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的探讨

2014-10-21朱晓敬刘敏梁建萍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污染源污染物水资源

朱晓敬 刘敏 梁建萍

【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水资源储备量在全世界来说是十分匮乏的,很多的地方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然而,我国目前却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这些地下水污染场地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我国对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相关研究、实践管理等都是远远的落后于地下水的污染速度的,所以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及修复工作具有相当巨大的意义,同时也有着巨大困难。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场地;控制;修复

引言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使得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以及物理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导致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发生了剧烈的恶化,不能够被正常的应用。但是由于地下水处于地底,地底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地下水水流的速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缓慢的,这也就导致了地下水污染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了治理也不容易,治理过程比较缓慢。本文介绍了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几点原因,提出了对于地下水环境控制的几点措施以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几点方法。

一、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地下水论坛中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我国所有的地下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地下水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中,对于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可以非为两个种类,第一种属于可溶性污染物,第二种是非混合性污染物。这两类污染物的主要不同之处体现在他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上,正是这些不同之处造成了这两类污染原因对于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不同,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对于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点污染源,这类污染源主要是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通过河道或者雨水流入到地下水之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第二种污染源是面污染源,这类污染主要指的是农业中应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雨水或者灌溉用水渗透到地下水之中。

(一)可溶性污染物

可溶性污染物指的是能够溶于地下水之中的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一旦溶于地下水之中,就会在地下水之中形成相应的污染群,形成的污染群的范围和浓度与地下水自身的状况以及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可溶性污染物形成的污染群是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进行扩散的。如果说这一类污染物是不停地进行排放的,那么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擴散就会持续的进行,并且污染物浓度越来越高。如果说污染物排放停止的话,污染物在水中还是会不断进行扩散,但是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污染物在地下水之中的浓度就会慢慢的降低,甚至可能达到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程度。

(二)非混合性污染物

非混合性污染物一般来水都是液态微溶于水的,这类污染物一般来说都是有机碳氢化合物。非混合性污染物大多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比如说在石油工业当中,常见的汽油、柴油等油类或者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都属于非混合性污染物,这一类污染物的污染过程一般是先通过土壤的表层进入到地下水之中,这个过程会有一般分的污染物挥发掉或者留存于土壤之中,然后进入到地下水之中,部分微溶于地下水,剩下的部分或者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地下水的隔水底板,或者是留存在地下水的表层上,这完全取决于污染物的密度。达到地下水隔水底板的污染物会在地下水的底板中横向进行扩散,而在地下水表面的污染物则会在地下水的表面进行横向的扩散。如果说这类污染源的排放停止了的话,那一部分没有溶于水的污染物就会随着地下水不断的进行扩散,成为比较小的小液滴,被各种空隙介质给束缚住。那一部分可溶性的污染物则会通过地下水逐渐地进行扩散,成为一种持续污染。

二、地下水环境控制的几点措施分析

(一)完善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

需要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制度,对地下水进行严密的监测,对于地下水监测中监测点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以工厂的厂区作为监测的重点,兼顾厂区的外围。对于厂区内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各类设施都需要设置监测点,特别是那些有毒原料的储罐、污水储存池等地方;以地下水的下游作为地下水污染监测的重点,兼顾地下水上游的监测;对于地下水的监测需要设置分层监测,对于那些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和饮用水的水源地要进行重点的监测;在就是对于地下水的监测每年要进行至少两次,分别需要安排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期进行。再就是对于那些容易受到污染或者水源地要增加监测的力度。

(二)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

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虽然说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发展过程中各种废料的排放对于地下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防治地下水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改善地下水水质。需要对地下水水资源的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警,为地下水制止的改善提供技术上的依据。

(三)污染物的清除

对与在地表泄露的污染物可以采取比较简单的方法就能去除,可以将污染的地面直接挖去。对于那些已经融入到地下水之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才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来说对于这些溶于地下水的污染物我们可以通过抽水的方式将被污染的地下水抽出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地下帷幕灌浆等物理屏蔽的方式来阻隔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三、地下水修复的主要应用分析

(一)生物填料技术

生物调料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技术,这类技术的重点是驯化生物填料陶粒层的制作。在制作完成这一生物填料陶粒层之后就可以将地下水抽取到地表,然后用这些陶粒层进行吸附,在陶粒层吸附处理完成之后再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保证地下水之中的石油类的等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能够降低到零点二毫克每升以下。这样的地下水就能够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这类方法具有面积小,处理周期比较短的优势。

(二)进行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

这类新技术主要采用的材料有释碳剂、微量元素、粗砂、水以及水泥等多种材料构成。释碳剂主要是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通过与微生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来提供碳源。各种微量元素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水和水泥可以将释碳材料中的各种成分进行粘合。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类措施可以很好的对地下水中的硝酸氮污染物进行降解,并且可以实现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的降解率。

结语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所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地下水的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我国水资源现状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为了更好的应对地下水污染,我们应该对地下水污染进行相应的控制和修复,以更好地保护短缺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赵勇胜.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02:303-310.

[2]赵勇胜.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116-123.

[3]赵勇胜. 地下水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筛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05:1426-1433.

[4]赵勇胜.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1,03:17-19.

[5]程生平. 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J]. 煤炭技术,2011,09:212-213.

[6]蔡五田,张敏,刘雪松,李胜涛. 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06:125-134.

猜你喜欢

污染源污染物水资源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Task 1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环境保护税
空气污染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污染源数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