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墙体裂缝监理控制措施

2014-10-21杨开洪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防控措施监理

杨开洪

【摘要】近年来,房屋工程墙体裂缝及抹灰裂纹越来越引起重视,特别是实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以来,墙体裂缝与抹灰层的裂纹问题往往是住户投诉的主要焦点。墙体裂缝与裂纹不仅影响墙面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而且还会降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由于墙体裂缝与抹灰裂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本文将两者一起做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墙体裂缝;监理;防控措施

1.裂缝的性质和原因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而最为常见的主要有温度裂缝、干燥收缩裂缝以及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

1.1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

在国家逐步取消粘土砖,现阶段建筑墙体大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

1.3温度、干缩及共同产生的裂缝。

对于砌块、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如:砌块的龄期不足28天,砂浆不饱满等都都导致墙体裂缝。

1.4施工质量及其他原因产生的墙体裂缝。

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和设计原因,产生的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这些材料体积稳定性差,本身产生干缩程度大,同时再不注意控制施工质量,更易引起裂缝。施工操作不当,无预防裂纹的针对性措施,违反设计施工操作规程,砌体和砂浆强度不够都将引起墙体裂缝。

2.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觀和首要的质量标准,本人根据多年监理经验总结如下预防墙体裂缝的监理控制措施。

2.1事前控制。

2.1.1认真审核图纸,分析墙体容易出现裂纹的部位,设计有无预防裂纹的措施,并拟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1.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措施。重点审查墙体砌筑和抹灰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完善,具体的施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1.3贯彻落实样板间制度。大面积抹灰前,要求施工单位做样板间,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前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1.4编制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细则的要求逐项落实,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与成效。

2.1.5督促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量预控。

2.1.6监理要严把材料关。监理必须按规定检查砂、砌块、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检查报告,对需要取样复试的,必须按规定见证取样送试。对不满足要求的要坚决退场处理。砌块、蒸压灰砂砖等龄期不足28天的不得用于砌筑,这是《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中的主控项目,也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比如:在北方地区夏季施工高峰期砌筑材料供应不足时,这个问题特别突出,而夏季砂浆一次搅拌量过多,无法在3小时之内用完,甚至存在将终凝的砂浆随便添加水泥继续使用的现象。

2.1.7砌筑和抹灰前监理应组织施工方召开预防墙体裂纹的质量专题会议。会议中要明确重点控制部位,控制方法,监理对关键部位的具体要求。

2.2事中控制

2.2.1严格检查砂浆配合比、砂浆搅拌至使用完的延续时间。

2.2.2对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墙体与梁的结合部位要预留1块砖暂时不砌筑,待一周后用实心砌块斜砌挤紧。

2.2.3控制抹灰时间。砌筑完成半个月后方可允许抹灰。砌筑完的前半个月,墙体收缩变形不充分,抹灰后导致墙面开裂。

2.2.4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筑成斜槎,严禁留直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2.2.5拉结筋要做专项细致的检查。拉结筋漏放、长度数量不足、锚固不牢固的现象非常突 出。监理过程中要对以上几项做重点检查,后植筋要做抗拔试验。

2.2.6墙体砌筑砂浆要饱满,空心砌块带底隔的一面朝上。砌体竖缝灰浆也必须饱满,虽然对抗压强度无影响,但对砌体抗剪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出现竖向裂缝或斜向裂缝。

2.2.7混凝土表面抹灰前应浇水湿润,先刮一遍素浆,确保抹灰层能与混凝土结合牢固。

2.2.8砌块与混凝土梁柱交接部位必须设置至少200mm宽的耐碱网格布。尤其是砌块与混凝土构件表面一平时,要重点检查网格布的质量、宽度,搭接宽度,安装质量。

2.2.9门窗洞口角部要做网格布加强处理。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门窗口角部经常出现斜向裂纹,通过设置加强网格布的措施可有效预防裂纹的发生。

2.2.10对后开的线槽、管沟,一定要按方案措施开槽,宽度与深度要符合要求,并用MU10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表面设置200mm宽的耐碱网格布。

2.2.11砂浆必须分层抹灰。上下两层抹灰宜间隔3天。不可图快,一遍完活。否则容易发生收缩裂纹。

2.3事后控制

2.3.1、监理要重视砌体完工后的检查和验收,墙体砌筑完成后监理应按验收程序组织施工单位人员对砌体实施全面质量检查,墙面灰缝要有足够的饱满度。对于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有有资质的单位检测鉴定,需返工的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直至合格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但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裂缝必须处理后在抹灰。

2.3.2对不同材料结合部位的抹灰裂纹要清除抹灰层,进行界面处理,并加强网格布的应用,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直到裂缝问题解决为止。

结语:

房屋墙体裂缝必须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墙体砌筑和抹灰施工重要工序的检查验收和薄弱环节的处理要认真总结,进一步掌握墙体裂缝防治的各种方法,不断完善监理工作对策,提高专项监理服务水准,把好工程质量关。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防控措施监理
公路工程监理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稳定有效推进监理制度执行之我见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实施监理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