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密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探讨

2014-10-21郭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管理

郭伟

【 摘 要】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第一产业,也是支撑产业,农田水利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文章就高密市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农田水利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也是实施可持续农业的关键,面对多变的气候情况和多样的地质情况,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自然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局限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高密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但随着政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高密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逐渐增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

1 高密市农田水利发展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由各种小型渠道、泵站、桥梁、涵洞等构成。近几年,高密市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由水利部门农田水利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以及农业部门的农田基础建设资金兴建的,但工程的建设和建后的管理相对落后。

1.1 规划不到位,设计不合理

以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由多个单位共同建设,无统一规划、合理的设计,工程施工质量相对较差,部门间工程不配套,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不能彻底解决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

1.2工程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

各部门间建设标准不同,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工程存在隐患多。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完工后,运行几年后,其他又将其拆除,重新规划进行建设,浪费建设资金,又影响到农业生产。

1.3工程管理落后,老化失修严重

目前农田水利大部分工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一些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已运行四五十年,建设的先天性缺陷和后天管理维护脱节,导致工程退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部分新建的工程,也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管护,人为破坏及自然老化得不到及时修复,工程运行时间短,发挥不了预期效益目标。

1.4 水利工程规划存在重形象、重政绩

在项目的规划、选项阶段,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往往存在注重路边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轻视项目建设本身的必要性和工程效益,规划随领导的意图转,从而缺乏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许多需要实施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领导的政绩不易凸显而得不到实施,形成水利基础设施的两极分化,农田水利中“谁受益,谁负担”的观念没有深人人心。

1.5 资金投入不足,后续建设跟不上。

国家提供的农田水利资金到位及时而地方的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基层组织和群众积极性不高,跨村、跨乡的工程操作困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镇财政没有列入预算,也没有固定资金投入渠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规划,达不到全面部署,整体规划,科学建设的农田水利发展目标。

1.6 保护管理意识淡漠,工程破坏严重。

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财产,目前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划分不严格,管理制度不健全,群众保护和爱护水利设施的意识淡薄,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毁坏、耕占沟渠也屡见不鲜,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旳对策措施

2.1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2.2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和经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新机制。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重新分配使用权,坚持乡镇、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进行管理,对其他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以拍卖、承包、租赁开发为主,逐级签订责任书,县级水利主管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其次对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2.3严格落实管理经费,在充分争取各级管理维修资金的条件下,统筹地方各项资金,将工程后期管理经费和维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工程长效良性运行。加大水费的征收力度,在合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基础上征收水费,依法征收水费,确保水利工程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实行以水养水,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组织用水户成立用水协会,负责辖区内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调配灌溉水源,为用水户提供灌溉服务。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证水利工程必须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更新改造费用,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2.4强化用水宣传,提高群众科学用水的意识,通过广播、电视等中宣传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形势下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通过宣传,打消群众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中,让学用水意识深入人心。

2.5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注重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科学的选拔人才去深造,做好技术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激励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让农田水利人力资源在工作学习中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农田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建设、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农村安全饮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能手,并能统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使他们能独当一面。

总之,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的关键是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要保证优质工程就需要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高密市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建设投入,从管理方、从受益方、利用多种方法科学管理,同时加强工程项目的建后管理,就能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管理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