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电网工程线损管理的措施研究

2014-10-21王慧芬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经济效益

王慧芬

【摘要】引起线损因素在电力的生产或者运输又或是销售过程当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比如,线路自身因电阻因素导致的正常电能耗费,或者由于管理不得当而形成的电能耗费。纵观诸多可能引起电力线损的因素,究其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效益影响。由此,强化电力线损的统制,减少线损率,是当代电力企业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电力经营收益的主要方式。本文就如何提升电力线损管理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探究,以期找到提升线损管理效率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损 经济效益 管理效率

一、电网工程线损管理现状分析

(一) 电力营销与电力管理存在冲突

电能作为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商品之一,其可以进行销售,因此,如何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电能营销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枢纽。但从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对于电能营销的管理来看,对于线损的管理多数处于静态管理,没有将其管理提升至动态层面,这样就无法满足用电客户的实际需要,由此,电力企业急需从用电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改善管理,提升用电用户需求,把降低线损管理工作纳入整个营销体系,完善线损管理。

(二)传统管理制度无法适应目前实际需求

当前一些电力企业仍延续传统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而进行调整或者完善,传统的电能管理制度缺乏良好的鞭策举措,并且在电能管理实现标准化后,传统管理方式更凸显出其缺失灵活性及人性化的一面,致使员工在工作上推诿扯皮,人浮于事,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技术落后风险凸显电力线损问题严重

当前用电客户逐渐攀升,用电量更是大幅提升,一些没有跟上时代变化而沿用的老旧线路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一旦在用电高峰时段,就会出现线路超负荷情况发生,当达到负荷临界点时,电线就会开始发热,若不能及时做出断电处理,那么就面临引发火灾的可能。还存在这种情况,供电所面对用电用户增多情况,采取的措施是加大供电面积,但是加大供电面积仍是沿用之前的供电设备,并没有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这也是电路负载加大的原因。在线路管理中对于三相负荷的配置不科学,导致电力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其次,技术人员在对线路安装时也没有依据行业标准执行,由此很多线路与线路的连接处存在不牢固现象。

二、电力工程线损产生的原因

(一)技术线损

实现电力传输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导线、变压器等众多设备共同实现,而当电流每经过一个不同的设备时,电阻都会存在,因此,要实现完全没有电能损耗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电压比较低的时候,电能损耗更是加大。在电能进行传输的工程当中需要的设备中,电动机及变压器在工作过程当中离不开磁场支持,而要想产生磁场那么电流旧的做功。因此,电能损耗在电流传输当中是必然的,那么出现线损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线损管理

所谓管理线损是指除却不可抗因素之外致使线损加大,这与管理制度及电力员工个人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较快,但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可以说制度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也是导致与企业各项工作无法实现无缝衔接的原因所在。而且电力企业都是国企,可以说从来不面临市场竞争,这也是电力员工对工作没有较高热情的原因之一,其自身工作态度不专一,致使线损管理始终处在初级阶段。

三、强化电网工程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线损理论计算管理

导致线损出现的因素是繁综错杂的,在平时营销和管理过程中若是对造成线损出现的某种因素进行监控和计算几乎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这种检测方式对线损管理提升起不到明显作用。若是对线损采用理论计算方式,那么就可以非常直观的分时段查看线损情况,而且又可以与上年度同时期线损情况进行比对,从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手段、电网负载及负荷情况、电压情况等详细探究,期许能够找到线损不同时段、不同情况下的规律,继而找出企业在电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为实现线损整改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支持。这不但对整个电网的升级优化有着重要帮助,更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对线损管理的水平。

(二)采取承包管理制度

本文所提到的承包管理制度主要针对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管理而实行的分区承包,使得不同区域供电所承担各自管辖区域内的供电及配电系统的管理,且实行岗位职责责任制及奖励惩罚等激励措施。线损管理要求是针对不同区域现实配电情况制定适宜的线损指标,以期不同责任部门能够配合实现管理要求。在现实执行当中,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度的开展肯定会遇到一定阻碍,这种阻碍主要来源于承包指标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配电监测仪将现实所测线损总和与理论线损两者比对继而得到线损承包目标。

(三)提高电能计量工作水平

电力企业线损总量组成当中,有很大部分来源于电能计量管理滞后而造成的,例如,在抄表过程当中出现少抄、抄错甚至是漏抄等现象,这直接造成用电用户实际用电量并没有被如实统计,那么电费自然不可能被如实收回,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线损。而这些线损并不是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必然的线损,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实现消除。所以供电企业在日常营销经营过程中,势必要强化计量工作管理及监管,构建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应用自动化抄表系统,同时将老旧电表更新换代成电子电表,继而将线损降低。

(四)做好线损分析工作

在对线损进行剖析时,要要工作是对电力平衡进行探析,着重对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率进行关注,将计量的总表数与单独的分表电量对比,监控计量设备运转情况;第二,要对从理论上得出的线损量与实际计量的线损数实现比对,以期找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第三,线损指标的比对分析要采用分时分段进行,找到同比和环比不同;最后是线损指标的分析要在同行业中进行,找到与先进单位线损指标存在差距的地方。

(五)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和指标管理体系

搭建与其对应的管理体制,实现电网工作统筹管理。对各个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落實岗位责任制,构建层次分明的考核体系。成立线损负责部门,由专人对每个供电所管辖范围内配电网络的线损工作进行管理并协调相关部门。线损率指标应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管理线损指标、综合损失指标、高压及低压合格率指标、电表校验轮换率指标、电表实抄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指标。要科学化、合理化对这些相关指标的标准进行制定,并逐级落实到位,继而确保实现总指标。

【结语】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攀升,对电力量需求更是日趋加大,那么电力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线损管理问题,提升线损管理效率与时俱进。从现实来看,以积极上进的态度进行线损管理改革,提升线损管理不仅能提升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而且从电力企业自身层面来讲可以提升经济效益,继而实现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言,抱着积极的心态深入探究如何提升电力线损管理效率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浅谈农村电网中的线损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2] 唐哲,李锋.高效的线损管理与考核体系的建立[J].江西电力.2011年04期.

[3] 黄颖.浅析配网低压线损管理[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4]王文欢.关于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及其降损对策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5]徐景升,高涵冰.供电公司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

[6]马劲东,卢美玲,周恩珍,等.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ERP系统使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初探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