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

2014-10-21唐智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可靠性

唐智海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快速,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建筑施工中确保混凝土强度和施工质量安全的主要保障备,其可靠性备受关注。

由此,我们要结合模板支撑体系的现状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确保模版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性,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

0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有效的利用建筑空间,高层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对象。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质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模板支撑体系的负荷和可靠性。由于模板支撑体系只来那个不规范,施工技术较低等原因,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模板的利用率。所以,在这篇论文中结合工作经验和建筑模板支撑体系发展需要,从材料上、设计上、搭设上、工程验收及监督管理上加大分析和控制,为工程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1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这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标准,并且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模板支撑体系作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强度,以及结构的荷载,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模板支撑结构体系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会导致施工构件或者混凝土的裂开,甚至造成倒塌事件。由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充分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模板支持体系,提高建筑施工模板的安全可靠性,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 模板支撑体系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通常我们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模板支撑体系,由此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较为广泛。我国模板支撑体系的现状有以下几点:

2.1 我国模板支持体系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过程比较迅速,对模板支撑体系的使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导内容。同时我国借助模板支撑体系衍生出相关的新型行业,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2我国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是在当前我国模板行业内模板质量差、操作不规范、技术工艺落后的模板还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对整个模板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整体对模板成品的生产标准较低,同时相关模板支撑体系的理论知识比较缺乏,不能真正的体会其中的概念性问题,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或错误,盲目的借鉴国外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形式,出现使用过程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整体建筑工程造成坏的影响。

3模板支撑体系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不能做到真正了解,加之当前施工料具的较为落后的原因,造成在模板支持体系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模板支撑体系使用材料量过大,实际的应用效率较低,导致模板支撑体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2.1 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力不够

模板支撑体系体系承载力不够时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如果链接构件强度不够,结构设计不合理,模板材料质量较差等因素都会是模板支撑体系使用过程出现承载力不够问题。或者模板操作相关人员在机构设计时忽略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某一构件结构稳定性和可靠系降低,从而也会出现承载力不够问题。

2.2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大,再利用率低

我国模板支持体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量较大,特别是木材的使用量。一般在一平米的模板下使用的木方数在5个以上,造成整个工程对木材的消耗量惊人。同时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再利用率较低,模板整体周转次数较少。而在国外,优质的模板会被重复利用到30 次以上。当然,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模板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有关。由此,对模版的质量控制要严格,通过加大新购或租赁的手段,严把模板质量关,确保使用模板的质量。

2.3 施工人员认识不够,施工工艺和技术落后,工作质量低下

我国建筑行业中,模版施工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通常使用木匠负责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由此,模板的安装过程不专业,安装人员对模版施工承担的荷载不能准确判断以及模板支撑的承重体系和原理也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加之施工安装人员施工意识淡薄,施工工艺和技术落后,更是大大降低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所以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提高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面对我国当前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现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模板支撑体系的使用可靠性。

3.1 在施工期间对荷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统计

记录得到的数据可作为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的基础。避免了目前仅凭经验进行模板支撑体系布置的盲目性和低质量,有利用做到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时保证体系具有足够的设计强度,从而确保其可靠性。可以通过系统的验证来检验。

3.2 加强模板支撑体系安装过程中的人员管理

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意识,在危险区域保证有警告标识。切实保证施工人员了解模板支撐系统可靠性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制定合理的检查标准并严格定期执行检查制度,避免人为因素对模板支持体系可靠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模板支撑系统足够的科学性。

3.3 加强模板支撑体系建设中材料的检验

在模板、脚手架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确保材料质量的合格、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材料的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保证材料源头的合法性与专业性。这是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基础。同时在模板进入施工场地后进行抽查,严防假冒伪劣材料、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特别是构件必须进行严格抽查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3.4 模板承载力测试及风险评估

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发生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影响,若有必要,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加固,保证模板支持体系的可靠性及绝对的安全性。

3.5 模板支撑体系撤销前确保混凝土凝结,并达到足够的强度

国家规定模板支撑体系只有在现浇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拆卸工作。若提前拆掉支撑体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建筑施工的进行,还得进行重新支模板、浇灌的过程,延长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造价。

3.6 控制住人为错误

在模板支持的整个施工环节中,对人为错误的具体检查数据进行收集,施工期间在可靠性方面,要考虑到检查过程所受到的影响,要消除并且控制住人为错误方面的不利影响,要将科学的依据有所供,施工的检查方案要确定合理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积极配合,减少认为因素对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安装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加其对模板施工理论知识的认识,进一步确保模版施工的可靠性。并且要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不断对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进行研究和创新,避免坍塌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国模板支持体系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雪霞.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J].浙江大学,2013(09)236-237.

[2]曾宇宣.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309+459.

[3]于桂贤.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2(04)11-15.

[4] 杨一伟.王震. 卢念霞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原因浅析[J]- 建筑安全,2011(23)289-291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可靠性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
中国移动校园4G品牌建设管理模式探析
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服务支撑体系的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