生的证据意识,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选用较为可信的材料,如实物资料、无意证据和直接史料;要尽量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材料,如古代史教学中多用出土文物与地上文献,近现代史教学中多用声像资料和口碑资料;要尽量同时呈现正反两方面的史料,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就是为了说明或印证教科书中或某个权威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姑且命名为有史料的教学,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史料教学有很大距离。史料是还原与重构历史的证据。史料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与运用,体验还原与重构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用历史思维去思考问题。

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有史料的教学与史料教学的区别。

为论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的一座丰碑,某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史料:

梁启超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吴玉章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陈旭麓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

这种教学属于“通过材料说明结论,而非通过论证得出结论”。所谓说明,是指教师心中已有结论,他为了将这个结论说清楚,出示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均属于某一类别的史料,或者角度一样,或者意图一致。所谓论证,是指运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是“说明”,而非“论证”。“说明”能反映一个教师阅读是否广泛;而“论证”却更见一个教师的思想,也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案例中,这些史料不可谓不经典,亦不可谓不深刻。在史料的感染和教师的感召下,学生可能会认同教师的观点。但是,当好学深思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否定辛亥革命的史料和观点的时候,他会作何感想呢?他学会了辨别不同史料和观点的方法了吗?在“无菌”史料的环境下学习的学生,面对另一种说法,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固守成见,或者走向偏激,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相对而言,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方法,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一位历史教师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出示了以下材料:②

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的与会者担负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以无比纯正的动机,彻底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会议工作,以实现人民所寄托的伟大目标,即设计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宪法体系,补充原有宪法的不足之处。”endprint

宾夕法尼亚有5000农民签名要求拒绝这一宪法。当1787年宪法通过消息传来后,南卡罗来纳州的农民,定制一口棺材,将其涂黑并埋葬,象征公共自由的死亡。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认为:“美国宪法制定的动机是取决于制宪者各自所寻求的经济利益,其制定过程明显反映出是不同利益集团互相角逐的过程,而宪法之制定便是此种角逐的结果。”

这三段材料,视角非常丰富,有当事人(会议代表),有当时人(农民),也有后来人(历史学家);有肯定宪法的(会议代表),有否定宪法的(农民),也有中性立场的(历史学家);有利益相关者(会议代表和农民),也有利益无关者(历史学家)。三种观点并无对错之分,都道出了有关宪法的部分实情:富兰克林、华盛顿等人动机纯正、不偏不倚;南北代表为利益争吵而终致妥协;农民反对没有规定国民权利的宪法。在不同观点的冲击下,学生方能展开积极思维,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第一个案例,使用史料是为说明或印证结论,属于典型的有史料的教学。第二个案例,使用史料是为激发学生思维,对史料自身和史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史料教学。

在史料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由于史料欠缺,许多问题是没有定论的。胡适在《给北大哲学系1931年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上写道:“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也认为:“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此外,即使有充足的史料,由于史观或史法相左,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大相径庭。

因此,在史料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史无定论。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者提出进一步寻找史料的方案。让学生懂得随着新史料的出现,结论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立场的人、不同史观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尖锐对立。

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认为,无法做出定论并非坏事,“人类不是不可能错误的,人类的真理大部分只是半真理;意见的统一,除非是对立诸意见经过最充分和最自由的较量的结果,是无可取的;而意见的分歧,在人类还未达到远比今天更能认识真理的一切方面之前,也并非坏事而是好事”。①“一个人之能够多少行近于知道一个题目的全面,其唯一途径只是聆听各种不同意见的人们关于他的说法,并研究不同心性对于它的观察方式。一个聪明人之获得聪明,除此之外绝无其他方式。”②

诚哉斯言!虽然约翰·密尔谈论的是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但它同样适用于不求定论的史料教学。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独立思考?史料教学大有可为。面对史料,学生该怎么办?从哪一步入手?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结合以上案例,笔者试着提出“史料教学批判思考四步法”:(1)该史料的内容、作者、背景与动机分别是什么?(2)有无与之相反的史料?(3)有无与之类似的史料?(4)比较、归纳所搜集到的史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如此史料教学,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这才是史料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张汉林,男,1975年生,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师培训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三部曲”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之史料教学
例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